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佛两地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生活相依,合作与交流由来已久。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佛山行政区划调整以来,广佛两地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成果不断显现,双方的合作交流已逐步扩展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必须要按照“错位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方针,坚持“政府推动、市场驱动、民间互动”的原则,加快广佛同城化的进程,在推动同城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的进展。
本文通过调查,从经济、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社会公共事务、媒体合作和联谊等五方面全面论述如何按照“错位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方针,加快广佛同城化的进程。
关键词:广佛同城建设推进情况目录1. 前言 (1)2. 广佛两地同城建设的情况 (1)2.1广佛两地经济领域合作情况 (1)2.1.1推动产业合作发展 (1)2.1.2推动旅游资源共享 (1)2.1.3积极探索广佛通信同城化 (1)2.2加强城市建设领域合作情况 (1)2.2.1加快两地城市规划对接 (1)2.2.2合力推进广佛地铁建设 (1)2.2.3积极推动广佛交通同城化 (1)2.2.4共同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 (1)2.3加强社会事业领域合作 (1)2.3.1加强科技领域合作 (1)2.3.2加强教育合作 (1)2.3.3加强文化交流合作 (1)2.3.4加强体育交流 (1)2.4加强社会公共事务合作 (1)2.4.1加快就业培训、社保的对接 (1)2.4.2加强警务协作与交流 (1)2.5加强媒体合作和联谊活动 (1)2.5.1加强两地媒体交流合作 (1)2.5.2积极开展各种联谊活动 (1)3. 广佛同城建设的前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1)3.1广佛同城建设的前景 (1)3.1广佛同城建设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1)参考文献 (6)关于“广佛同城化建设”推进情况的调查报告1.前言汪洋书记在省“两会”期间指出,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突破口在于珠三角城市一体化,而推动珠三角城市一体化的突破口就在于广佛同城化。
2010年3月2日,广佛两地党委、政府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广佛同城化建设工作座谈会,揭开了广佛同城化的新序幕。
2010年3月19日,两地签署了广佛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广佛合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全面了解广佛同城化建设的现状,对于促进广佛同城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广佛两地同城建设的情况广佛两地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生活相依,合作与交流由来已久。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佛山行政区划调整以来,广佛两地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成果不断显现,双方的合作交流已逐步扩展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同志主持佛山工作期间,多次强调佛山要主动接受广州的辐射,积极拓展广佛合作的新旅程,并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广佛两地深化合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届党委、政府继往开来,按照“错位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方针,坚持“政府推动、市场驱动、民间互动”的原则,致力加快广佛同城化的进程,在推动同城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的进展。
2.1广佛两地经济领域合作情况2.1.1推动产业合作发展。
佛山市经贸局拟定了《广佛产业合作研究报告》,与广州在汽车总装与零配件制造、钢铁、物流、会展等产业进行多元合作、多层推进。
我市举办的几届佛山物流洽谈会均请广州物流中介机构进行了策划,邀请部分广州物流企业参会,并签署合作项目。
2.1.2推动旅游资源共享。
佛山市旅游局每年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展广州一年一度的广州国际旅游交易会,以精美的展台布置、精彩的节目表演、派发宣传资料、赠送纪念品等多种形式,展示佛山旅游新形象,宣传推介佛山丰富的旅游资源。
2002年以来,佛山市还与广州相互举办了多次的旅游推介活动,宣传两地丰富的旅游资源。
2003年,我市举办了“广州人游新佛山”活动,向广州游客推介大佛山的旅游景点,让广州人重新认识和感受新佛山尤其是佛山新八景,前来佛山观光游览的广州游客大幅增长。
2004年,我市抓住CEPA和“9+2”旅游合作会议签署“泛珠三角旅游合作协议”的机遇,积极推动两广六市旅游合作,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
目前,广州已有多家规模大、服务水平高的旅行社在佛山设立非法人分社,有力促进了旅游行业发展。
2.1.3积极探索广佛通信同城化。
广佛两地通过建设通用的电子识别卡系统,使两地市民在两地公交、地铁、购物等多个领域实现电子消费支付,初步实现两地市民的同城化消费。
截至2008年12月,广佛通卡在广州的消费37.3万人次,羊城通卡在佛山消费32.4万人次,并且在新开通的广佛快巴上安装广佛通刷卡系统,大大提高了广佛公共交通行业的服务效率。
