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关汉卿散曲雅俗共赏美

论关汉卿散曲雅俗共赏美

论关汉卿散曲的雅俗共赏的美
【摘要】关汉卿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他的散曲自然,大气,内容丰富,语言本色,雅俗相并。

这种超功利的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美的天地,让我们尽情地享受他的散曲带给我们的美!
1. abstract: hanqing guan, as an outstanding playwright and writer in ancient chinese drama evolution history,his play satisfied both the elite and the ordianry with a natural and open character as well as rich and colorful content.let us freely enjoy his verse under the clear sky of beauty beyond interests.
【关键词】大气,超脱,女性,情感,自然,诗意
key words: open , free, female, feeling, nature, poetry 关汉卿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他现存的散曲包括小令57首,套数14首,元明清三代都有人对这70多首散曲进行研究,但研究成果非常零散,而且在研究关汉卿的著作时,研究者往往把焦点都集中在了他的杂剧创作上,而忽视了散曲的创作。

今天我们将从审美这一角度来研究关汉卿的散曲。

一、散曲中的大气超脱之美
关汉卿散曲的深层意蕴值得我们探索回味。

首先要说的是最能表现其人生抱负与平生志愿的【南吕-枝花-不服老】,这首曲子一开篇便说“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
柳”,他没有讲我关汉卿如何去忧国忧民,而是说我风月场中争得第一,嘲风弄月,流连光景,即便“经笼罩,受索网经些冷箭镴枪头,”受那些“正人君子”的嘲笑,经历了种种意想不到的打击,我依旧“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柳台”,就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上走,因为我是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应该这样理解:其以生命为代价捍卫自己人生目标与价值取向的抗争精神个中蕴
含的人格力量与艺术品位就凸显出来了。

这首“不厌老”真正谱出了作者内心的坚韧和强烈的斗争精神,从审美角度看则给人一种大气深沉之美。

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处于癫狂状态的关汉卿,终于发出了“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的感叹。

在【双调-乔牌儿】中,作者领悟到了“富贵哪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方蚀,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实体”的人生哲理,明白了“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的生活法则。

展放愁眉,不争闲气,急急流年,滔滔逝水,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不争名利,换他几杯花前买醉,意识到以前的过往都是闲煎熬,闲烦恼,闲追欢,闲落魄,闲游戏,不如早弃迷途,急流勇退,采蕨薇,洗是非,夷齐等,巢由辈,学他松菊晋陶潜,江湖越范蠡。

这首曲中作者很明显的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适意,不再强求,不再逼迫,豁达而又乐观,关汉卿他是真的看开了,也看淡了,以前的斗士精神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份淡定与从容,潇洒与旷达,“物与我而相违,复架焉兮何求?”
归隐之情已稍有流露。

关汉卿的美,美在他的精神,他所体现的精神之美,不管是他的顽强的斗争还是他的随心的适意,都有一种超脱的美,大气的美,这种美,也为后来的失意文士提供了不朽的精神支柱,关汉卿的人格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二、散曲中女性情感的继承和独创
而关汉卿也继承古代描写妇女仇怨悲苦,凄清荒凉的情感这一特点,同时又在表达女性情感上有自己新的创造。

这主要表现在他的闺思曲,约会曲,离情曲里。

首先,在闺思曲中主要表现:
在(【中吕-古调石榴花】)作者将主人公的神态、动作、外貌、心理更是刻画得细致入微。

在与自己心爱之人见面之后,留给她的是无尽的思念之情,“离愁空教我诉与谁”,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只“烦烦恼恼,哀哀怨怨,哭哭啼啼”便写了出来,不愿再看那紫燕关关,,不愿再听那黄鹂呖呖,为他相思成病,深闭重门,赔了些凄惶的泪水,照着镜子,“憔悴人观憔悴人”。

这首曲运用了传统的表现思妇的手法,但是关汉卿的突出之出。

在于他表现女主人公的憨态和她真挚的思念之情,关曲的美,美就美在他的感情美,真挚而又直率。

在写离情曲中主要表现在:
【南吕】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双调-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地南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
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的声“保重将息”,痛刹刹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这里写离别比“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多了份自然与坦荡,女主人公由刚开始的今昔对比,咫尺、霎时、斗转星移,悲痛便油然而生,想说些“保重啊”,喉咙哽咽说不出来话来,但转念一想,已经知道了离别的一天终会到来,又何必再哭哭啼啼,说些不舍的话,与其徒增双方的烦恼痛苦,不如就此告别,望你前程万里。

这种情感的豪爽之美与坦诚之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记住的不是主人公的泪眼朦胧,而是坦诚自然。

关汉卿在表达女性情感这一主题时,除了写闺怨、离情,还有一大部分是写男女的约会和被弃后仍然对情人思念的坚贞与愁情。

前者主要表现在:
套数:[双调-新水令]:“楚台云雨会巫峡,赴昨天约来的期话,搂头栖燕子,庭院已闻鸦,料想他家,收针指晚妆罢”。

这部套数中,作者先写等待的人未来之前,女主人公焦躁难安的矛盾复杂心理,然后写他来之后女主人公的害羞难当,半推半就。

“两情浓兴转佳。

地权为床榻,月高烧银蜡。

夜深沉,人静悄,低低的问如花,终是个女儿家”。

约会完了之后,又扭回身再说些话儿,“你明夜个早些来,我专听着纱窗外芭蕉叶儿上打”。

这里完整的写下了约会的整个过程,女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没有扭捏造作,显得那么活泼可爱,她对爱情的追求更显单纯美好。

在女主人公由于种种原因受到父母的反对,道德的批判和情郎的喜新厌旧而遭抛弃时她们仍然对情人充满真挚的思念,只不过这种思念已没有原来的豪爽坦率,有的确是无穷无尽的悲愁和自我解嘲。

这主要体现在:
【仙侣-桂枝香-不是路】:“万种风流,今日番成一段愁。

泪盈眸,云山满目恨悠悠。

谩追求,情如柳絮风前斗,牲似桃花逐水流。

沉吟久,因他数尽残更漏,恁般僝愁!恁般僝愁!”
【木丫叉】:“雾锁秦楼,雾锁秦楼。

云迷楚岫,御沟红叶空流。

偷香韩寿,锦帐中枉自绸缪,蹙破两眉头。

小蛮腰瘦如杨柳,浅淡樱桃樊素口。

空教人目断去时舟,又不知风流浪子,何处温柔。


【余文】:“薄情忘却神前咒,一度思量一度愁,把往日恩情付水流。


一段恋情换来的是半世的等待和孤独僝愁,不知那风流浪子又何处去寻找温柔,在月神面前发下的毒咒早已忘之脑后,他似这般无情无义而女主人公却还是割舍不下。

因为忘不了,所以强迫自己将往日恩情付之东水,但在梦里却又相见,没有仇恨没有埋怨,有的却是往昔的风花雪月,山盟海誓。

女性的“情感之美”在此达到了高峰,他们的感情真挚动人,超凡脱俗,空灵自由,她们所追求的爱情具有超功利的审美价值。

三、散曲中的自然诗意之美
大凡诗人或作家在面临穷途末路和人生困境这些社会现实时,他们会转而选择大自然作为其心灵归宿,借以排遣心中之块垒。


关汉卿的一些散曲著作就能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这里所说的自然之美,一是指其散曲中自然意象之美,一是指崇尚人生的自然诗意之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