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标题PPT幻灯片
2020/4景/1 色单调),就比较困难了。所以,我 6
具体分析标题 作用
7
1. 先题看目一首揭诗示, 内容
朱熹的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 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 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 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 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 活。
阔的思考空间,为什么“归园田居”能 引起作者的审美感想,从何归,怎么归, 归怎样的园田,这样一问就把想象的 “归”转化为具体的“归”,即把“归” 置于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心情下来思考。
23
• 事实上,阅读后你会发现,“从何归,怎 么归,归怎样的园田”正是作者的行文思 路。这些具体化的问题,稍加思考,我们 便能更好地、更快地走进作者的思维空间 和情感空间。
4
王勃 江亭月夜送 别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 标题把时间、地点、人物(诗人与朋友)、 事件传达得一清二楚了。有时候我们不看 题目读原诗,要解读全诗内容的确是比较 困难。
2020/4/1
5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 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 山。
• 看原诗,通篇没有一个“怨”字,如果 不看题目,要一下子解读诗的情感指 向——“怨”(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
8
看诗题 想内容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岑参的这首强五欲绝登,高表去现,的无不人是送一酒般来的。节日思乡, 而是对国遥事怜的故忧园虑菊和,对应战傍乱战中场人开民。疾苦的关切。
•
晚春江晴寄友人(韩琮)
这首晚小日诗低主霞要绮写,景晴,山而远情画隐眉景。中,驱遣 景物春形青象河,畔传草达,了不怀是乡望、乡思时友。的感情
诗歌鉴赏 之
鉴赏诗歌标题
1
总述
2
鉴赏诗歌的题目
题目——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 题目犹如窗户,认真审视可以了解作品的 内容主旨猜测到其思想感情,进而为进一 步鉴赏作品打下基础。鉴赏诗歌更是如此。 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诗题往往包含 了时间、地点、题材、情感等。
3
• 题目往往是作品内容的高度概括, 是诗歌的纲,是诗歌的眼睛。我们可通 过题目来纲举目张,通过“眼睛”这个 窗户来透视诗歌的内容,这应该说是一 个比较好的方法。一般说来,诗句总是 对题目的展开,并且律诗前后四句各为 一层意思。有的诗歌题目就明确地传递 了整首诗的主要信息。
“首联”起得突兀,统帅全诗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承联”写发现猎物,铺垫和蓄势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转句扣主旨,写猎罢归营
回头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合句结题, 点睛收题意深远
2020/4/1
18
小结:
•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不难
发现,关注题目有助于我们快
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感情基调和思路。而这正是诗
10
2.题目表露情感
• 有些题目想来也很有意味,即使不读 诗,也可以约略看到诗人的神情。
•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 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寻”与
“不遇”,含蓄之极。但我们即使不 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
11
看诗题 悟情感
悯农 李绅
同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长信怨 王昌龄
怨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首宫怨诗是借咏汉班婕妤而慨叹宫女失宠之怨的。 婕妤初受汉成帝宠幸,后来成帝偏幸赵飞燕妹妹, 她即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
12
3.题目暗示题材
• 材。
有些题目一看便可以看出诗歌的题
王维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出塞 王昌怀龄古诗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5
4.题目展示思路
• 有些题目一看便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 张久龄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 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 是该诗的思路。
21
• 2.揣测质疑,化抽象为具体。
• 诗歌中的题目,虽然意思清楚,但总的来 说,仍是一个抽象的概括。更好地理解, 需要我们揣测、质疑,把抽象的题目演化 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生动的想象,这或许 对我们理解诗歌有更好的帮助。
22
•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可以分为两 个动作几个词语:
• 归,园田,居(住)。 • 这个题目虽然清楚,但仍给我们留下广ຫໍສະໝຸດ 2020/4/19
劳劳亭 (劳劳李亭白据)说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故址在今
南京市区南,是古时天送下别伤之心所处。,借劳劳劳亭主 劳要送抒客发亭人。间的离情别恨。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雁”在古代诗中是代表乡愁的意像,由
标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抒闻发雁的是(作韦者的思乡 应之物情。)
故园眇何处?思归方
悠哉。 2020/4/1
16
看诗题 理思路
诗题为目,借助题眼理思路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 起句切题,读题明义带此句 冷磷依萤聚土塍。承句醒题,接前展意为主体 村店月昏泥径滑,转句深化,精神飞越扣主旨
竹窗斜漏补衣灯。合句结题, 点睛收题意深远
[注]筇:此代指竹杖。
2020/4/1
17
诗题为目,借助题眼理思路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题目表明这是登临游赏诗。
13
居秋暝
王维 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题目表明这是田园诗。
2020/4/1
14
看诗题 明题材
•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田园诗
•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歌鉴赏的前提和基础。
19
如何审视题目
20
•
1.首先要理解题目中的词语。
• 理解词语,包括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揣测词 语后的深层含义。
• 陆游 书愤
• 意为“书写愤恨”。
• 刘禹锡 石头城
• 不是指用石头筑成的城,而特指南京城,六朝 时的南京城。对题目的字面意思有了清楚的了 解,也就有助于我们准确地了解诗歌的主要内 容,从而为鉴赏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