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的温情。

引导学生懂得回报爱,把爱传递下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感悟“倾斜的伞”的含义。

5、会用三个“仍然”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语句,体会外公和“我”之间的温情。

教学重点:
体会“倾斜的伞”所代表的祖孙间的亲情
教学难点
体会“倾斜的伞”所代表着的祖孙间的亲情,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提高学生随文识字,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平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下雨天,下雨天会带什么东西?那你们打伞的时候是怎么打的(放在正头顶),可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打的伞是这样的,(出示伞的图片)斜着贴,这是一把什么样的伞?(倾斜的伞)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倾斜的伞》(板书课题)突出倾斜,再读课题。

同学们,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倾斜的伞,课文为什么以倾斜的伞为题,倾斜的伞里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呢?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

2.如果让你用课文中一个词来概括这把伞,你会用哪个词?教师引导:出现在课文的最后一段(温情)这是怎样一把温情的伞呢?答案就在课文的语言之中。

温情是什么意思?我们用组词的方法来理解。

先用情组词。

(亲情、心情、感情)有一个词和感情一个意思,也用了感和情这两个字,这个词是(情感)。

情感就是情字在温情中的意思。

温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再用温组词填在这个括号中。

(()的情感)(温柔的情感、温暖的情感、温馨的情感)对,温情的意思就是读(温柔的情感、温暖的情感、温馨的情感)
3.那是把充满温情的伞,这温情还包含在课文的两幅插图中,谁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这两幅画面。

(丹丹小的时候,外公为她撑伞,伞歪向她那边。


(丹丹长大后,她为外公撑伞,伞歪向外公那边。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文章主要写了小时候外公为“我”撑伞,把伞向“我”倾斜,外公自己却淋湿了,长大后“我”为外公撑伞,“我”自己也淋湿了的故事
三、学习生字词
1.喜逢墨招胳膊歪眯湿透服微颤抖逢挽惑颤浊珍
2.新词语
喜欢每逢墨绿色招手挽住胳膊没歪困惑淋湿衣服仍然微微颤抖浑浊珍惜倾斜
四.朗读课文
那现在咱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老师读1—3自然段,你们读剩下的部分,看谁读得流利。

教师:同学们听得很投入,读的也特别认真,非常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倾斜的伞>。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习了生字、新词。

那么同学们都掌握字词了吗?
2.认读生字,新词
二、走进文字,品味温情
1.第一自然段
喜欢:喜爱,喜好作用:为下文作铺垫
2.第二自然段
①句中的“每逢”“便会”说明了什么?(说明外公每次下雨时都会为“我”撑伞,体现了外公对我的关爱)
②“一蹦一跳”说明了什么?体现了“我”看见外公后的喜悦的心情。

③“钻”既可以看出我怕雨淋有些着急,也说明钻这一动作的娴熟。

“挽”表明我和外公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里挽住的不仅是外公的胳膊,更是外公对“我”的爱。

写了每逢放学下雨时,外公便打着伞来接我,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

3.第三自然段
①“惊讶”的原因是什么?惊讶:感到意外,奇怪。

是因为雨中的天空变成了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仿佛那伞有多大,天空就有多大。

②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本来是什么意思?<原来>外公头顶为什么变了?体现了外公的什么感情?<体现了外公对丹丹的爱>
③外公知道伞歪了吗?我为什么感到困惑?外公知道伞是倾斜的,那是他故意那样做的,伞明明是歪的,外公却说没歪,这让我感到困惑。

外公说伞没歪,一半是逗外孙女,一半是为了坚持把伞倾向外孙女,好让她不淋着雨。

面对我的困惑,外公“笑而不语”,这笑里包含的是对外孙女的深深的爱。

这段写我发现外公把伞打歪了,外公却说没有歪,这使我感到困惑。

4.第四自然段
①第一句话中,外公被淋湿的原因是什么?外公把伞的大部分都让给我遮雨了。

②祖孙俩的对话表现了外公和我的互相关爱,我虽然年纪小,但是一回家就注意到外公淋湿了,让外公赶紧擦一擦,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外公用大半个伞为外孙女挡雨,还担心淋湿了,可见心里全是对外孙女的疼爱和关怀。

