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环素类药物

四环素类药物

四环素类药物
曾炫皓 第二组
简绍
四环素类抗生素( tetracycline antibiotics)是由放线菌产生的 一类广谱抗生素,包括金霉素 (chlotetracycline)、土霉素 (oxytetracycline)、四环素 (tetracycline)及半合成衍生 物甲烯土霉素、强力霉素、二 甲胺基四环素等,其结构均含 并四苯基本骨架。
甲烯环素:体内、外抗菌力均较四环素为强 金霉素: 土霉素:
谢谢
四环素的药代动力学
口服可吸收但不完全,约30%~40%的给药量可从胃肠道 吸收。主要在胃和小肠上段
口服吸收受食物和金属离子的影响,后者与药物形成络合 物使吸收减少。
四环素的半衰期为8.5小时 阈浓度1.45ug/ml 单剂口服该品250mg后,血药峰浓度(Cmax)为2~4mg/L
。多剂口服该药250mg或500mg(每6小时服药1次后) ,稳态血药浓度分别可达1~3mg/L和1.5~5mg/L。
其未吸收部分自粪便以原形排出,少量药物自胆汁分 泌至肠道排出,故肾功能减退时可明显影响药物的清 除。
该品可自血液透析缓慢清除,约可清除给药量的10% ~15%。
常见的四环素类药物
多西环素:抗菌作用更强,二重感染少,不受食物影 响,对肾的损失更低,半衰期长
米诺环素: 其半衰期较长,米诺环素的血药浓 度是其他同类型药物高2至4倍
黄色结晶性粉末,味苦,微溶 于水,为两性化合物
作用机制
对于G-菌,药物首先以被动扩散的方式经细胞壁外 膜的亲水性通道转运,再以主动运输方式经胞浆膜的 能量依赖系统泵入胞浆内
药物进入格兰阳性菌的机制并不清楚。 药物进入细胞胞浆后能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
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上的联 结,从而抑制肽连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同时也可改变细胞壁通透性
临床应用
首选: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以 及回归热
考虑首选:鼠疫,布鲁菌热,霍乱,幽门螺旋杆菌引 起的溃疡等
用药首选西环素
副作用
四环素的副作用相当大,以至于在近年来已几乎停止使 用,主要副作用有
局部刺激作用:恶心,呕吐,腹泻等 二重感染: 对骨骼与牙齿生长的影响 变态反应 有肝毒性
广泛分布于体内组织和体液,易渗入胸水、腹水、胎 儿循环
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能沉积于骨、骨髓、牙齿及牙釉质中
该品可分泌至乳汁,乳汁中浓度可达母血浓度的60% ~80%
蛋白结合率为55%~70%
主要自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肾功能正常者血消除半 衰期(t1/2)为6~11小时,无尿患者可达57~108 小时,
细胞外
亲水性通道
被动运输
细胞膜能量依赖系统
主动运输
胞浆内
与核糖体30亚基a白质 合成
抗菌谱
四环素属于广谱抗菌药 对格兰阳性与阴性菌均有快速抑菌作用 对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还可抑制某些螺旋体
耐药性
细菌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增强 大肠埃希菌染色体突变,细胞壁的通透性改变 细菌产生四环素类泵出基因 产生灭活酶 完全交叉耐药性 半合成类可能仍然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