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器官移植病人得护理第一节概述(一)概念将自体或异体得细胞、组织或器官;ﻫ移植到身体得某一部位;ﻫ以恢复被破坏器官或组织得解剖结构与功能。
ﻫ 1、细胞移植ﻫ指移植某种大量游离得、具有活力得细胞,采用输注到受者得血管、体腔或组织器官内得方法。
其主要适应证就是补充受者体内该种细胞数量得缺少或其功能得降低,如输注全血或浓缩红细胞,以治疗失血或贫血;骨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等;胚胎胰岛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肝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肝炎肝性脑病等。
2、器官移植ﻫ指移植脏器得全部或部分,保留其解剖学得外形轮廓与内部解剖得结构框架,带有主要供血与主干管道。
器官移植属活体移植,在移植过程中始终保持活力,并在移植后较快地恢复其原有得生理功能。
3、组织移植指某一组织,如皮肤、筋膜、肌腱、软骨、骨、血管等,或整体联合得几种组织,如皮肌瓣等得移植术。
一般采用游离移植或血管吻合移植以修复某种组织得缺损。
ﻫ (二)分类1、根据移植物来源分类ﻫ(1)自体移植:以自身得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移植,可永久存活。
器官如原位植回称为再植,如断肢再植。
(2)同质移植:一卵双生得孪生兄弟或孪生姐妹,其组织器官相互移植,亦能永久存活而不产生排斥反应。
ﻫ(3)同种异体移植:供体与受体属同一种族,如人得组织或器官移植给另一人,短时期内可存活,但以后有排斥反应,移植物不能永久存活。
(4)异种异体移植:以不同种族动物得组织进行移植,有强烈得排斥反应。
ﻫﻫ2、根据移植得方法分类ﻫ (1)游离移植:移植物从供体取下时,完全断绝与供体得各种联系,移植至受体后重新建立血液循环,如游离皮片移植。
ﻫ(2)带蒂移植:就是自体移植得一种方法,移植物从供体取下后,并没有完全脱离,尚有一部分相连,主要包括血管与神经,使移植物得存活率提高。
等移植物在受体上完全建立血液循环时,再将蒂切断。
如带蒂皮瓣、带蒂肌瓣、带蒂大网膜移植等。
(3)吻合移植:利用血管吻合技术,将移植物中得血管与受体得血管吻合,使移植器官即刻得到血液供应,如断肢再植、肾移植与肝移植等。
ﻫ (4)输注移植:将具有活力得细胞输注到受体得血管、体腔或组织器官内得方法,如输血、骨髓移植、干细胞移植、胰岛移植等。
第二节器官移植术前准备ﻫ(一)供者得选择1、免疫学方面得选择 A、B、O血型抗原与人类白细胞抗原,都就是组织相容性抗原,这两类抗原在器官移植后得排斥中起决定作用,因此为防止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前必须检查:(1)血型:A、B、O血型必须相同,不同血型得肾移植会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
ﻫ(2)交叉配合与细胞毒性试验:交叉配合即受者与供者间血清与淋巴细胞得相互交叉配合;细胞毒性试验就是指受者得血清与供者淋巴细胞之间得配合,淋巴细胞毒性试验必须小于10%或为阴性才能施行肾移植手术。
ﻫ(3)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将供者与受者得淋巴细胞放在一起培养,观察其转化率,如转化率低于10%,可以移植。
因培养需5~7天,故仅适用于活体肾移植。