祖孙俩的一番平常的对话,包含着动人的亲情。

③最后一句,外公为什么开心地笑了起来?因为外孙女没有淋湿,外公感到很欣慰;更因为外孙女的天真,她误认为是因为伞大才没有淋湿自己的,她逗笑了外公。

这段写回到家里,外公自己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却还担心我被淋湿。

5.第五自然段
①“每次”“总是”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说明经常是这样,从中可以体会出外公对“我”的无尽的关爱。

②如果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还一样吗?
说明经常是这样,从中可以体会外公对我的无尽关爱。

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感情就不强烈了。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第一部分1—5写我小时候,外公为我撑伞的事情
6. 第六自然段。

①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撑伞的人和被伞呵护的人之间的角色进行了转换。

②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

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 仍然是我和外公, 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③仍然什么意思?表示情况没有发生变化、
④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体会到什么?很多年过去了,我做着外公当年做的事,表达了我对外公的爱。

⑤练习用仍然写一句话
7. 第七自然段
①第一句话中,外公的声音为什么“颤抖”?因为激动而颤抖。

因为那个曾经年幼的小女孩儿如今的这个举动所传达的无限爱意而激动。

②“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为什么?因为我把伞偏向外公那边了.
③最后一句,句中的一个“热”字,有什么含义?反映了我心灵感悟的历程。

当年的“惊讶”“困惑”在“不知不觉中”中,在外公一片爱心潜移默化下冰释了④这句话与前文有什么关系?照应前文,说明爱的传递。

这段写的是我打伞的动作让外公激动不已、
8.第八自然段
从“微微一颤”“双眼泪光点点”的神情里,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外公被我的爱深深的感动了。

这段写外公看到我被淋湿了,内心非常激动。

第二部分6---8自然段:写多年后,我为外公撑伞,这伞中传递的是晚辈对长辈的浓浓亲情。

也可以感受到对丹丹的爱。

第七自然段中,我做着外公当年做的事。

9.第九自然段
①这个结尾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尾紧扣题目,点明了中心,升华了“倾斜的伞”所蕴含的思想意义。

作者表面是说”珍惜““爱护”那把伞,而实际上所珍惜““爱护”的中可贵的亲情
第三部分,写我会永远珍爱这把充满温情的伞。

三.总结全文
1.跟着音频再次感受一下这种温情。

2.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对雨中两个感人的小场景,表达的却是祖孙间的挚爱亲情
三、使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
1小拓展:这雨中、这伞下,笼罩着浓浓的亲情。

长大后我懂得了外公的伞为什么总是倾斜的,知道了用自己这颗感恩的心去回报外公。

同学们: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你是怎样回报父母、长辈的爱呢? 教师:课文学习到这里,我们一定有了初读课文不曾有过的感受,是啊!再看这把伞,这不仅仅是一把伞,这伞里有爱心,有温情,它让我们懂得被爱是那么的幸福!孩子们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人在关爱着我们,这把“倾斜的伞”也在你我身边,可有时我们却视而不见,请再次从记忆里拾捡起这些爱的片段。

引导学生回忆以下情景:出示:
在我生病时:------------------------------------
在我被雨淋时:-------------------------------------
在我夏天热的睡不着觉时:-------------------------
在我跌倒时:---------------------------------------------
在寒冷的冬天里:--------------------------------------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回忆把爱说出来。

请学生试着写一写。

老师想把一首《感恩的心》送给大家,想想听完后你最想说些什么?(生讲述自己的温情故事,师讲述自己在路上遇到困难急需帮助时很多好心的陌生人热心帮助的故事)
2、同学们,其实爱不仅来自亲人,还来自朋友、老师、同学,熟悉的人甚至陌生的人,让我们用真诚的心去感受爱,回报爱,奉献爱,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友爱、美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