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年第 11 卷第 2 期
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靳 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而言,其就业范围较窄, 专业性较强,在就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就业率低等状况。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毕业生 的就业竞争力,使其在就业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相结合,达到稳定就业的目的。在此,本文针对环境工 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一、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体系 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面对当前日益激 烈的社会竞争,学 生 要 想 在 就 业 的 过 程 中 占 据 优 势,就 需 要 高效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模式来培养复 合型人才。由此可见,各个高校在开展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 活动时,应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强调多层次、多规格 的复合型环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在其实际培养的过程中, 结合着环境工程的就业渠道,将其划分为环境工程和环境监 测两个培养方向。由此就需要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能够 结合着自身优势,明 确 就 业 目 标,在 具 备 一 定 就 业 能 力 的 同 时,还应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以便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在整个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科学、完善的课程设置,不 仅关系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还关系着学生就业综合 素质的培养。由此就需要教师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能够 结合着自身 的 专 业 优 势,完 善 教 学 体 系。 在 其 完 善 的 过 程 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 中,教师应结合着 学 生 的 实 际 学 习 特 点,对 学 生 的 选 修 课 及 必修课进行指导、考核,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其次,在开展 教学活动的同时,教 师 应 结 合 着 计 算 机 技 术、电 子 测 控 技 术 等突出环境监测方向的教学; 针对环境工程方向的教学,则 需要教师结合着环境工程设计及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再 次,在开展专业选 修 课 程 的 过 程 中,需 要 教 师 结 合 着 学 生 的 就业岗位进行实施,以便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全面发
【关键词】环境工程; 实践能力; 应用能力 【作者简介】靳玮,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日常 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职业也越到越受到人 们的欢迎。各 个 高 校 为 此 也 相 应 的 开 展 了 环 境 工 程 专 业。 但随着社会环保意识及人们环保意识要求的加强,对环境工 程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高校在 环境工程专业教 学 中,多 以 理 论 教 学 为 主,学 生 的 实 践 能 力 得不到有效培养,在 影 响 学 生 学 习 的 同 时,还 直 接 影 响 着 学 生今后的就业。对 此,本 文 从 明 确 培 养 目 标、加 强 理 论 与 实 践的统一、构建创 新 实 践 中 心,提 高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以 及 建 立 校外教学实践基 地,培 养 学 生 的 实 践 能 力 等 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面 出 发,针 对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措施,做以下简要 分析: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2.(11).2
·165·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年第 11 卷第 2 期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探讨
□赵晓丹
【摘 要】高校大学思政素养内容丰富,其中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并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将高校大学生打造成有用的人才,如何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再上一个新的层次,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 各个层面给予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展。最后,在深化理 论 教 学 的 同 时,还 应 注 重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的培养,使其在学 校 的 过 程 中 能 够 通 过 理 论 进 行 实 践 操 作 ; 同时能够在实践操作中深化理论理解。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 的过程中,习惯以 中 心 地 位 自 居,学 生 在 学 习 的 过 程 中 只 能 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都是些“理论性”人才, 一旦用到实际操作中,只能“纸上谈兵”。由此可见,这种教 学模式在使用的 过 程 中,造 成 学 生 理 论 与 实 践 的 脱 节,在 阻 碍学生主体 性 能 发 挥 的 同 时,还 直 接 影 响 着 学 生 今 后 的 就 业。 而教师在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学中,其主要途径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多 媒体计算机的优势,将基础知识细化、深化,使学生能够真正 理解理论知识。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 计算机将一些典型的工程案例渗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 够结合着案例来细化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案例来灵活的运 用理论知识。其次,教 师 在 教 学 的 过 程 中,应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主体性能,使 其 在 学 习 的 过 程 中 能 够 灵 活 运 用 学 到 的 知 识。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的同时,还能达到理论 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效果。 三、构建创新实践中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一般是动手能力的扩展、升华的综合体现。在 整个高校教学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 时,能够结合着学生的实际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天性,为学 生搭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创造性平台。在环境工程专业教 学中,通过构建学 生 课 外 创 新 实 践 中 心,为 学 生 提 供 了 相 对 未定的科技创新基地,在满足学生课外创新与专业实践要求 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而在提高学 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着学生的年级开展与之 相应的创新活动。在其开展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 着教材开展。例如: 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基于其专业知识 较少,教师在提高 他 们 创 新 能 力 的 过 程 中,可 以 结 合 着 一 定 的学术报告会、科 技 活 动 等 来 培 养,以 此 来 激 发 学 生 创 新 的 积极性。而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由于拥有了部分专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