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ppt课件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ppt课件


2、淮河流域治理措施 防 治 措 施
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中游:退耕还湖、洼地建分、蓄洪工程
下游:整治开挖入海新河道 全流域:建设防洪大堤、疏通河道 非工程措施: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严格控制滥砍滥伐,提高 森林覆盖率; 加强洪水的预报和监测等。
地质灾害:
中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分布
• 川、黔、滇交界处位于世界主要地震 带上,是地壳运动剧烈地区,也是地 震活动频繁地区,山体中断裂发育, 造成岩石破碎,地表有大量松散堆积 物,一旦遇到暴雨,就形成了泥石流 。
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阅读: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思考长江洪涝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区域降水多且集中;
水系: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水量大; 地形:多属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 人为原因: 下游泥沙淤积,洪涝多发。 围湖造田,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生物工程措施: 中上游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非工程措施: 建立防洪涝预警机制(预报、监测)。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法律体系。 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
我努力!我快乐!
1. 4.下列人类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有( D )。 ①建筑物占据河道 ②流域内植被受到破坏 ③大规模退田还 湖 ④上游山区大量陡坡开荒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读图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 交界处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反映出自然灾害 分布的 群发 性。导致该地区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 泥石流 (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 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 滑坡 (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 B ) • A. 地壳运动越来越强烈 • B.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 • C.风化、侵蚀作用增强 • D.全球气候变暖,降雨时空分布更不均衡 • 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主学习识灾害
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 的自然事件
2.自然灾害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分为哪几类?
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
3.自然灾害的危害?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4.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影响范围广
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地震----危害最大
2.在夏季风势力强盛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B ) A.北旱南涝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右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 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我国滞洪区分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 A.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B.都位于河流上游地区 C.都位于河谷地带 D.都位于北方地区 4.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 的主要原因是( B ) A.人口稀少 B.降水量少 C.河网密度小 D.平原面积小
是自然灾害,既是自然事件,还造成人员死亡。
2016年7月峰峰洪水
1.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主学习识灾害
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 的自然事件
2.自然灾害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分为哪几类?
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
Hale Waihona Puke 地质灾害火山 地震滑坡
泥石流
台 风
气象灾害
雪灾
海洋灾害
A.崩塌
B.滑坡
C.水土流失
D.地震
THANK YOU
【 P111活动】 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 P111活动】 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讨论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原因: 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暴雨。 ②河流干流落差小,流速缓;支流多,河道弯曲, 泄水不畅。 ③黄河夺淮入海,淤塞了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 了入海口。 ④围湖垦田,使湖泊调蓄能力低。
二.我国洪涝灾害 1. 1.何为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2. 我国洪涝多发的原因 (1)区域强降水; 3. 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 ( 2)地形特征;
(3)河流特征; (4)植被分布; (5)人类活动等。
锋线
夏季风 冬季风
2.我国夏季风的进退与雨带的推移 雨带位置 原因
华北雨带 ——锋面雨带北移控 东北雨带 制本区,出现北方盛 7-8月份
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 界处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 地区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导致该地区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 川、黔、滇交界处位于世界主要地震 带上,是地壳运动剧烈地区,也是地 震活动频繁地区,山体中断裂发育, 造成岩石破碎,地表有大量松散堆积 物,一旦遇到暴雨,就形成了泥石流 。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 类的危害
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及其危害。 2.了解影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 3.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
自主学习识灾害
一.自然灾害及危害 1.自然灾害定义 1.什么是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分类
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 的自然事件 3.自然灾害危害
4.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 (1)某化工厂管理不善,引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不是自然灾害,因为不是自然事件。
(2)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下了一场暴雨。 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3)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 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 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气象灾害:台风灾害
台风:形成在热带和副热 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 广阔海面上,是一种 强烈 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附 近风力12级或以上。
台风结构:
100km 旋涡风雨区
外围大风区
危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破坏农业、 交通、通讯、公共设施等。
夏暴雨天气
——准静止锋影响, 江淮雨带 冬季风 锋面雨带徘徊于此, 6-7月份 形成梅雨天气 夏季风 冬季风 华南雨带 ——夏季风开始盛行, 冬季风 锋面雨带控制本区, 4-5月份 多暴雨天气 夏季风 ● 9月份:东南季风减弱,冬季风变强,锋 夏季风 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的旱涝灾害 面雨带迅速南移至长江流域以南。 夏季风强:锋面雨带快速北移,停留在北方时间长(北涝南旱) ●10月份:夏季风向南退出大陆,雨带撤 夏季风弱:锋面雨带北移速度慢,停留在南方时间长(北旱南涝)
情境体验减灾害
面对洪水,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
1、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 2、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 险境的好工具。 3、保管好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 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面对洪涝,如何减灾防灾
工程措施:
上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调蓄洪水。 退耕还湖。 兴建分洪蓄洪工程。 加固堤坝。
水葫芦-生物入侵
2.自然灾害的分类(按成因和发生过程)
分类
例子
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 冻害、异常高温、干热风、暴雪、 冰雹、冻雨、浓雾、沙尘暴等
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
病虫害. 鼠害.草害、蛇灾、生物入侵
气象灾害
地质地貌灾害 生物灾害 海洋灾害
海啸、海冰、风暴潮、咸潮
1.什么是自然灾害?
5. 2.华北地区是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其原因有(
①水热条件不稳定 ②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 ③冬季风的通道 ④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 ⑤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枯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C )
5.读“醉林示意图”,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