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单质和盐溶液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质量数相等的不同核素,一定属于不同种元素C.室温下,等浓度的酸HA 比盐酸的导电能力弱,所以HA属于弱电解质D.Al2O3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所以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2.已知甲、乙、丙、X是4略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甲为单质铁,则丙一定为FeCl3B.若甲为强碱,则X一定为CO2C.若乙是一种白色胶状沉淀,则甲溶液中一定含有Al3+D.若甲为单质,则此关系中涉及的反应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用其它试剂,无法鉴别AlCl3浴液和NaOH溶液B.苯酚、火碱、碳酸氢钠分别属于酸、碱、盐C.SO2使溴水褪色,不能说明SO2具有漂白性D.HCl、NO2溶于水都有化学键断裂,因此均属于化学变化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1.现有短周期元素X、Y、Z、M,X、Y位于同主族,Z、M位于同主族,Y、Z位于同周期,X与Z、M都不在同一周期,Z的核电荷数是M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Y > 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 > MC.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M>YD.等浓度的X2Z与Y2Z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X2Z > Y2Z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HF稳定性比HCl强B.Mg失电子能力比Ca弱C.NaCl与NH4Cl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D.等物质的量的C2H6和H2O2含电子数相同3. 化合物X2Y由短周期元素X和Y组成。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X的原子半径大于YB.若X为ⅠA族元素,则该化合物中含离子键C.若X2Y的焰色为黄色,则它的电子式是D. 若每个X 2Y 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则Y 是第3周期元素4.Se 、Br 两种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Br > Se > PB .还原性:S 2- > Se 2- > Br -C .SeO 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 .在Se 2Br 2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5. PM2.5细颗粒物含有的毒性物质来源之一是汽车尾气排放。

通过排气管加装催化装置,可有效减少CO 和NO 的排放,催化装置内发生的反应为:NO x + CO N 2 + CO 2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所涉及元素中原子半径: C >N >OB. 当x = 2时,每生成1mol N 2,转移电子数为4molC .等物质的量N 2和CO 2中,共价键的个数比为3︰4D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NO x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6.四种短周期元素W 、X 、Y 、Z ,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 和X 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比为1∶2, Y 的核外电子数比X 多4,Z 的核电荷数大于X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大小:Z >Y >X >WB .Y 、Z 两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为:Y <ZC .X 、Y 、Z 三种元素的单质均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 .W 、Y 、Z 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Z 的气态氢化物A .简单离子的半径:A > B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 < E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A <CD .单质与同浓度稀盐酸反应的速率:A <B催化剂非选择题1.(13分)某小组在研究前1 8号元素时发现: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规律,元素周期表有不同的排列形式。

如果将它们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可形成图①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P点代表氢元素。

(1)K元素在常规周期表中的位置(填周期和族)。

(2)写出M与Z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对应的氢化物比K元素对应的氢化物更稳定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c.K、L、X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3->L+>K2-d.由K、L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4)图②装置可以模拟钢铁的腐蚀碳棒一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若在图②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并进行电解,发现Fe电极附近溶液变红,清写出碳棒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利用的原理是(填“电解池”或“原电池”)(5)已知室温下,X(OH)3的K 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X(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请在下列坐标示意图中画出生成X(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

2.(16分)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A +B =C + D(1)若A、B、C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且C在空气中易变成A,则A中非氧元素的气态氢化物M的电子式为;分子的稳定性B M(填“>”、“<”或“=”)(2)若A、D是两种单质,B是黑色有磁性的氧化物,B与盐酸反应生成溶液N,检验N溶液中低价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

将D的粉末加入溶液N中,当有28gD完全溶解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是 mol。

(3)若A、B、C、D发生反应:2CO 2(g) + 6H2(g) CH3CH2OH(g) + 3H2O(g),根据下图所示信息,① 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②若△H = a KJ/mol ,当消耗标况下5.6 L CO 2时的反应热 △H = KJ/mol 。

③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描述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生成1 mol CH 3CH 2OH 的同时,生成3 mol H 2OB .容器中各组份的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C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 .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3 (14分)砷(As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1)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 族,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NH 3 (填“强”或“弱”)。

(2)砷的常见氧化物有As 2O 3和As 2O 5,其中As 2O 5热稳定性差。

根据下图写出As 2O 5分解为As 2O 3的热化学方程式: 。

(3)砷酸盐可发生如下反应:AsO -34+2I ﹣+2H + AsO -33+I 2+H 2O 。

下图装置中,C 1、C 2是石墨电极。

① A 中盛有棕色的KI 和I 2的混合溶液,B 中盛有无色的Na 3AsO 4和Na 3AsO 3的混合溶液,当连接开关K ,并向B 中滴加浓盐酸时发现灵敏电流计G 的指针向右偏转。

此时C 2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② 一段时间后,当电流计指针回到中间“0”位时,再向B 中滴能量加过量浓NaOH溶液,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填“不动”、“向左偏”或“向右偏”)。

(4)利用(3)中反应可测定含As2O3和As2O5的试样中的各组分含量(所含杂质对测定无影响),过程如下:①将试样溶于NaOH溶液,得到含AsO-34和AsO-33的混合溶液。

As2O5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上述混合液用0.02500 mol·L-1的I2溶液滴定,消耗I2溶液20.00 mL。

滴定完毕后,使溶液呈酸性,加入过量的KI,析出的I2又用0.1000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30.00 mL。

(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试样中As2O5的质量是g。

4.(14分)短周期元素A、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B、D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二者可形成DB2、DB3两种分子,DB2具有漂白性。

回答下列问题:(1)A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填字母)a.稳定性:A的氢化物>C的氢化物b. 还原性:B2->D2-C. 酸性:H4CO4>H2DO4d. 最高化合价值:D=B>A>C(3)DB2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可制化工业原料H2DB4和清洁能源H2。

①为摸清电解情况查得:试写出通常条件下电解槽中发生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②根据资料:为检验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取分离后的H2DB4溶液于试管,向其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至充分反应,若观察到,证明分离效果较好。

③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反应式为。

④在电解过程中,电解槽阴极附近溶液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⑤将该工艺流程用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该生产工艺的优点有(答一点即可);缺点有(答一点即可)。

5(12分)A、B、C、D、E、F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C与E同主族;A与C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F 元素的原子在周期表中半径最小;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1)E的名称为______;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

FAB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

(2)A、B、C的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用分子式表示,由大到小)___________________;B的氢化物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则Z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均含C、D、E、F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放出气体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量的D2C2与AC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恰好与含0.8mol HCl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并收集0.25 mol 气体,则固体物质的组成为(写清成分和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3F2(g)+B2(g)2BF3(g),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平衡不发生移动B.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C.BF3的质量分数增加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