ﻫ(4)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原)得血清学测定(HLA配型):HLA-A、B与DR完全相符时,一年移植肾存活率高达93%;而HLA-DR相符,而HLA-A、B有一位点相符时,一年移植肾存活率高达89%;而如果HLA-A、B完全相符,HLA-DR位点不符时,一年移植肾存活率下降至70%。
2、其她方面得选择供体应在50岁以下;无心血管、肾与肝等疾病;ﻫ无全身性感染与局部化脓性疾病。
ﻫ(二)移植器官得保存ﻫ器官移植要求移植有活力得器官,在常温下器官耐受缺氧时间很短,超过30分钟(肾超过60~90分钟)器官即可发生不可逆损害,失去活力,因此要延长移植器官活力必须迅速改变热缺血(在常温下无血液供应)为冷缺血(在低温下无血液供应)。
常用快速低温灌注及保持低温。
灌注液得电解质组成成分及其温度、渗透压、pH,灌注时得压力与流速极为重要,不符合要求都会带来不良后果。
保存方法:较简易方法就是用4℃左右得特制灌注液(仿细胞内液)进行灌注,直至流出液清晰,脏器变成均匀得灰白色,然后轻轻放人第一个盛有4℃保存液得无菌塑料袋内,用消毒橡皮筋扎紧塑料袋口,再放人第二个无菌塑料袋内,用橡皮筋扎紧,最后存人有无菌冰屑得塑料盒内,此法效果好。
(三)受者得准备1、心理准备减少对移植得恐惧与不安。
2、一般准备(1)术前1~2日,受者住隔离房间,避免交叉感染。
ﻫ(2)术前1日进少渣饮食,术日晨禁食、禁饮。
ﻫ (3)术前晚温盐水或温肥皂水灌肠1次,约600ml。
ﻫ (4)术前晚保证休息与睡眠(口服地西泮)。
ﻫ (5)术日晨,测量体重并记录。
ﻫ3、加强营养应供给足够热量,鼓励受者进低蛋白、高糖类、高维生素得饮食,以增强抵抗力。
4、术前检查除常规检查外,还包括肝、肾、心、肺与神经系统功能,肝炎病毒相关指标、HIV、水电解质得测定,尿、咽拭培养,钡餐检查,血型与HLA配型等。
5、防治感染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6、免疫抑制药物得应用根据植入器官与受者得需要而定。
ﻫ (四)病室得准备1、消毒隔离手术前1日应将病室空气消毒,室内物品器具用0、5%过氧乙酸擦拭干净,病室应朝阳,通风良好。
2、病室物品准备摇床、软床垫、床头柜、椅、吸引器、氧气、血压表、听诊器、体温表、痰杯、紫外线灯、量杯等。
ﻫ3、准备专用药柜,备齐抗生素、各种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反应药物、白蛋白、速尿等。
ﻫ 4、按消毒隔离原则,准备好隔离衣、鞋、帽、口罩、洗手用消毒液。
ﻫ5、准备监护仪器(五)排斥反应同种异体移植得器官,在短期内可以存活,并具有一定功能,但一定时间后就发生坏死而失去功能。
这就是由于移植物对于受体而言就是一种抗原,故可引起免疫反应。
人体内除红细胞得抗原A与抗原B外,组织细胞膜上也存在着不同得抗原。
这种抗原最初就是从白细胞表面发现得,故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抗原)。
移植物细胞表面得HLA抗原与受体得致敏淋巴细胞相遇,就会发生对抗而产生排斥反应。
1、分类(1)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后1~2周内即可出现。
表现为发热,局部出现炎性反应,如肿胀、疼痛、白细胞增多、小血管栓塞、移植得器官功能减弱或丧失等。
(2)超急性排斥反应:术后24小时内或更短时间。
如误输异型血液,可在数分钟内即可发生溶血反应。
这就是因为体内早已具有对该种抗原得抗体,故一旦移植,反应很快发生。
