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指导与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阶段具体分三个阶段的目标:
1.低段写话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2•中段习作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3.高段习作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
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高段作文教学是低、屮年级作文教学的发展,重点在于篇的训练。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作文教学模式难以改革,“教师出题——学生作文--一老师修改”,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公式,学生越来越不愿写,也越来越不会写。
大部分教师也没有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在这里我就自己的看法谈谈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作文教学大体分三步走:课前准备----课堂导引----课堂讲评。
一、课前准备
人教版教材单元的编排,每单元内容围绕一个主题,单元习作主题随之紧密关联。
我们在课文教学中就应该注意为本单元习作做准备,以五年级
上册六单元为例子。
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
“言为心声”是本组单元课文的个性,以“对话推进叙事、语言神态等描写表达人物情感”是本单元作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老师引导学完课文后,可以布置学生一些任务: 课堂小片段练习(《地震屮的父与子》一课,学完后引导学生,你想对这对父子说些什么?《慈母情深》一课,拓展延伸,捕捉生活细节,引导学生说说父母让你感动的一幕:朦胧中,腾腾热气中忙碌的妈妈的身影;雨中焦急张望,接我回家的爸爸;布满油污,修理工爸爸的手);情感体验,布置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小事(为妈妈梳头,为疲倦的爸爸泡一杯茶等)然后运用细节描写将这一幕写下来,可以布置为日记。
这些小任务都是为了单元习作做准备。
二、课堂导引
作文课堂三步骤:教师引路——学生议论——整理成篇
1.教师引出话题交流。
就习作的话题,师生互动,亲情交流,沟通感情, 如游记话题,烦恼话题,成长话题、父母话题等等。
话题是本次习作训练的切入点,在师生融融的互动中,使学生在作文课堂开课伊始,兴趣和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高涨起来。
然后教师出示作文命题,提出写作要求。
写作要求须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女口:五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教学目标,从生活中截取画面,选定素材,运用描写方法,表达父母的爱。
2.明确写作要求后,让学生先选材构思,学生构思好后在全班面前谈谈口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及时地帮助部分同学调整作文思路,使他的作文在写之前就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明确认识,互相补充,促成思路,最后动笔成文。
学生讨论之时,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总结情景中的所感所悟,从文章的章法入手,指导学生快速打开思路,快速布局谋篇。
教师顺势予以点拨:哪里要过渡、照应,怎样开头、结尾,何处是细节描写、静态描写或动态描写等等。
3•范文引路。
在这一环节,教师出示一篇与习作内容相关的范文或者下水作文,指导学生学写、悟写。
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 教师简单指导评说范文,使学生从中获得写作的素材、章法布局、快速打开写作的思路和情趣。
换至一部分学工范文借鉴仿写也可以。
课堂习作导引这一环节的核心旨要是:教师导路一使习作言之有序;教师导悟一使学牛开启心窍;教师导评一使习作言之有理;教师导练(下水作文)"使习作借鉴有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习作。
三、课堂讲评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视讲评的指导作用,批改作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多种方法:师批、生自批互批等。
师批,不仅对字词句进行修改,而且要突出对作文的指导性和对学生的激励性,指出优点不足和修改建议:生自批,学生当堂完成习作之后,先自己修改达到句子通顺无错别字,重视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生互批,把作文按等级分发,让学生互相传阅并要求学生加以批改(改错字、改标点、改病句、下批语等)。
批改后要求部分学生二次习作,重新修改自己的作文。
师讲评是在二次习作之后,讲评前将作文好中差分类,加以标记,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要抓住学生作文中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提出
要求。
选择学生的优美片段、优秀篇章,用投影显示让学生边读边欣赏。
教师
总结优秀作文的章法思路,表达方式,值得借鉴之处等,对优秀学生加
以表扬,对进步学生加以鼓励。
按这样的作文教学基本模式,一次习作完成基本需四节课,教师指导、学生下笔口改两节课,教师一周的批改时间。
第二周利用两节课进行讲评。
中心校对学生作文和教师批阅作出要求:学生作文要当堂成型上作文本,训练学生习作的速度。
作文本上要体现教师的批阅过程,眉批、旁批、总评语要详细。
对习作不成功的学生,要求修改后第二次习作上作文本。
作文教案要求
作文教案应该遵循有指导性、实用性、规范化的原则。
要求具备以下环
■p:
一、教学目标
明确本单元作文教学应达到的目标。
二、写作导引
1•提川作文命题及写作要求。
题目分析,抓题眼,从题目可以获得哪些作文信息。
2•主题确定。
分析所写作文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3.选材指导。
可以引导生选取哪些事件来写。
写人、记事、写景不同的
文章选取哪些素材来写。
4•写作方法的运用指导。
从文章的多种表达方式,细节描写、写作顺序等方面体现。
5.写作技巧引导。
有创意的谋篇、思路、写法等。
三、下水作文。
教师尽量写下水作文,一学期至少写3-4次下水作文。
四、教学过程
如,作文课堂三步骤:教师引路——学生议论——整理成篇
五、习作讲评
1.学生作文分类,好中差。
2•习作总评,分析本次作文的总体情况,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达到多
少。
学生作文的得失。
3•学生优秀作文片段、好词好句摘录,并写出讲评。
4.提出学生作文改进措施和方法。
六、教学反思
对本次作文教学的得与失作分析,并作出改进措施。
作文教学课堂点滴渗透
1.指导写日记。
写日记,逐渐培养写作兴趣和提高写作水平,积沙成丘,集腋成裘。
引导他们把日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话可说。
教师适时指导写日记,女口:春季“菠萝”上市,要求学生写一写菠萝。
描写其外形特点,吃法、味道等,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写。
然后在班内展示优秀日记。
2•课文片段仿写、续写、扩写等小练笔。
比如:教完《山中访友》课文后,布置学生仿写《校园访友》或写片段; 学完《小英雄雨来》之后,让学生缩写成-篇300字左右的小故事;学完《凡卡》之
后,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续写或写《我与凡卡比童年》;学完一首
诗后,让学生把诗句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这样的小练笔,既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突出写作重点,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同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作文教学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3.重视积累。
每天上课前有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写一句名言、写几个好词好句,写一段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优美片段,在上课前两分钟内全班欣赏,可以让学生摘抄在积累本上。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上网收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课上课后及时让学生积累,形成积累的好习惯,积少成多,为写作打基础。
阳城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