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鬼怪II米格杀手1965-1968 PK军事模型美国空军鬼怪II米格杀手1965-1968原作:Peter E Davies 翻译:双垂尾骑士2013-02-26last update 2016-12-05part1 part2part3 part4part5 part6part7 part8part9 part10part11 part12part13 part14part15 part16part17 part18part19 part20part21 part22part23本站的前言本文是好友双垂尾骑士的翻译作品。
经过授权首发到本站和大家分享。
原文是Osprey出版社发行的Combat Aircraft 系列的第45本——《USAF F-4 Phantom II MIG Killers1965-1968》,作者为Peter E Davies。
文中各种观点、数据等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转载本文请征得原作者同意。
本书封绘:"米格机飞行员有3种选择,"罗宾.奥兹准将解释道,"他可以跳伞,撞向山脊或者拉起来,让我的响尾蛇来一次干净利落的射击,他的选择是最后一个。
"1967年5月20日,8TFW联队长奥兹上校带领着"Tampa"编队为轰炸白马机场的F-105攻击机群提供空战战斗空中巡逻保护。
这个月的米格机非常主动,在攻击机群接近目标时共遭遇了16次攻击。
接下来的这场空战史无前例地持续了14分钟,在此期间,奥兹的僚机被击落("这是我损失的唯一一架僚机"他回忆道),而米格机在白马机场上的低空组成了一个"车轮(鲁夫贝里圈)"。
经过了几次尝试后,奥兹上校和他的后座史蒂夫.克罗克中尉绕到了一架米格-17身后,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用一枚AIM-7将其击落。
在攻击机群撤出后,奥兹上校看见一架飞机在下方的群山间徘徊。
"我看见了地面上的影子,而且后面没有拉烟,因此我认定他是一名米格机'班长(honcho,日语发音,源自朝鲜战争时期对苏联空军经验丰富的米格机飞行员的称呼)',正在引导其它飞机的攻击。
确认每个人都安全离开后,奥兹调头转向那架米格机,向一只'条纹尾猿'一样追去。
他赶着那架米格-17进入了一座平缓的峡谷,它的尽头是低矮的群山。
就在米格机爬升翻越群山的时候,奥兹用一枚响尾蛇将其击落,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开了。
"当我们和加油机对接的时候,我们大约还剩下300磅的油料。
"史蒂夫.克罗克将军回忆道,"老板很准确地发现了它,我们靠上加油机,按计划加注了大量的油料。
"他同样还回忆道那个时候他们的导弹已经用完了。
"我们锁定了之后试图把所有的AIM-7都打出去,但是没有一枚飞出来了。
"奥兹上校在这次任务中的座机是F-4C64-0829,他同样驾驶这架飞机因参与轰炸保罗.杜梅大桥而被授予空军十字勋章。
在他的最后一次作战任务里,他驾驶这架飞机从低空轰炸了太原铁矿----此时,这架飞机被命名为"SCATXXVII"。
在1967年5月20日的这场空战里,此机的机鼻上涂有433TFS中队"撒坦的天使"队徽,位于奥兹和克罗克姓名条的下方,在进气道隔板上还涂有他们获得的2个空战战果。
前言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之间战斗机发生的最惊人的变化就是发动机安装了加力燃烧室、雷达和红外制导导弹代替了航炮、配备了远程雷达以尽早发现敌机,在战斗不发生的前提下消灭对手、还有空中加油的能力以便获得更大的航程。
大多数战斗机都有挂载核弹的能力,使得一架飞机具备了二战一支轰炸机联队的破坏力。
随着这些的缩影走向,麦道的F-4D鬼怪II成为了美军在东南亚最出名的战斗机。
它同时装备了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
在战争的轰炸行动期间执行了无数此任务,最主要的贡献就是起飞了100,000多架次进行的制空巡逻。
在此期间经常遭遇超音速的米格-21、高亚音速米格-19(歼-6,北越空军从未装备过苏制的米格-19)、亚音速而敏捷的米格-17。
他们在苏联式的严格的地面控制指挥下成为这个高级防空系统的一部分。
在训练中,所有空战的速度都在1.2马赫以下、高度在20000英尺以下。
许多战斗机立刻进入视距内格斗的“主要机动区(0.5至1.0马赫之间),油料的大量消耗(开加力后4倍的消耗)和F-4有限的盘旋能力使得战斗时间很短。
被遗忘的空战格斗技巧再次显得格外重要。
一些参加过二战的老手比如第8航空军的王牌罗宾.奥兹(RobinOlds)上校很幸运的成为将其重新引进的人物。
在战争爆发两年中,美国空军的F-4机组使用航炮吊舱来消灭米格机。
向航炮这样的附加武器,与比冷技术更好的老式狡猾的战术相结合,将像在波罗(Bolo)行动中一样以智取胜。
F-4C64-0693的进气道隔板上喷涂了21次轰炸任务的标记。
照片从左至右分别是汤姆.罗伯茨(Tom SRoberts)、理查德.哈尔(Richard Hall)、哈罗德.安德森(Harold Anderson)、罗纳德.安德森(Ronald CAnderson)。
总的来说,尽管他们为成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越战中美国空军F-4机群共击落107.5架敌机,其中59架是在距1968年3月间取得的。
