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岳池县2006-2007学年度下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相信你,觉着、冷静,用睿智的大脑和灵巧的小手,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满意的答案需要日常的勤奋,坚韧的毅力和脚踏实地的学习。

一、请你选择最有说服力的一项。

(50分)( ) 1. 589年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的是A B C D ( ) 2. 唐太宗被各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主要是A. 轻赋省刑B. 开明的民族政策C. 广开言路D. 任用贤能,提高行政效能( ) 3. 隋大运河的中心是A. 涿郡B. 洛阳C. 余杭D. 江都( ) 4.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拥有决策权的是A. 中书省B. 尚书省C. 门下省D. 宣政院( ) 5. 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是A. 两宋B. 汉朝C. 唐朝D. 明朝( ) 6. 我国的四大发明为世界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中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A. 毕昇B. 吴道子C. 赵孟兆页D. 吴承恩( ) 7. 岳飞《满江红》中的“靖康耻”指公元1127年,攻占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徽宗钦宗二帝,标志着A. 北宋灭亡B. 辽灭亡C. 元灭亡D. 清灭亡( ) 8.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我国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少数民族是A. 回族B. 突厥族C. 吐蕃族D. 回纥( ) 9. 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历史的国家,明清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是A. 焚书坑儒B. 八股取士C. 设军机处D. 厂卫制度( ) 10. 明朝前期,我国是一个繁荣开放、统一的国家。

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是A. 玄奘西游B. 鉴真东渡C. 郑和下西洋D. 张骞通西域( ) 11. 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错误的是A. 中国落伍了B. 有一定的自卫作用C. 巩固了统治D. 严格杜绝对外贸易( ) 12. 元清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其建立者属A. 南诏和回纥B. 蒙古族和满族C. 突厥族和女真族D. 鲜卑族和匈奴族( ) 13. 我国明清“八股之害,有甚于焚书坑儒家”主要是A. 考生不能有自己的见解B. 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C. 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D. 推荐选拔为主变为考试为主( ) 14. 明朝时期,我国出现了一批总结性科技著作,其中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资治通鉴》D.《红楼梦》( ) 15. 反映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和城市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是A. 莫高窟B.《澶渊之盟》C.《清明上河图》D.《马可·波罗行记》( ) 16. 我国的四大发明,为世界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是A. 南宋B. 元朝C. 唐朝D. 北宋( ) 17.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A. 玄藏B. 鉴真C. 李白D. 杜甫( ) 18. 与说康熙帝有关的是A. 调置军机处B. 施琅武力统一台湾C. 下定大小和卓叛乱D. 调协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 19. 我国有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是A. 马拿马运河B. 苏伊士运河C. 隋朝大运河D. 元朝大运河( ) 20. 明清两朝的都城中,最完整的建筑群是A. 阿房宫B. 故宫C. 金銮殿D. 布达拉宫( ) 21. 武则天对唐朝的贡献主要是A. 很有政治才能B. 使贞观之风一朝重振C. 招揽善用人才D. 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 22.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A. 建立元朝B.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C. 统一全国D. 基本结束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 ) 23. 《稗史汇编》中的“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决,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时”。

反映的是A. 八股取士B. 厂卫制度C. 文字狱D. 军机处( ) 24. 隋、元大运河的相同的作用主要是A. 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B. 世界航海史的壮举C. 促进了南洋的开发D.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 ) 25.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作者的目的是A. 封官晋爵B. 平定倭患,巩固海防C. 光复台湾D. 阻止全军南下,收复北方故土二、填空题。

(8分)1.两宋时期的豪放词代表人物是()和()。

2.我国小说繁荣起来的朝代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是《》。

3.我国唐朝为中心,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和()。

4.元朝中央设置的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是(),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的是()。

三、比一比,谁列举得又好又快。

(13分)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4分)2.我国古代的封建盛世。

(4分)3.明清时期,为维护我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史实。

(5分)四、材料题。

仔细读,多思考,答准确。

(17分)三国到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注重门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隋统一全国后,急需人才。

隋废除旧制度,实行“分科举人”和开设进士科,以分科考试,择优录用为基本特征的科举制正式创立。

科举制在唐代得到发展,明清的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格式固定呆板,考生答案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隋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三国到南北朝的选官制度主要弊端是什么?(2分)(2)隋唐和明清科举制的异同,你认为有哪些?(3分)(3)隋唐科举制与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相比,有何进步性?(2分)(4)我国秦汉明清时期,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进步的史实。

(4分)(5)从图中人物不同表情,谈谈你的看法。

(2分)(6)现行学校考试中,提出你认为值得改进的建议。

(2分)五、开拓思维题。

(12分)1.一说康乾是盛世,一说康乾不是盛世,为什么?谈谈你的正确观点。

(8分)2.《水浒传》中,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你想到了什么?(4分)岳池县2006-2007学年度下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ABBAA 6—10:AAABC 11—15:DBAAC 16—20:ACBCB 21—25:DBBDB 二、填空题1.苏轼;辛弃疾2.明清;红楼梦3.鉴真;玄奘4.中书省;宣政院三、列举题1.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2.汉武鼎盛;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任答四项即可)。

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治理新疆;施琅武力统一台湾;金瓶掣签制和设置驻藏大臣等。

(回答任意5项即可)四、材料题1.隋朝开设进士科;品评人才注重门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2.同:都用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和有利于维护统治;对我国的历史影响深远。

异:隋唐的科举制,通过较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出现华光万丈的唐诗。

明清科举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格式固定呆板,考生答案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通过较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出现华光万丈的唐诗;由注重门第向注重才能,是选官制的进步。

(谈到2点给全分)4.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大兴文字狱和八股取士。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进步。

5.当时知识分子醉心功名;一颗红心,多种准备;考上了的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没考上的不要气馁,继续奋斗;走更适合自己的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谈到两点就给全分)6.严肃考风考纪,杜绝舞弊;多考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放性试题;开卷考试;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相结合。

(谈到任意一点就给全分)五、开拓思维题1.(1)是盛世。

国力强盛,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如雅克萨之战;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治理新疆;施琅武力统一台湾;金瓶掣签制和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2分)经济繁荣,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作物种类和种植面积扩大。

手工业发达,商业发达。

(2分)(2)不是盛世。

英国已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迅速发展。

(1分)八股取士和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2分)盛世潜伏着各种危机,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

(1分)总之,不能片面地说它是盛世或不是盛世,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全面辩证地看。

2.鲁提辖侠肝义胆,伸张正义,难能可贵;但应维护法律的尊严,力避以身试法;镇关西欺行霸市,危害乡邻,多行不义必自毙;公平公正做人,相互理解和尊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社会,人人有责。

注:答案不拘泥于此,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