同时,通过加强两地通信运营企业的沟通协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力求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开展广佛通信(接壤地段)的同城化项目。
目前已经推动广佛两地通信运营商成立广佛边界网络专项工作小组,统一整治边界网络信号,开展现网边界普查,统一制定网络整治方案,分别提升双方边界的信号覆盖质量。
经进一步理顺广佛边界模糊区域(佛山392个模糊小区,广州414个模糊小区)及模糊计费流程,重新核对广佛两地模糊计费区域基站资料,查漏补缺后,2008年广佛交界区域客户漫游计费、网络信号的咨询与投诉量同比下降68%,取得较好的网络服务效果,较好避免接壤地段居民误打长途电话现象;在固话通信领域尝试在广佛交界的黄歧、大沥等地推广“双号游”电信业务,用户固话有佛山和广州两个号码,拨打两地电话均按市话标准收费,该业务受到用户普遍欢迎。
2.2加强城市建设领域合作情况2.2.1加快两地城市规划对接。
从2004年起,佛山市规划局以两市道路网络的衔接为抓手,加强与广州有关部门的合作,通过道路的无缝对接,为广佛两市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对接、信息互通”等同城化工作奠定基础。
两市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达成一系列共识,并成立了广佛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协调小组。
2006年编制《广佛两市道路系统衔接规划》,确定了55个衔接点。
2007年,广佛两市安排专项资金,同步开展地形图联测工作,完成广佛两市衔接道路相邻地区的地形图联测及坐标转换全部工作。
2008年,完成《广佛两市道路系统衔接规划》衔接方案的深化工作。
2.2.2合力推进广佛地铁建设。
从2007年开始,两地合作推进广佛地铁建设,进展顺利。
一是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
广佛线(佛山段)得到有关银团32.35亿元的贷款支持。
到目前,前期征地拆迁开工累计完成74035万元(其中佛山段完成36438万元,广州段完成37597万元),出入口、风亭等附属工程的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等前期工作也已经开始,选址规划已经完成审批,正在办理征地手续。
二是土建工作进展顺利。
截止2009年1月底,广佛线首通段土建工程完成投资92005.68万元,约占首通段合同额的32.08%。
魁奇路站、季华园站、桂城站一期、岗站和菊树站主体已封顶,普君北路站一期、南桂路站、千灯湖站、龙溪站和西朗站一期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同济路站、祖庙站、普君北路站二期、朝安站、金融高新区站、金~龙明挖区间(含盾构始发井)和魁奇路轨排井正在进行土方开挖,7台盾构机已始发掘进,完成盾构里程15%。
2.2.3积极推动广佛交通同城化。
一是加快广佛道路对接,两地有各类道路衔接点60余处,其中主要道路衔接点(公路接点)有26个。
26条公路中,规划需要进一步沟通的4条,已完成立项或设计等前期工作,需加快推进的5条,现已接顺互通的17条(其中需要扩建完善的6条),简称“456”工程。
2008年以来,在“456”工程的15个项目中,已有12项取得进展,在规划上需要协调的4个项目3个已达成一致意见,5个需要加快推进的项目4个取得了重大进展,6个提升项目5个已启动。
剩余的里水碧江大桥、平南高速、龙溪大道快速化3个项目也在积极协调中。
二是实行年票互通互认。
从2008年10月1日零时起,广佛两市籍机动车辆通行费实行年票互通,次票互免。
三是制订《广佛客运同城化发展规划》,实施《广佛交通同城化道路客运改革工作方案》。
2008年9月16日正式启动“广佛城巴”和“广佛快巴”。
在试点区域运行的共有6条公路客运线路61台车辆均实行公交化运行。
有5条线路、56台车辆实行改造为“广佛快巴”运行。
这些线路实行统一票价优惠,统一车型,统一标识,统一服务和管理,并推行“易登车”运作模式,沿快速通道直接上车刷卡或购票,为旅客节约等候时间,极大地方便了两地市民的来往。
四是扩大佛山交通卡的服务网点,提高佛山交通卡发行量和覆盖率。
目前,佛山交通卡的发卡量已超过113万张,已全面覆盖佛山五区所有公交线路及部分广佛专线车辆,在全市建立了客服中心6家,开设人工发卡充值网点134家,工行自动充值网点13个,其中,全市交通系统窗口单位36个。
同时,与广泰百货超市商场、民润超市和邮政部门携手合作,在其属下连锁网点开设佛山交通卡便利站,进一步为市民使用交通卡提供便利。
另外,在各区、镇、街道、学校、工业园区、大型社区的充值网点设立工作也正在推进之中。
2008年底“佛山交通卡”更名为“广佛通卡”。
据最新刷卡情况统计反映,2008年12月和2009年1月,佛山市民持“广佛通”在广州刷卡消费分别62万次、51万次。
而广州市民持“羊城通”在佛山刷卡消费则达到了67万次、75万次,广佛同城、交通先行的优势凸显。
2.2.4共同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
一是推进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
该工程于2007年7月31日广州市政府商请我市支持,我市全力配合该项工作,邓伟根副市长带队前往广州协调解决该工作的有关问题,同意广州市在我市西江河洲岗建设引水工程,以取代目前使用的广州市江村、西村、石门3个水厂的水源,该项目取水量为350万吨/日。
目前双方正在取水泵站、取水头部、沿线线路的定位等具体工作,进行工程开工前的现场踏勘和协商研究。
此外,同意广州市南洲水厂的取水点选址设在我市顺德区顺德水道与潭洲水道交汇处的北滘管桩厂与北滘发电厂之间,该水厂采取异地取水,取水量达100万吨/日,服务人口约300万人。
顺德区与广州市编制了《广州市南洲水厂顺德水道取水口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共同将顺德水道水源保护区与番禺区沙湾水道水源保护区之间的2公里长水域及其两岸纵深50米以内的陆域划定为准保护区。
二是以汾江河(佛山水道)治理为龙头推进珠江水域水环境整治。
早在90年代中期,广佛两市就联合制定佛山水道综合整治规划。
近三年来,佛山市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大力推进佛山珠江水域的水环境的整治,整治内河涌222条,整治长度超过4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