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体验式教学之于生命教育
探索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
生命教育是一种理性和本位的回归,通过各种教育情境的创设,学生的亲身体验,建立他们对纷扰人生的应对本领和适应能力,增强主观能动性。
体验式教学生命教育尊重生命
生命教育是指“帮助中小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
生命教育的实施在当前有着深刻而广泛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首要功用是让学生认识、尊重生命,这是一切教育进行的基础,更是教育的最高要求。
生命教育不是单纯的肉体保护,而是从思想意识上为学生“唤醒”抑或建立健康的生命理念,稳固的存在于学生的一生当中,是他们从体验开始领悟生命,从领悟而积累经验,从而达到以后的自我教化,自我超越。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理想信仰和道德信仰大面积缺失和坍塌的今天,生命教育所持的核心理论在正确实施之后,无疑能重建人们对生命的敬畏,能重新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观念,在防止青少年犯罪和干预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生命教育更是一种理性和本位的回归,有着明确的科学指向性和无法比拟的对症性,学生以己身为模本,向社会和集体开放自己的生命,通过各种教育情境的创设,学生的亲身体验,建立他们对纷扰人生的应对本领和适应能力,增强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较容易的建立对成功人生的追求,并不容易被人生的挫折所打倒,在他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多了一份理性的实践过了的体验
经验,多了一份人生的思索,多了几分创造积极人生的动力,也多了几分成功的可能与保证。
一、体验式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所谓“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
“体验教育”,就是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的过程。
换句话说,就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周围的事物,从中受到锻炼和培养,增长知识和经验,获得体会和感悟。
这里的“体验”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层面,即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
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体验教育的基础;而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是体验教育的核心。
两者是相互作用的,相互联系的,对促进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命教育中,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欣赏、尊重以及其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都需要最大程度的通过各种体验来建立和完成,把学生投入每一个教育情境,让他们去实践,去体验,去为成功而激动,去为失败而伤心,去笑,去哭,去活泼地运动,去安静地学习。
去观察社会,去爱,去恨,去体会,去感悟。
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属于他们属于他们自己的道德和心灵家园,也只有这样的有血有肉的人,具备了知识和技能之后,才是我们教育者最好的“产品”。
现行的很多教育活动,拿游泳来做比方,我们的教育者是只动口的教练,只在水边做着动作的讲解,而从不让我们的学生下水,教育措施不到位时,学生连水也看不见,那就只能凭空想象了。
正
如在陆地上永远不可能学会游泳一样,离开了体验,教育不可能造就与社会和谐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二、重视一切体验因素的应用
生命教育要求我们无限贴近生活,投入生活。
归结到一点上,也就是要教育者要首先了解和学习有关生命教育的理论,先给自己来一遍“内化与净化”,然后再按照教育学的相关原则,联系学生实际,联系本地实际,多活动,多实例,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喜欢有情境的教学,不喜欢生硬的说教,这是体验式生命教育实施的很好的可行性之一。
从现实体制来说,学生体验活动的实施还有一定的限制,这主要是安全方面的,但是我们教育者只要多动脑筋,还是能创设出足够的事例来供给教学使用,来给学生加强体验,不管是道德行为的内化和规范方面,还是在学科文化知识的教学方面,都需要我们教师的先行领悟,找出最适合教学的生动事例,实际最合适的活动方案,将其运用在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中,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公,每天有所体验,有所感悟,生命本身是跃动的,是有活力的,我们教师和学生一样,应该是生动的活在生命里,不是机械地为了工作而工作。
在教学《生命的历程》时,我基本上采用了重视体验,让学生自己寻找自己的生命轨迹的方法,在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形象的说明了人的“生、老、病、死”之后,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思考题,
让学生们寻找自己生命中十个最闪亮的记忆,学生们开始思考,哪一年上的大班,哪一年上的小学,哪一年有重大的事情发生,在课堂交流之后,我问道,你所经历的事情,有没有记录呢(声音、录像、照片等)?很多同学说:“有”!我说好,那我们就做一本纪念册吧,题目是《____年闪光的历程》,你可以选取照片,还可以把录像里最具代表性的画面打印,当作每一个历程的插图,也可以自己画图,配以你对自己人生各个阶段的解说与评论,做成一本书,当然,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录制自己的成长资料,做成一张vcd我们将来在班上交流,学生们兴趣很高,都高兴的回去准备了。
第二天,有的同学就抱来一大堆照片,让我帮他挑选一下,还有的同学找到我说,老师,太小的时候发生的事情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笑了,我说,去采访你的爸爸妈妈呀,你是他们一生中最伟大的成就,从怀孕到把你抚养长大,那个苦辣辛酸他们终身难忘,你要是去采访他们,一定会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
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走了,后来,我真的从他们的纪念册里看到了连我也很感动的故事。
试想,这种有针对性的体验式教学比起课本里按照七年一个时期的分段来,不知要生动多少。
学生们有了人生从小至今的生命体验,知道了一个生命从小到大的不容易,领会到了父母的辛苦,这种活动经过感知、同化之后,是会产生巨大的良性反应的,学生们会因此更加尊重、
热爱自己的父母,也会因此而产生热爱生命的最积极和稳定的心理素质,教育后达成的效果不言而喻。
在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关爱生命”的教学活动中,在从网上下载展示大量案例的同时,我还编了一部小话剧在班上即时演出,从班上挑选演员,展示一个少年怎样从一支烟开始被诱惑,陷入毒品的深潭中不能自拔,我讲解了演出的要领,要求演员们声情并茂,恰当得运用夸张的手法,结果几个班的同学们都表演的很好。
在演到主人公因戒毒不成而跳楼时,好几个女同学都发出了惊呼。
这堂课后,相信在他们以后的人生经历中如果遇到类似情景,他们一定会想起这个小话剧的,希望这个小的细节能给他们加强一点警醒。
学校进行的各种生命教育活动,必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本地特点,要在教学中随时随地对地进行,要充分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环境都利用起来,重视一切可以利用的体验因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把校园教育和体验教育最大程度地结合,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来体验生活,体验人际关系的矛盾冲突,形成自己健康独立的人格,甚至说真正的看到自己生命发展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