最佳路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读准多音字: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 zhuǎn)。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问题,围绕“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集有关“迪斯尼乐园”的介绍,以“走进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开展综合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激发兴趣,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阅读课文1、2自然段,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第二课时:阅读课文3——7自然段,了解相关资料,阅读同题文章,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大家一定对“米老鼠”“唐老鸭”这样的动画人物不陌生。
知道他们是谁创造的么?(美国动画片大师沃尔特•迪斯尼)(格罗培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现代主义大师和景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的杰作。
)2、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不但创造出了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画人物,对于全世界热爱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迪斯尼乐园。
迪斯尼乐园备受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喜爱,这里可以说是每个人梦的故乡,好像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
3、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
【板书课题:6、最佳路径】(最佳路径:就是最好的路线。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最佳路径?这条最佳路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读书情况。
指名分节通读全文,正音:滨、窄、踩,多音字: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 zhuǎn)。
3、交流初步阅读后能解答的问题,也可提出新的问题。
4、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5、理清课文层次你能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给课文分分段吗?第一段(1——2)写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前往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
(遇到难题)第二段(3——4)写一位年迈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办法让格罗培斯从中受到启发。
(获得启示)第三段(5——6)写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方案和过程。
(完成设计)第四段(7)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获得最佳)分排分段朗读课文。
三、阅读课文1——2自然段1、指导看图,带入情境同学们看这幅图,谁在哪儿干什么呀?(一群充满童话色彩的宫殿式房子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一些可爱的动物们在草地上讲故事。
)这就是迪斯尼乐园中的一部分。
迪斯尼乐园是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园,它有着“探险世界”“未来世界”“幻想世界”“开拓之城”等主题乐园,把严肃的教育内容寓于娱乐形式之中,丰富而且有趣。
那一座座建筑新颖别致,造型独特,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精心设计的,经过3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可是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是什么呢?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
(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如何设计还没有具体方案。
)2、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设计吗?(已经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3、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格罗培斯当时是怎么想的?【指名表演】4、读到这儿,大家有问题吗?▲格罗培斯是一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从事建筑研究已经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为什么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比起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路径的设计应该是微不足道的,简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为什么会让他伤脑筋?(景点之间的道路设计并非如一般人所说的“微不足道”,而是与整体设计密切相关,是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他追求的不是“设计出”,而是“最佳”。
)5、读到这儿,可以看出格罗培斯是一个怎样的人?(▲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总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
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精益求精)6、指导朗读。
突出:40多年、无数个、难题、微不足道、大伤脑筋、50多次、没有一次、更加焦躁。
那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如何成为最佳设计的呢?我们下一课再来探究。
四、复习生字词,学生抄写生字词。
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有关迪斯尼乐园的资料。
3、阅读《创新的奇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阅读了课文第一段,初步接触了世界建筑设计大师格罗培斯,对他的工作精神十分敬佩。
齐读第一段。
二、继续阅读课文阅读第二段(3——4)1、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不仅设计出来了,还被评为世界最佳,这是怎么回事呢?自读课文3、4自然段。
(从卖葡萄的老人那儿受到启发)2、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一路上卖葡萄的人很多,为什么格罗培斯会从一位老人那儿受到启发?许多园主是怎么做的,年迈无力的老太太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呢?3、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儿?▲“无人看管”,大家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
▲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
▲“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4、大师看到这一切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此时,大师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可读读5、6自然段)是的,大师的心里已经有了一盘棋,想好了该怎么做了,他真善于从“成功者”身上得到启示。
朗读3——4自然段。
阅读第三段(5——6)1、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得到启发后,立即返回了巴黎,设计了怎样的方案?他是怎么想的?小组学习5、6自然段。
步骤一: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步骤二: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小草长出来了,草地上被游人踩出宽窄不一的小道,宽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多,于是路径就设计得宽些,窄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少些,也该设计得窄些,而没有人走的地方,自然就用不着去设计路径了。
这些“优雅自然”的路径是游客自己走出来的,格罗培斯的设计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方法,可见他设计的用心良苦。
2、你对格罗培斯的设计是如何认识的?说说你的见解。
▲这样的设计给了游人以权利,是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的;▲这样的设计是顺其自然的,看来在没有办法的时候,顺其自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道路的设计不是用脑子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它是众多的人自由选择的结果,符合众多人的心愿……3、朗读第三段,体会方案的高明。
阅读第四段(7)1、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
2、你认为格罗培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格罗培斯追求完美,先后修改了50多次,还不满意,最后让大家共同来创造,这样的路径已不是哪一个人的设计,而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这许多小道踩出来了,但并不一律,“有宽有窄”,宽的走的人多,窄的走的人少些,却又“优雅自然”,据此铺设的人行道就没有刻板的模式,富有艺术性。
▲行人走出来的路是优雅自然的,格罗培斯在按照踩出来的痕迹铺设路径时,一定会施展全部的本领,使路径更美。
▲这样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游玩时的方便、快捷。
▲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顺其自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如此设计是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卖葡萄的农民那里获得启发,汲取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精神而完成的。
▲格罗培斯对待“微不足道”的问题同样认真对待,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3、最佳路径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因为格罗培斯是受当地农民卖葡萄的方法而产生路径设计方案的,两者之间有一些共同点,都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大家,让大家去寻找最适合最佳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的,都包含着对人们的信任、尊重……4、齐读第四段三、总结延伸1、至此,你想对格罗培斯说些什么?▲格罗培斯,你不愧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你善于向成功人士学习,我也要向你学习。
▲你做细小的事情都那样一丝不苟,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的做法中深受启发,获得成功。
你们从格罗培斯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呢?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
4、布置以“走近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等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最佳路径时间紧迫——获得启示——完成设计——取得最佳撒下草种,提前开放按照足迹,铺设道路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任其选择《最佳路径》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而大伤脑筋,无意中从老太太打理葡萄园的方法中,受到“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启示,从而设计出了世界最佳路径。
整篇课文叙事形象生动,语言简炼,人物丰满,言简意赅,韵味深长。
学习“遇到难题”这部分内容,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感悟人物特点。
“攻克过无数个难题”“微不足道的路径设计”的对比描写,“40多年的研究”“已修改了五十多次,没有一次是他满意的”的列举数字,让大家感受到格罗培斯的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人格魅力。
也为后文终于茅塞顿开设计出最佳路径埋下伏笔。
“受到启发”中,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与格罗培斯路径设计方案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阅读这部分内容,我直接放手,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引导他们采用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来画出两种卖葡萄的方法,比较结果,思考哪种卖葡萄的方法好,探究好在哪里。
充分尊重、信任学生,放权给学生,给他们独立阅读、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组织他们讨论、质疑、交流,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连平时课上经常沉默寡言的人也积极举手发言:许多园主把采摘下来的葡萄放在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结果却是很少有卖出的;而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只要你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结果却是在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这里的葡萄最先卖完。
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感悟能力、创新思维得到了体现。
他们惊讶地发现,卖葡萄的老太太就是那个“换一种思维方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她卖葡萄的方式与众不同,却体现着人文的温情与魅力:她尊重他人,信任他人,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在此基础上,再研读格罗培斯的设计,引导学生们发现总结他这样设计路径与老太太的异曲同工之处:采用与众不同、顺其自然的方式,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他人,让大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东西······也就顺其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