此书概括了美国空军鬼怪II在滚雷行动中的历程,其中包括了许多参与期间行动的米格杀手。
我感谢以下人士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鲍勃.布拉克(BobBlake)上尉(美国空军,已退役)、本.巴克斯(Ben Backes)、汤姆.布鲁尔(Tom Brewer)、罗伯特.E.多尔(Robert E Dorr)、雷.杜德利(Ray Dudley)少校(美国空军,已退役)、迈克尔.弗朗士(Michael France)、杰瑞.吉尔(JerryGeer)、比尔.戈登(Bill Gordon)中校(美国空军,已退役)、道吉.哈德格莱福(DougHardgrave)上尉(美国空军,已退役)、杰.哈尔格罗福(Jay Hargrove)、克里斯.霍布森(ChrisHobson)、阿兰.霍瓦斯(Alan Howarth)、东.杰(Don Jay)、克劳斯.克劳塞(KlausKlause)上校(美国空军,已退役)、乔.安.金(Jo Ann King)、唐.洛基曼(DonLogeman)少将(美国空军,已退役)、乔治.H.麦金尼(George H McKinney)中校(美国空军,已退役)、彼特.B.梅尔斯基(Peter B Mersky)中校、杰克.莫里斯(JackMorris)上校(美国空军,已退役)、罗宾.奥兹准将(美国空军,已故)、J.R.帕多(J RPardo)中校(美国空军,已退役)、理查德.M.帕斯科(Richard M Pascoe)少将(美国空军,已退役)、乔治.佩尼克(George Pennick)、吉姆.罗查梅尔(Jim Rotramel)、彼特.辛克尔肖克(Peter Schinkelshock)、约翰.斯通(JohnStone)上校(美国空军,已退役)、詹姆斯.T.塔利(James TTalley)上校(美国空军,已退役)、诺姆.泰勒(Norm Taylor)、罗伯特.F.泰图斯(Robert F Titus)准将(美国空军,已退役)、史蒂夫.韦恩(SteveWayne)上校(美国空军,已退役)、诺姆.威尔斯(Norm Wells)上校(美国空军,已退役)、拉尔夫.F.维特哈恩(Ralph F Wetterhahn)上校(美国空军,已退役)、大卫.O.威廉姆斯(David O Williams Jr)准将(美国空军,已退役)。
彼德.E.戴维斯(Peter E Davies)布里斯托尔(Bristol)第一章第一场战斗越南人民军空军起初的主力是苏联赠送的36架米格-17和米格-15UIT,至1965年中,苏联已经为越南培训出30名飞行员,尽管1964年6月1日这支力量就已经处在完全警戒状态,然而直到当年的8月6日才从中国云南的蒙自机场转移至越南境内。
这些珍贵的战斗机在当时还不会向轰炸北越的美机发起攻击。
北越空军起初被美国人看作是一支微不足道的力量,虽然美国空军起初轰炸北越目标时就包含了那些驻扎有米格机的机场,但是这些轰炸行动被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McNamara)取消了。
米格飞行员因此就可以继续无虑地为拦截美机做准备,而且他们知道美机在技术上要优于他们的米格-17“银燕”。
他们研究了美国空军和海军的战术,预测出攻击编队入侵的航线,而且注意到美机在挂载了炸弹和副油箱后低下的机动性。
他们最后总结道,靠近后用航炮攻击将迫使美国飞机扔掉炸弹并且卷入自我防御的空中格斗,而此时米格-17出色的盘旋性能将体现出它的优势。
北越空军921团的米格-171965年4月4日,北越空军921团首尝胜果,两架354TFS 中队的F-105D满载炸弹飞行时遭到了攻击,两名飞行员跳伞,其中一人被淹死,然后两架偷袭的米格-17逃离了护航的F-100D的追击。
虽然F-100是美国空军当时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战斗机,但是他们没能尽到保护F-105的职责(416TFS中队的唐.基尔古斯(Don Kilgus)‘可能’击落了一架米格,据Ospery出版社Combat Aircraft No25 Mig-17 & Mig-19 Units in Viet Nam War一书中描述,当时攻击F-105的北越米格-17飞行员是陈翰和范杰,而当天放出了四架米格-17,另两名飞行员是黎敏焕和陈原南,最后只有陈翰成功返航,基尔古斯很有可能击落的是范杰的米格-17),此后F-100立刻退出护航机群的行列。
1965年4月4日,美国空军首开越战击落米格机的记录,获得战绩的飞行员是416TFS中队的唐.基尔古斯(Don Kilgus),座机就是照片中的这架F-100D55-2894,但是美国当时并不想扩大越战的事态而自己将此战果否认掉了,此战北越空军损失3架米格-17。
时任522TFS中队指挥官的大卫.威廉姆斯(David O Williams)从岘港(Da Nang)和达欺(Takhli)基地驾驶F-100D 执行过多次任务,偶尔发现米格机得航迹也没有发起攻击,他的看法是:“和米格机战斗的F-4是相当成功的,因为它有两台推力巨大的J79发动机,加速性能极为出色,此外还有优良的雷达和AIM-7中距弹,这些是F-100所不具备的。
”当美国空军决定将新生产的麦道F-4C投入空战后超佩刀就改行玩对地攻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