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ppt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ppt
封建军阀势力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
问题思考
提示: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毫不含糊地把斗争目标对准了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这是以往的革命所不曾有过的。 (2)五四运动比以往任何运动都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不仅 涉及面广,而且参与阶层十分广泛,从工农到学生,从商人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的资产阶级 激进民主派
广大工人、学生和市民参加, 有广泛群众基础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
影响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 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工人运动的结合,为 制度,使民主共和观 中共成立做了干部上 念深入人心 和组织上的准备
相同: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要完成
巴黎和会
思考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和北洋军阀的黑
暗统治,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使原本尖锐的阶
级矛盾更加激化。 (2)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而 俄国十月革命则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3)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
一步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同时出现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运动前夕的中国 1.“二十一条”
2.巴黎和会
讨论: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政府接受 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为什么中 国人把这件事作为“五九”国耻纪念日?
山东(排斥德国) 排斥它国 满蒙(排斥俄国) 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排斥各国) 控制中国
政治
财政
了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有力地推动了革命高潮的
到来。
(4)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五四运动 1.导火线
2.斗争目标
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上海 工人、学生、市民 “三罢”活动 全国各地城市 社会各个阶层 各种活动
3.内容
北京 学生
游行示威
4.结果 ①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的职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3.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4.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领导阶级 群众基础 思想指导 无产阶级 广泛的群众基础 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五四新文化运 动精神?
爱国救亡、民主科学、 文化启蒙
思考:
到知识分子,都广泛参与到运动中去。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
使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从而为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4)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成了运动的主力, 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 所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陆宗舆参与签订 “二十一条”等 卖 国条约和向日本 借款的合同。
章宗祥,曾任驻日 公使,多次出卖国 家主权,向日本大 量借款。
曹汝霖,亲日派, 参与同日本谈判 “二十一条”和 多次向日本借款。
在民众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三个卖国贼的职务被 罢免。
五四运动的经过与辛亥革命的经过相比, 有何新 特点?
1.领袖人物:接受新文化运动思想的知识分子。 (陈独秀、李大钊等) 2.参与阶层:学生、市民、工人等社会阶层广泛参加。 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运动范围:由北京发展到全国范围的城市。 4.斗争精神: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斗争精神。
五四运动是在新文化运动思想指导下的,近 代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市民等广泛参与 的,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斗争精神的全国性的 爱国运动。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范畴。
问题思考
提示: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
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1)从反帝方面看: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反抗巴黎和会对中 国山东权益的宰割,斗争口号中也明确提出“外争国
权”“废除二十一条”,最终迫使军阀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
字。 (2)从反封建方面看:斗争口号中要求“内惩国贼”,矛 头进一步指向北洋政府。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并惩办了三个卖国贼。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
新时期的五四精神应 该包括哪些内涵?
解放思想、勤于学习、 开拓创新、勇于奉献。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近代100多年 的历史 旧民主主义 革命 (1840-1919) 新民主主义 革命 (1919-1949) 最大相同是革 命性质和任务 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 最大不同是革 命的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
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 区别与联系
类别 领导阶级 不 同 点 指导思想 结果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前途 革命任务、 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 革命性质 同 点 主要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 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问题一:中国人为什么对巴黎和会有期许? 因为中国是战胜国。在“一战”期间,中国曾 派出了20万劳工参加战争勤务。
问题二: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八项要求反映了 人民的什么强烈愿望?
民族独立。
问题三:巴黎和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实际结果 如何? 打击一:除山东问题外其它不讨论。 打击二:准备将山东转让给日本。 打击三:中国北洋政府准备签字。
初步胜利
务。 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③释放了被捕的学生。
1919年5月4日, 北京学生群众大 会现场
统国青 一贼年 的,学 标谋生 语求高 国举 土声 完讨 整卖
五四时期的上海
1919年5月7日,上海各界 两万多人在公共体育场举 行国民大会。
1919年6月“五四”运动中上 海工人的游行队伍
经济
警察
军事
本独占的殖民地!!
“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日本对中国历来就有野心,表现为? 明治维新以后: 制定“大陆政策” 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5年: 侵略山东; 提出《二十一条》。
建立人民民主专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政的国家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问题】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之比较
不同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
指导思想 革命性质 发展方向
革命主力 领袖人物 群众基础 革命彻底 性
马克思主义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脱离了人民群众 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