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营养治疗
松 骨质疏松症血磷一般正常。
症 (3)血清镁:低镁可影响维生素D活性。肠道对镁的吸收随着年龄增长
而减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慢性肾脏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血清镁均下降。
六、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骨 (一) 治疗原则 :
质 • 原则:缓解疼痛,延缓骨量丢失,预防骨
疏 松
折。
症 • 预防骨质疏松的三大举措:营养,运动,
• 6. 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癲痫药,肝素,甲状腺激素
• 7. 废用性:中风或截瘫后长期卧床,局部骨折后
• 8. 恶性肿瘤:骨髓瘤,单核粒细胞性白血病(M5)
• 9. 遗传性:遗传性胶原代谢紊乱,成骨不全等
• 10. 其他因素:吸烟,咖啡因,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
育期、妊娠后期PICP升高,老年性骨质疏松
症PICP变化不显著。
(二)骨质疏松的生化及激素测
2.骨吸收指标 定
骨 质 (1)尿羟脯氨酸,简称HOP, 老年性骨
疏 质疏松症HOP变化不显著,绝经后骨质
松 症
疏松症HOP升高。
(2)尿羟赖氨酸糖甙;简称HOLG,是反
映骨吸收的指标,较HOP更灵敏,老年
• 4)雌激素受体基因。
2、雌激素缺乏 • 雌激素可能的机理(本科144P 第一段 专科129P)
骨质• 1. 对破骨细胞的作用 直接抑制破骨细胞雌 疏 激素缺乏,破骨细胞活跃,骨骼的吸收(被 松 破坏)作用加强。 症
• 2.对成骨细胞的作用 雌激素缺乏,成骨细
胞的活性下降(因巳证实成骨细胞上有雌激
骨质疏松的物理学检查
• 5.定量CT法检测骨密度(QCT):是利用CT
骨 机器对测定部位不同层面进行扫描,并与标准 质 体模骨矿CT值比较,求出被检部位骨密度值。 疏 松 • 6.定量超声骨量测定法:是利用超声波的 症 反射和穿透衰减来评价骨的力学特性,其主要
的测量参数是超声波传导速率和超声振幅衰
(2)血清无机磷:钙、磷代谢在骨矿代谢中占重要位置,两者要保持合
适比例。生长激素分泌增加的疾病如巨人症、肢端肥大症血磷上升,
骨 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维生素D中毒、肾功不全、多发性骨髓瘤及骨折
质
愈合期血磷增高。甲旁亢、佝偻病及软骨病血磷降低。绝经后妇妇骨
疏
质疏松症血磷上升,可能与雌激素下降,生长激素上升有关。老年性
减,主要测定部位为跟骨、髌骨、胫骨和指骨,
其中以跟骨 测量最常用。
(二)骨质疏松的生化及激素测
1.骨形成指标
定
骨• 质 疏
松• 症
(1)碱性磷酸酶(AKP):单纯测AKP意义不大,不敏感。测同功酶骨 AKP较敏感,是反映骨代谢指标,破骨或成骨占优势均升高。绝经后妇 女骨质疏松症约60%骨AKP升高,老年骨质疏松症AKP变化不显著。 (2)骨钙素(BGP):是骨骼中含量最高的非胶原蛋白,由成骨细胞分 泌,受1,25(OH)2D3调节,是骨更新的敏感指标。骨更新率上升的疾 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畸形性骨炎等,血清BGP上升。老年性骨质疏
1.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性骨折决定于骨峰值和骨量丢失速率两个主要因素。
骨 质 疏
一般认为峰值骨密度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分别占75% 和25%。骨质疏松症可能是多基因的疾病。现在发现的并 认为可能的基因有以下几种:
松 • 1)维生素D受体基因;
症 • 2)骨钙素的维生素D启动区基因;
• 3)Ⅰ型胶原基因;
患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
骨 质
不
疏可
松控
症制
因
素
➢老年 老龄(70岁以上)
➢女性
➢遗传因素:母系家族史 遗传因素:
➢出生低体重
母系家族史
➢先天性
(特发性骨质疏松
种族 种族
患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
可
骨
质控
疏 松
制
症因
素
➢ 低体重 ➢ 药物 (皮质激素等) ➢ 雌激素低下(闭经和早绝经) ➢ 吸烟,过度饮酒、咖啡、浓茶等 ➢ 饮食中钙缺乏、维生素D缺乏 ➢ 体力活动缺乏 ➢ 糖尿病:尿钙增加。
松症可有轻度升高。绝经后骨质疏松PGP升高明显,雌激素治疗2-8周后
BGP下降50%以上。
(二)骨质疏松的生化及激素测 1、骨形成指标 定
骨 质(3)血清I型前胶后羧基端前肽:简称PICP, 疏 是成骨细胞合成胶原时的中间产物,是反映 松 症 成骨细胞活动状态的敏感指标。PICP与骨形
成呈正相关。畸形性骨炎、骨肿瘤、儿童发
Ⅱ型 >70 2:1 皮质骨(四肢)和松质骨 缓慢丢失 椎体、髋部 亢进 减少 原发性降低 增龄衰老
2.继发性骨质疏松
