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经典例题1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有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图中有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故A不正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故B不正确;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是错误的叙述,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C不正确;D、反应物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受热至完全反应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剩余固体的质量B.生成氧气的质量C.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D.氯酸钾的质量【答案】A【解析】【详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固体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分解,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与图象对应;故符合题意;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为止,与图像不对应;故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与图象不对应;故不符合题意;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于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氯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氯酸钾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分解,氯酸钾的质量为0,与图象不对应。
故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3.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分子之间有间隔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B. 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C. 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错误;D. 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C。
4.为快速降低空气污染物SO2的含量,环保部门用飞机在空中喷洒X粉末,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A.CaCO3B.Na2CO3C.H2O D.CaO【答案】A【解析】2X+2SO2+O2=2CaSO4+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 的化学式是CaCO3。
故选A。
5.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A.H2B.NaCl C.HCl D.HClO【答案】B【解析】【分析】书写化学式的时候应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侧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应该相等。
反应物中一共有2个l C原子,2个N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生成物中一共有1个Na原子,1个l C原子,2个H原子,2个O原子,相比反应物少1个Na原子和1个NaC,故B正确。
l C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l故选B。
6.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时间会变为黑色的硫化铅(PbS)。
使其恢复为白色的方法是蘸涂双氧水(H2O2),发生如下反应:PbS+4H2O2X+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PbSO4B.PbSO2C.PbSO3D.PbHSO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时间会变为黑色的硫化铅(PbS)。
使其恢复为白色的方法是蘸涂双氧水(H2O2),发生如下反应:PbS+4H2O2=X+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A.PbSO4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7.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D.氢氧化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答案】B【解析】A、Fe+ H2SO4 == FeSO4 + H2↑,溶液增加的质量56 2 56-2 ,不符合题意;B、Fe+ CuSO4 == Cu + FeSO4 溶液减小的质量160 152 160-152 ,符合题意;C、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反应后无固体、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多,不符合题意;D、NaOH + HCl == NaCl + H2O,反应后无固体、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A、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微观三粒子构成,故错误;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错误;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比如碳原子和氧原子可以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正确;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可能不变,但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错误。
故选C。
9.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D【解析】A、根据图可知: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B、根据图可知:氢分子和氯分子变化成了氯化氢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正确。
点睛:化学反应的实质一般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聚集构成新物质)。
10.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是H2S,乙物质是SO2,丙物质是H2SO4。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B、转化①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2SO2+2H2O,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3,符合题意;C、转化②是二氧化硫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32116411632⨯⨯⨯=11.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SO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A.FeO B.Fe3O4C.Fe2O3D.FeSO4【答案】C【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2+11O22X+8SO2,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2O3。
故选C。
12.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3:1【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通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看出,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正确;B、该反应只有1种生成物,故B不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看出,每个生成物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C不正确;D、由于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3︰1,故D 正确。
故选D。
13.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 的化学式是 Ag2S B.H2S 中 S 元素为-2 价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H2S 是无毒的【答案】D【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A说法正确;B、H2S 中H显+1价,故 S 元素为-2 价,故B说法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C说法正确;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能用银检验的有毒物质就是H2S,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4.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正确;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1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选项A错误;B、图中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选项B错误;C、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C正确;D、图中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