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检自测10

自检自测10

自检自测10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75分)1.下列哪种情形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犯罪故意的成立?( )A.行为人发生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B.行为人投毒,本想杀害乙某(人),但没料到甲某(人)把投放有毒药的饮料喝下,被毒死了C.行为人欲投毒杀害乙某,没料到所投之毒物因为失效而不具有毒性,没有使乙某中毒D.山民甲某经有关部门批准,猎杀危害其庄稼的野猪。

某日晚,甲某持猎枪看守在庄稼地里,见到一个黑影,以为是野猪,立即开枪射击。

走近一看发现打死了一个人2. 甲(男,30岁)在野外游玩时,遇到正在山上寻找草药的乙(女,18岁),见乙孤身一人,便起了歹心,将乙强奸。

事毕,甲起身穿衣,乙乘机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将甲砸得倒在地上,然后急忙穿上衣服跑回家中。

事后鉴定甲受重伤,经调查甲曾多次绑架、劫持妇女实施强奸行为。

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 )A.事后防卫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D.紧急避险3. 甲某认为乡公安员乙某办事不公,致其“坐班房”丢脸,因而怀恨在心。

某日酒后,妻子责骂甲某是“班房坯”。

甲某被激怒,转身操起一把长约1.2米的钢叉,声称要把乙某和乙某的女儿刺死。

他携钢叉去乡里寻找乙某未果,便沿路来到供销社门市部顺手拿走一瓶乐果农药,夹在腋下,来到乙某女儿的工作单位,声称:交出乙某的女儿,与其他人无关!该单位的职工说乙某的女儿不在。

他不相信,到车间里寻找也未找到,被工厂保安控制住。

( ) A.故意杀人罪(未遂) B.故意杀人罪(预备)C.故意杀人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4. 我国现行刑法所采用的法定刑是( )。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相对确定的法定刑C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D不定期刑5.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 )A.甲正在入户抢劫乙时,忽闻警车鸣笛而来,以为被害人曾打电话报警,招来了警车。

连东西都没来得及拿就慌忙离去。

其实,警车只是路过而已B.甲正在入户抢劫乙,忽闻警车鸣笛呼啸而过。

警车远去后甲的心情仍然不能平静,感到害怕。

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后离去C.甲把乙打昏后丢入很深的河水之中离去,以为乙必死无疑。

适逢过路的人将乙救起D.甲正在撬一保险框时,忽然同伙打来电话,告知该保险柜中没有值钱的东西。

甲便放弃撬该保险柜离去。

其实,保险柜中有50万元现金6. 胡某(女)因对其婆母批评其不善持家而忌恨在心,便从厂里偷回毒药按致死剂量的一半装进感冒胶囊内,骗其婆母服下,让其婆母“难受难受”,后经抢救脱险。

胡某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B.投毒罪C.故意伤害罪D.报复陷害罪7. 某甲(男)因恋爱对象某乙与其告吹而怀恨在心,准备了自制的爆炸装置,趁某乙看电影之机,放在乙的身后引爆,将乙的双腿炸断,周围3 名观众受伤,影院座椅受损。

某甲的行为属于( )。

A.故意伤害罪B.故意杀人罪(未遂)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D.爆炸罪8. 某机修师,因对领导不满,利用工作之便,在进厂大修的飞机上,非法加装了两套控制电路,妄图使飞机在试飞时空中断电停机,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因被及时发觉而没有造成飞机坠毁的严重后果。

机修师的行为属于()。

A.破坏交通工具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C.破坏交通工具罪预备D.不构成犯罪9. 侮辱罪与诽谤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客体不同C.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D.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10. 甲某怀疑乙某(甲某妻子单位的领导)与妻子有染,打电话将乙某叫到家中质问。

当乙某否认时,甲某从自家的阳台取出自己加工改制的枪支和子弹朝乙某射击。

击中乙某后,甲某的妻子及闻信赶来的乙某妻子提议将乙某送医院抢救,甲某也随同前往。

之后甲某随同他人一起到公安机关报案,称乙某因自己玩枪走火击中头部。

经法医鉴定:乙某因枪弹丸致开放性颅脑损伤而死亡。

( )A.甲某是直接故意杀人B.甲某成立自首C.甲某构成非法制造、储存枪支弹药罪D.对甲某应当实行数罪并罚11. 关于刑罚的种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管制是限制自由刑,通常适用于较轻的犯罪,是最轻的一种主刑B.有期徒刑是剥夺自由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一种刑罚方法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必将在监狱中度过终生D. 罚金刑和没收财产刑是财产刑12. 车主甲雇用乙为其开车自山西往北京运煤。

途中乙因为已经驾驶10余小时,感到非常疲劳。

甲仍要其继续赶路。

结果乙由于过度疲劳,打瞌睡时与其他车辆相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甲、乙行为构成:( )A.乙构成交通肇事罪B.甲构成交通肇事罪C.甲、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共犯D.乙构成交通肇事罪.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13. 甲某遇一小男孩乙某(4岁)在公路上行走,即产生将其拐走换钱的想法,将小孩带到其广东的亲戚丙某家,谎称是自己的儿子,想送人收养,并要求丙某帮助联系收养人,以借机获得财物。

过去一个星期,仍然联系不到“收养人”,甲某只好将乙某从广东接回,放到拐走乙某的公路旁。

乙某很快被家人找回。

( )A.甲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中止)B.甲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C.丙某的行为构成甲某的共犯D.丙某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14. 甲某妻子乙某常年在外打工,并提出离婚。

