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唐太宗说“治安之本,唯在得人。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以下哪一名臣不属于他统治时期A 姚崇B 长孙无忌C 房玄龄D 杜如晦 2、右图是唐朝时期使用的农具——筒车,它的功能是 A 纺织 B 鼓风 C 灌溉 D 垦荒 3、《资治通鉴》评价此人:“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当代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此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该皇帝是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4、杜甫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段盛世出现在谁统治时期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 唐玄宗5、童谣“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出了察举制(通过推荐考察选拔人才)的害处,通过“分科举人”考试来选拔人才开始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6、白居易27岁考中进士,在长安大雁塔下题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白居易能够雁塔题名,下列哪一项他没有经历A 熟读儒家经典B 报名参加分科考试C 参加州府的初试D 参加在省城的“省试” 7、小李清明节到云南大理旅游,看到了大理崇圣寺三塔(如右图),唐朝时在云南大理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 吐蕃 B 南诏 C 回纥 D 回鹘8、7世纪,建造了布达拉宫,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首领是 A 松赞干布 B 尺带珠丹 C 皮罗阁 D 阿倍仲麻吕 9、《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的原形是 A 鉴真B 玄奘C 僧一行D 怀素10、中国人在世界常被称为“唐人”你推测下列叙述的原因中最有可能的是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 中国的对外交通特别发达C唐朝在世界享有较高的威望 D 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 11、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A 12、“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率“岳家军”抗击的敌人是 A 辽 B 契丹 C 西夏 D 金13、宋代我省何地是著名水稻产区?A南京B苏州C湖州D徐州14、小丽在博物馆看到了泉州出土的南宋古船,他推测出的历史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宋代商业十分繁荣B船只对外贸易应由市舶司管理C宋代造船技术高超D宋代南方赋税收入已超过北方15、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版图开始于A隋朝B唐朝C元朝D清朝16、右图是闻名遐迩的《清明上河图》局部,该画卷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城市生活的面貌,以下关于当时社会生活描述错误的是:A北宋都城东京人口超100万,商业繁荣B北宋百姓热爱生活,穿红着绿,骑驴坐轿游玩的人在大街上络绎不绝。

C大街上闻不到汽车尾气味,却有一丝驴屎牛屎的气息。

D画中驮炭的毛驴反映了京城已经以煤为燃料17、宋代徐州人的主食最有可能是A鱼类B肉类C米饭D面食18、“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

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唐太宗B成吉思汗 C 忽必烈 D朱元璋19、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不包括A丞相制的废除B军机处的设立C厂卫制度的设立D大兴文字狱20、下列哪项关于八股取士的说法不正确A以明清两朝为盛B采用八股文的形式写作C考试题目取材广泛,涉及诸子百家D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21、2012年4月16日,中国国海军“郑和号”开始环球航行,将访问11国,以弘扬郑和精神,共建“和谐海洋”。

以下关于郑和远航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的是为了加强海外贸易B首航于15世纪初C加强了与亚欧各国的联系D郑和共六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2、《明朝那些事》中写到:“秉烛苦读之时,少年戚继光挥笔写下了一首千古名作,以及他一生的理想: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下列哪项不是戚继光事迹A 奉命到浙东抗倭B在登州九战九捷C扫平了广东、福建的倭寇D组建戚家军23、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应是①郑成功收复台湾②戚继光抗倭③雅克萨之战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②③①D ③②①24、“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平定噶尔丹叛乱25、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以下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隋、唐、五代十国、元、宋、明、清B 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C 隋、唐、宋、五代十国、元、明、清D 隋、五代十国、唐、宋、元、明、清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6题16分,27题11分,28题11分,29题12分共50分。

)26、材料一:“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毛泽东。

(16分)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1)结合材料一,写出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名字。

(3分)(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人的功绩。

(6分)(3)根据材料二,写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执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治理方法?(2分)他被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1分)(4)康熙帝也是千古一帝,他在对我国东南边疆的治理和抗击外国侵略方面各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5)写出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1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图1 (汉)坐而论道图2 (宋)站议时政图3 (清)跪受笔录材料二: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

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怎样的演变趋势?(2分)(2)“天上神仙府,地上宰相家”,丞相位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皇帝威胁最大,丞相制是被谁废除的?(1分)(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是哪三省?(3分)(4)元朝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首创了什么制度?(1分)(5)内阁的设置和军机处“跪受笔录”分别是哪个皇帝的创制?(2分)(6)结合材料二你认为皇帝专权有什么利弊?(2分)28、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安居乐业、辛勤劳动。

随着社会的渐趋和平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些令人津津乐道的“盛世”。

(11分)(1)你认为盛世有哪些指标?(2分)(2)请写出隋唐时期出现的三个“盛世”(3分)(3)从夏商到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是什么原因使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2分)(4)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故都”指哪里,是今何处?(2分)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2分)29、材料一:孙中山先生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搠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材料二: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2分)(1)“穷流搠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英国从中国学去的是什么考试制度?(2分)(2)这种考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3)这种考试制度表明我国选官制度有了怎样的转变?(2分)有何影响?(2分)(4)明清时期,这种考试制度有何转变?(2)(5)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当今的中国考试制度有何优点和不足?(2分)2011-2012撷秀中学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参考答案(2)李世民:协助建立唐朝,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2分)赵匡胤:建立北宋,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2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

(2分)(3)恩威并施(1分),和亲、册封、赏赐、武力(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天可汗(1分)(4)设台湾府(1分),雅克萨之战,(1分)(答《尼布楚条约》也可给分)(5)回族(1分)27、(1)君权(或皇帝权力,中央集权)逐渐加强(2分)(2)朱元璋(或明太祖)(1分)(3)尚书省(1分)、中书省(1分)、门下省(1分)(4)行省制度(1分)(5)明成祖(或朱棣)(1分)雍正帝(1分)(6)利: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巩固。

(1分)弊:扼杀了民主性、创造性,阻碍了文化发展、形成了恐怖统治。

(1分)(根据答题情况,酌情扣分,以增加区分度)28、(1)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两点即可得2分)(2)开皇之治(1分),贞观之治(1分),开元盛世(1分)(3)北民南迁;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的自然和政治环境;南方统治者重视。

(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4)东京(1分)、开封(1分)、国家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南方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分)29、(1)科举制度(2分)(2)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2分)(3)由推荐考察转变为考试为主(2分)影响:通过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促进了政权的稳定,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文学的繁荣,在我国沿用1300多年,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出两点即得可2分)(4)转变为八股取士(2分)(5)优点: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有利于公开、公平、的选拔人才不足:对考核实践能力,创造性重视不够,考试形式有些单一。

(从正反面考虑,表达流畅,思想新颖得2分,根据答题情况,酌情扣分,以增加区分度。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