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一第1题【单选题】《旧唐书?魏征传》载: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表明唐太宗( )A、重视发展生产B、虚心纳谏C、注意任用贤才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
”唐太宗说的话与下列哪项举措最符合( )A、重视发展生产,减轻赋税B、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C、重用贤才,虚心纳谏D、“戒奢从俭”,节制自己的享受愿望【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和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松赞干布B、耶律阿保机C、完颜阿骨打D、禄东赞【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有( )①唐朝繁盛所产生的吸引力②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③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④科举制的创立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小明五一期间去西安旅游,看到一个生产工具模型(图所示),该工具是( )A、家庭棉纺织工具B、农业灌溉工具C、鼓风冶铁工具D、风力发电工具【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人称其统治有“贞观遗风”的古代帝王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C、隋唐的三省六部制D、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中其共同点是( )A、抗击突厥B、重用人才C、创自荐为官的制度D、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nìng)臣”。
对联中“忠骨”指的是谁?( )A、郑成功B、岳飞C、戚继光D、文天祥【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玄奘西游时唐朝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开明,物质丰富,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全盛时代,我们称这一时期为( )A、开元盛世B、贞观之治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关系反映的是( )A、唐与南诏的关系B、唐与吐蕃的关系C、唐与突厥的关系D、唐与回纥的关系【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隋朝时期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在此修建了许多大仓库C、商业盛极一时D、杨坚在此定都【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友好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下列人物活动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最能说明( )A、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B、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C、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D、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答案】:【解析】:第16题【判断题】在整个唐玄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7题【填空题】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亦能推动历史前进。
汉族英雄辈出,少数民族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人物,如:契丹族、党项族完成本民族统一的分别是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18题【填空题】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______和______。
【答案】:【解析】:第19题【问答题】列举与唐朝往来密切的三个亚洲国家。
A日本、新罗、天竺【答案】:【解析】:第20题【材料分析题】“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请回答:材料中的“帝国”指我国的什么朝代?这个“帝国”当时采用什么对外政策最终出现这样的危机?这个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与这个朝代形成鲜明对比,唐朝又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对唐朝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两个朝代对外政策及影响的对比,今天的中国从中吸取教训,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作为青少年的你,又该怎么做?【答案】:【解析】:第21题【材料分析题】材料解析。
材料一:玄奘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335卷,约1300多万字。
唐太宗亲自为他写了《大唐之藏圣教序》。
材料二: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还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材料一中的天竺指今天的什么地方?当时中国还与哪些国家有密切的往来?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唐朝和日本、天竺之间的交往史实有那些?唐朝文化曾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
联系唐朝的发展你想对今天的改革开放说点什么?【答案】:无【解析】:第22题【材料分析题】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
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下教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被称为什么?哪一本书记载了玄奘游历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答案】:无【解析】:第23题【材料分析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唐宋时期是我国民族接触频繁的时期,有战有和,民族融合的速度不断加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材料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材料一中的“先皇帝”指的是谁?“和同为一家”指哪两“家”的关系?材料二中的现象是在哪一次议和后出现的?你如何看待这次议和?材料三中的“岳家军”的首领是谁?要“撼岳家军”的又是谁?你认为岳家军的首领是民族英雄吗?为什么?【答案】:【解析】:第24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材料二:《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请回答: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图片和所学知识,说说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技术条件有哪些?材料三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你能举出2项科技成就证明这句话吗?【答案】:【解析】:第25题【材料分析题】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盛世气象新】材料一:盛唐时期,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进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唐朝鼎盛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
【和同为一家】材料三: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
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海内存知己】材料四: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当时世界各国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强大的国力、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全面的开放和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式农具分别有何用途?阅读材料二,指出唐朝鼎盛时期的皇帝是谁?他统治前期被称为什么?从当时的国情和诗歌的繁荣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根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唐朝时期我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位杰出高僧。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