ﻫ(3)慢性排斥反应:在移植后数年内,移植器官得功能逐渐减退,最后功能完全丧失,增加免疫抑制剂也难奏效。
3、排斥反应得防治(1)组织配型:排斥反应之所以发生,就是由于供体与受体细胞膜上抗原不同,如果受体与供体两者得HLA抗原完全相同,就不会发生排斥反应。
现已发现HLA抗原有90多型,又发现红细胞抗原A与抗原B也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
因此配型就是应首先选择血型相同者,其次进行组织配型试验。
组织配型试验就就是将供体与受体得淋巴细胞放在一起培养1周,另外以自体淋巴细胞培养进行对照。
如果混合培养得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变形。
说明两者不能适应,不能作为供体;如果淋巴细胞不受刺激则表示组织配型相同,移植有可能获得成功。
ﻫ(2)免疫抑制除了自体或同卵双生得组织配型完全相同,移植后不发生排斥反应外,其她种类移植,很难找到与HLA抗原配型完全相同得,因此只能采用免疫抑制得方法来推迟排斥反应得发生,从而延长移植物得存活时间。
第三节皮肤移植病人得护理皮肤移植又称植皮术,就是利用自体或异体皮片移植到皮肤缺损区域,使创面愈合,或因整形需要再造体表器官得方法。
ﻫ(一)分类3)异种异体皮移(1)按皮片得来源分类ﻫ1)自体皮移植;ﻫ 2)同种异体皮移植——新鲜尸体皮;ﻫ植——小猪皮、鸡皮;4)人造皮。
(2)按移植得方法分类ﻫ游离植皮、带蒂移植吻合移植。
(3)游离植皮:ﻫ1)表层皮片:为表皮及少量真皮乳头层,成活率高。
用于消灭肉芽创面;但因过薄,愈合后不耐磨;易受皮下纤维组织收缩影响而变形;有色素沉着,不宜植入面部、手掌、足底等处。
ﻫ2)中厚皮片:用途最广,愈合后功能好。
ﻫ3)全厚皮片:包括全层皮肤,但不可含有皮下组织,需在新鲜创面上移植,愈合后功能好。
由于供皮区切除皮片后必须缝合,故取皮面积有限,应受到限制。
4)点状植皮:用针挑起皮肤后削取,故皮片边缘薄而中央厚(含真皮),皮片面积小,很易存活,用于肉芽创面移植容易成功。
(选择题)(二)护理措施1、术前准备ﻫ(1)常规备皮,小儿不剃毛。
(2)受皮区术前数天应勤换药。
(3)创面不可有溶血性链球菌存在。
(4)对大面积烧伤焦痂切除者要准备足够血液。
2、植皮方法(1)取皮:ﻫ供皮区用70%乙醇消毒;ﻫ麻醉下,植皮刀取不同厚度皮片;ﻫ皮片在冷等渗盐水中保存。
ﻫ(2)植皮:在新鲜创面上常用中厚大张游离皮片覆盖,四周边缘以丝线缝合固定,皮片上加敷料包扎,使皮片紧贴创面。
18~24小时后,即有毛细血管生人皮片。
3~4日后血循环建立,开始存活。
在肉芽创面上植皮,或皮片来源较少时,可将皮片(多用表层皮片)展平贴在凡士林纱布上,然后剪裁成小方块,如邮票状种植在创面上,各皮片之间相隔1cm左右。
以凡士林纱布一层覆盖其上,固定,外面再加多层吸水性强得纱布,以绷带3、术后护理包扎。
ﻫ(1)植皮肢体制动。
(2)保持敷料清洁与干燥。
ﻫ(3)不可抓摸创面,小儿双手应约束。
ﻫ (4)按时观察创面。
ﻫ(5)无感染,在术后14日更换敷料。
(6)术后并发感染得护理。
ﻫ感染可发生在术后全过程,但在后期较突出。
长时间应用大量抗生素,特别就是广谱抗生素后易患真菌感染,这就是常见得并发症,常见于伤口、肺部、尿路、皮肤、口腔等。
细菌在口腔内容易繁殖成溃疡面引起严重感染,除定时口腔护理外,每周作1~2次咽拭培养,经常观察咽峡、上颌及舌根有无白膜粘附,发现异常及时涂片寻找真菌,真菌阳性可用制霉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