• 1.内分泌疾病:甲旁亢,性功能低下,(包括卵巢切除后),柯兴氏病,
甲亢,糖尿病,肢端肥大症,高泌乳素血症
骨• 2.妊娠及哺乳的妇女 质• 3.消化系疾病:吸收不良,胃肠切除,肝病,胰腺功能不全 疏• 4.肾脏疾病:慢性肾衰,血液透析 松• 5.营养性疾病:低钙饮食,维生素D不足,蛋白质供应不足,酒精中毒, 症 维生素C缺乏
骨
质 • 绝经期骨质疏松症(Ⅰ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疏 松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
症
原发I型、Ⅱ型骨质疏松症鉴别
骨 年龄 质 性别女:男 疏 骨丢失 松 骨丢失率 症 骨折部位
甲状旁腺功能 钙吸收 1,25(OH)2D3 主要病因
I型 50-70 6:1 松质骨(腰椎) 加速丢失 椎体、挠骨远端 降低 减少 继发性降低 雌激素降低
五、临 床 表 现
• 疼痛 • 身长缩短 • 驼背 • 骨折 • 呼吸系统障碍
临床表现
• 疼痛 • 身长缩短 • 驼背 • 骨折
• 呼吸功能障 碍
六.实验室检查
骨 (一)骨质疏松的物理学检查 质 (二)实验室生化检查及钙调节激素的测定 疏 (三)骨组织活检(少用) 松 症
(一)骨质疏松的物理学检查
骨 人体,通过射线计数和物理量的计算转换,达到测量骨密度目的。常用 125碘及241镅为放射源的SPA来测量四肢骨的骨密度,不能测量躯干部骨
质 密度. 3.双光子吸收法(DPA): 是采用两种不同能量的光子对人体进行检测,其敏 感较SPA高,诊断早期骨质疏松优于SPA,但在骨折危险筛查及监测治疗效
疏 果不如SPA,现巳被双能X线法取代. 松 4.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法(DXA):是利用两种不同能量的射线测量 症 骨和软组织计数的差异(低能射线在骨和软组织之间的衰减比高能射线
降钙素
鲑鱼降钙素 (密盖息) 鳗鱼降钙素(益钙宁)
雌激素
尼尔雌醇、倍美力、利维爱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7-异丙氧基异黄酮
• ①雌激素 • ②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诺昔芬)每日60mg-
骨 120mg。 质 • ③阿伦膦酸盐(alendronate):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同 疏 时具有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松 • ④降钙素(calcitonin): 密息钙、益钙宁等是人工合成的鲑 症 鱼降钙素。不过,只要停止药物治疗,骨质流失速度会开
症
维生素D
维生素D2 维生素D3
活性维生素D 1α-(OH)D3 (阿法迪三 alfacalcidol)
1,25(OH))2D3 (罗钙全 rocaltrol)
(二)防治骨质疏松药物
骨 质 抑制骨吸收药
疏
松
双膦酸盐
阿仑膦酸钠 (福善美) 固邦
症
SERMS
雷洛昔芬 ( Raloxifene 易维特 )
疏
松
症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英文原意是“骨头多孔”。
骨
质是
疏
一 种
松 症
全 身 代
谢
性
骨
病
骨量减少
骨组织微结构破坏 骨
折 危 险
骨骼脆性增加 可悄然发生腰椎压迫性骨
折,或在不大的外力下发 生挠骨远端、股骨近端和 肢骨上端骨折。
骨质量--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键因素
骨
骨量峰值低
快速骨丢失
质
疏
骨量
松
52%
女性 男性
55%
症 0%
50岁以上 60岁以上 70岁以上 80岁以上
N=2115 解放军总医院 1999
三、骨质疏松的分类、分型
骨 质 疏 松 症
原发性---
绝经后骨质
疏松
常见分类
特发性---
继发性---
药物引起,
比如:激素.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本病的90%以上,
始加快,因此必须长期治疗。
• ⑤伊普拉芬 又称7-异丙氧基异黄酮, 此药能抑制破骨 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形成,改善骨痛效果较好,疗程1-2 年以上。
防治骨质疏松药物
骨 质 基础药物
疏
松 症
钙、维生素D
抑制骨吸收药
双膦酸盐 SERMS 降钙素
雌激素
促进骨形成药
氟制剂 PTH
(甲状旁腺激素)
骨
质
疏
(三)营养治疗
骨 • 骨基质:破骨细胞吸收骨产生吸收隧腔,随即被成骨细
质 胞分泌的基质充填闭合。
疏
松 症
无机成分(通常称为骨盐 )约占2/3。无机成分中95%是 固体钙和磷 。
有机成分(包括蛋白多糖类 、脂质 )占1/3。其中胶原占
有机物90%,非胶原占10%。
正常的骨骼是由皮质骨和松质骨构造而成的。
骨
质
疏松的骨骼
素的受体),骨形成量减少。
• 成骨作用减弱,破骨作用加强
3、降钙素(CT)和甲状 旁腺素(PTH)
降钙素(CT)也由甲状旁腺所分泌,作用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