甲某为了阻止乙某外出打工,避免离婚,唆使丙某将乙某的手指剁下2个或者剖下1只耳朵,并将乙某带回的财物抢走,以掩人耳目。

同时许诺强取的乙某的财物归丙某,作为酬谢。

丙某将此情况告诉丁某,并邀请丁某参加。

某晚,丙、丁二人进入乙某卧室。

在抢取了乙某家4000元的财物后.又用刀将乙某的一只耳朵割下,致乙某重伤。

( )A.甲某构成故意伤害罪,抢劫罪B.甲某只构成故意伤害罪C.丙某、丁某构成故意伤害罪、抢劫罪D.丙某、丁某只构成抢劫罪15. 甲某汽车被交警队扣押于交警队的大院内。

晚间,甲某因急于用车偷取院门钥匙欲将车开走。

被值班员乙某发现后上前制止。

甲某即殴打乙某,将乙某捆绑,用毛巾、手帕、布条堵、勒乙某的口鼻,致乙某窒息死亡。

甲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故意杀人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D.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第26章第2节,较易)16.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在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的情况下,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具体情形:( )A.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B.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C.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D. 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第26章第2节,较易)17. 挪用公款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 )。

A.公共财产占有权和使用权B.公共财产使用权和收益权C.公共财产收益权和处分权D.公共财产占有权和处分权(第29章第2节,较难)18. 破坏军人婚姻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与现役军人的配偶( )的行为。

A.结婚B.结婚或者通奸C.通奸或者同居D.同居或者结婚(第25章第2节,较易)19. 刘某与女青年胡某未进行结婚登记而同居,共同生活4个月后,因经常争吵,胡某就回娘家,同年去外地打工,一直不与刘某联系。

3年后,刘某与当地女青年李某结婚。

刘某的行为属于()。

A.重婚罪B.破坏婚姻罪C.不构成犯罪D.破坏家庭罪(第4章第2节,较易)20. 王某经常与人乱搞两性关系,被其12岁的女儿发现,女儿骂她不要脸。

为此,母女经常吵架,王某对女儿怀恨在心,经常借故对女儿进行打骂,不给吃饱,女儿身上常常带着斑斑伤痕。

但她性格倔强,打骂都不怕,照样骂她母亲。

王某气恨之极,一日乘女儿熟睡,用一铝锅滚开水朝女儿头部倒下去,造成重伤。

王某的行为构成()。

A.虐待罪B.故意伤害罪C.故意伤害罪和虐待罪D.重伤罪(第25章第2节,较易)21甲系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因其家庭住房紧张,急需一笔资金购房。

于是甲就擅自动用公司的8万元资金用于个人购房。

2个月后,甲从亲戚朋友处凑齐了8万元钱,即将款子归还了公司。

甲的行为属于()。

A.挪用资金罪B.挪用公款罪C.职务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第26章第2节,较易)22. 某甲为迫使某乙还债,将某乙非法拘禁了10天。

某甲的行为属于( )。

A. 连续犯B.牵连犯C. 继续犯D. 结果加重犯(第13章第2节,较易)23. 在下列刑种中,剥夺自由的刑罚方法有()。

A.管制B.驱逐出境C.拘役D.有期徒刑(第16章第2节,较易)24. 刑罚的执行机关是()。

A.公安机关B.监狱C.法院D.检察院(第16章第2节,较易)25. 某甲与某乙投宿同一旅馆同一房间,某甲得知乙是一家大公司的采购员,携带一笔巨款,准备进货。

于是晚上某甲便乘机请乙喝听装饮料(内掺有安眠药),乙服后很快就错昏睡不醒,某甲便乘机将某乙携带现金的皮包扭开,拿走定货现金15000元。

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夺罪D.抢劫罪(第26章第2节,较易)二、案例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5分,共25分)(一) 甲驾驶摩托车载乙尾随骑自行车的女青年丙,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由乙用力抢走丙右肩上的挎包,并加速逃离现场,致丙当场摔倒,因重度颅脑损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挎包内有20元钱和IC电话卡等物。

26.甲乙的行为构成( )A.抢夺罪B.故意杀人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抢劫罪(第26章第2节,较难)27.假如摩托车较慢,在乙抢财物时被丙发现,双方抢夺财物,在此情形之下甲突然加快车速,致丙当场摔倒而死亡,甲乙的行为构成( )A.抢夺罪B.故意杀人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抢劫罪(第26章第2节,较易)(二) 被告人某甲于1995年6月2日到某电器公司门市部闲逛时,正好遇到高中同学某乙在门市部当售货员,甲见货架上摆满了高档电器,遂起盗窃之心。

甲对乙说:“没想到你这儿东西还挺全!”乙漫不经心地说:“还行”当晚,甲到乙家,密谋盗窃该门市部的电器一事,乙开始不太同意,后来在甲的鼓动下终于同意了,并让甲小心点,准备充分点。

第三天晚十二点,甲、乙撬开该门市部的后门,偷得电器数十件,价值三万余元。

在逃离现场时,乙为了破坏现场,从柜台里拿出一个电炉插上,并在上面扔了一个纸箱子。

在逃跑的路上,甲问:刚才你在后面磨蹭什么?乙回答:我把电炉插上了。

甲未吱声,事后才知道插电炉是为了放火。

当夜,该门市部被大火烧毁。

28.甲、乙的行为共同构成( )A.盗窃罪8.放火罪9.抢劫罪10.破坏财物罪(第26章第2节,较易)29. 如果当时甲看见乙将电炉插上,并问乙:“干吗?”乙回答“破坏现场呀!”甲夸道:“还是老兄厉害”,接着两人离开现场,大火烧毁了该门市部。

甲的行为除构成盗窃罪外还构成( ) A.失火罪8.放火罪9.抢劫罪10.破坏财物罪(第26章第2节、第23章第2节,较难)30. 如果乙某在插电炉时,甲并不知道,只是站在门市部大门处等乙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