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赤壁赋复习学案(学生版)

赤壁赋复习学案(学生版)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学案课题:《必修一》《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主备人:李峰郭丽敏一.【考纲要求】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层次均为B级。

分别要求做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也为B 级。

二.【复习重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增加积累,掌握好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技巧。

洞悉得分点。

掌握实词:既,望,如,属,冯,危,足,食,白,始,宴,穷,斫,缘,披,趣,向,志,是掌握虚词:以,之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三.【复习方法】独自回读、背诵课文,对知识点归纳总结,与同学交流探讨.独立完成学案,反思总结规律,提升解题能力。

四.【复习过程】(一)自己回读课文并加以疏通课文,全文背诵默写。

(二)完成知识点的整理。

然后与同学交流。

A、【重点实词】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山川相缪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自余为僇人梦亦同趣2.找出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徘徊于斗牛之间 A古义:今义:B古义:今义:白露横江古义:今义:凌万顷之茫然古义:今义: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今义:漫漫而游古义: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古义: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今义:接着,表承接颓然就醉古义: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游于是乎始古义: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3.找出句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2)下江陵(3)顺流而东也(4)舞幽壑之潜蛟(5)泣孤舟之嫠妇(6)正襟危坐(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9)侣鱼虾而友麋鹿(10)渺沧海之一粟(11)不知东方之既白(12)日与其徒上高山(13)穷回溪(14)卧而梦(15)始指异之(16)穷山之高而止(17)箕踞而遨(18)萦青绕白4、一词多义既: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进学解》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

《太史公自序》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退秦师》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返也《屈原列传》既而将诉于舅姑《柳毅传》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六国论》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祭妹文》固定结构【既而】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观潮》望: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送东阳马生序》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谏太宗十思疏》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如: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指南录后序》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沛公起如厕《鸿门宴》出则不知所如往《报任安书》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项羽使人还报怀王,怀王曰:“如约。

”《高祖本纪》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琵琶行》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赤壁赋》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六国论》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属: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赤壁赋》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魏公子列传》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项羽本纪》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

《高祖本纪》冯: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赤壁赋》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诗经》危: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赤壁赋》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谏太宗十思疏》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陈情表》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六国论》卒: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

《高祖本纪》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报任安书》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游褒禅山记》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传》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孔雀东南飞》食:七十者衣帛食肉《寡人之于国也》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六国论》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

《项脊轩志》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项羽本纪》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列传》君子谋道不谋食。

《论语》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大丈夫不能自食。

《淮阴侯列传》白:又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屈原列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孔雀东南飞》固定结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始: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谏太宗十思疏》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望西山,始指异之《始得西山宴游记》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始吾弗信《秋水》庭中始为篱《项脊轩志》始大人常以为臣无赖《史记高祖本纪》宴:总角晏晏,言笑晏晏《诗经氓》始得西山宴游记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琵琶行》客逾庖而宴《项脊轩志》穷:穷回溪《始得西山宴游记》穷山之高而止《始得西山宴游记》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报任安书》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史记刺客列传》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史记屈原列传》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斫:斧以金为斫,柄长三尺。

《墨子备穴》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

《始得西山宴游记》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一去。

《史记孟尝君列传》缘: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

《始得西山宴游记》缘广寸半(广:宽)《礼记玉藻》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

《孔雀东南飞》披: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始得西山宴游记》披绣闼,浮雕甍。

《滕王阁序》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进学解》项羽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史记项羽本纪》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归去来兮辞》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始得西山宴游记》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兰亭集序》向: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又向北,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项脊轩志》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始得西山宴游记》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琵琶行》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

《六国论》志: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五人墓碑记》吾十有五,而立志于学。

《论语,为政》一经目辄记于心《新唐书》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便扶向路,处处记之《桃花源记》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

《琵琶行》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滕王阁序》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一。

《六国论》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兰亭集序》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马首是瞻。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B、【文言虚词】一、熟悉“以”的用法(一)介词1.表示工具。

译为:_____________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示凭借。

译为:___________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___________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_____________汝殁以六月二日。

《祭十二郎文》5.表示原因。

译为:______________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示依据。

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寡人之于国也》7、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二)连词。

1.表示_____________关系。

可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2.表示________关系,可译为______________①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五人墓碑记》)②遂自投汩罗以死。

(《屈原列传》)3.表示_______关系,可译__________________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谏太宗十思疏》)4.表示________关系,可译为______________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5.表示_________关系,可译为_______________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②必竭诚以待下。

(《谏太宗十思疏》)(三)助词1.作语助,_________________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语助,起___________作用。

例:①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四)动词1.______________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2.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五)名词。

译为:________________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六)通假1.通“____”,_______。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无以,则王乎?固定结构【以为】1.认为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志者。

《始得西山宴游记》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高祖本纪》2.使……成为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劝学》3.把……作为引以为流觞曲水。

《兰亭集序》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烛之武退秦师》【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话……)用来……”“没有什么办法(话……)用来……”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