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雁养殖合作社

大雁养殖合作社

第一节项目区概况
1、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建设地选在新右旗阿日哈沙特镇劳动嘎查,它位于呼伦贝尔天然草原的腹地,距新右旗所在地阿拉坦额莫勒镇62公里处,新右旗劳动嘎查万羽畜禽大雁养殖农民合作社就在劳动嘎查,这里的草原水草丰美,克尔伦河在南侧流过,沿河有河套、湖泡,水资源极为丰富。

2、建设地点自然条件
新巴尔虎右旗(简称新右旗)是自治区19 个边境旗(市)和23 个牧业旗之一,位于祖国东北边陲(东经115°31 ′—117°43 ′,北纬47°36 ′—49°50 ′),呼伦贝尔市西部中俄蒙三国交界处。

东北部与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毗邻。

国境线长515.4 公里,其中:中蒙边界467.4 公里,中俄边界48 公里。

全旗总面积25194 平方公里,辖 2 个苏木(贝尔苏木、克尔伦苏木)、 3 个镇(阿拉坦额莫勒镇、阿日哈沙特镇、呼伦镇)、 1 个牧场(敖尔金牧场)。

地貌:本旗地貌单元属呼伦贝尔断裂不陷盆地。

山脉走向与河流流向多与地质构造线相吻合,即山脉多呈东北至西南,呼伦湖、克鲁伦河则沿断裂带线发育。

气候:本旗受蒙古高压的影响,气温多变,经常出现大
风。

历年春季平均降水量为20 毫米,占年总量的10% ,而同期蒸发量为
551 毫米,是降水量的27 ~28 倍,故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冬季干冷而漫长,气候条件为恶劣。

3、社会经济状况
近年来,新右旗立足于“一眼望三国”、“一地靠三边”的独特地理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国家重视加强同俄蒙经济技术合作和自治区重视东四盟市发展的战略机遇,审时度势,结合旗情,以“没有优势,创造优势,没有亮点,创造亮点,没有机遇,创造机遇”的豪情壮志,发扬“求实创新、迎难而上、奋勇拼搏、敢于胜利”的新右旗精神,按照“生态立旗、畜牧业稳旗、工业强旗、旅游旺旗、口岸活旗、文化名旗、科教兴旗”的总体思路和“工业发展、人口转移、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发展定位,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石油业、有色金属开采业、畜牧业、旅游业、口岸经济、绿色能源、煤业、渔业”八大支柱产业,全旗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旗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07 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96 亿元,同比2006 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19.9 亿元增长0.6% (增速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 2.52 亿元,下降9.7%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3.27 亿元,下降 1.4%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3.17 亿元,增长32.8%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8.7 ∶80.4 ∶10.9 。

财政总收入完
成7.35 亿元,增长55.7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2.06 亿元,增长106.78% 。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4.7 亿元,下降 4.9%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4 亿元,下降1% (增速按照可比价格计算)。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72 亿元,增长20%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951 元,增长15% 。

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965 元,增长26.65%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129 元,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1,485 元。

全旗总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 年被评为“第七届中国西部百强县”
第二节项目运转效果
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本项目包括800平方米标准化大雁棚圈,200平方米大雁屠宰车间,该项目年出栏商品大雁达到1200只左右。

普通稚雁养殖6个月以上可上市销售,目前市场价格为50—80元/公斤,一只成年大雁4—5公斤,销售收入为200一400元,扣除各种成本,每只至少可获纯利在200元以上,养一羽种雁年利润在6000元以上,若饲养20组(20公40母),可获纯利20万元以上。

大雁是我国刚刚开始驯养的禽类,种苗奇缺,各大城市都有巨大的商品消费市场,很多野味市场常常是有价无货。

因此发展人工养殖,前景十分广阔。

第三节项目今后发展
劳动嘎查党支部结合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针对牧民增收缓慢,畜牧业产业化水平发展较低的实际,找准基层组织建设与牧民增收的结合点,创建新型禽畜产业化经营模式。

通过建设合作社生产经营模式,探索新型精品畜产品生产销售道路,并围绕产业建合作社,围绕合作社建组织的新模式,扩大了党建工作覆盖面。

嘎查按照“合作社+龙头企业+牧户”的模式,完善规章制度,以合作社为载体,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畜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沿着科学发展道路,不断增加牧民收入,带领更多的牧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具体工作思路为加强大雁养殖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根据其地貌水系特征、家禽长势和畜牧业基础设施状况,统一划分成公用春营地、旅游下营地、秋季打草场和冬营地,组织成员在大力发展我嘎查大雁养殖合作社的同时,春季接羔、剪羊毛绒、夏季搞牧户游旅游点、秋季打草、牲畜出售等也全面发展,以点带面,逐渐丰富扩大合作内容和规模,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劳动嘎查大雁养殖合作社的成立不仅符合旗委、旗政府提出的能够全面推动畜牧产业化进程,必将解决牧户和有效利用草场资源,优化组合生产力因素,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牧民收入等问题。

同时,也会推动大雁产业向生态效益型方向发展,使嘎查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为嘎查畜牧业逐
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科技化方向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四节项目带动脱贫致富
通过阿日哈沙特镇劳动嘎查开发大雁养殖基地项目,带动劳动嘎查广大牧民群众参与产业开发,增强科学生产和市场开发意识。

当前劳动嘎查大部分困难户都居住在阿日哈沙特镇境内,该项目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项目本身提供若干职位,为缺乏工作岗位的牧民提供了一次再就业的机会。

能充分解决劳动嘎查贫困户就业压力的问题,使贫困牧民脱贫致富,共建合谐嘎查。

该项目第一年实现劳动嘎查所有剩余劳动力就业,争取三年后,就能够带动10户以上的贫困户脱贫,为全镇以至全旗开发特色养殖树立典型。

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和效益评估,我们认为本项目前期阶段的实施,有力的改善了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快我嘎查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效果显著。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