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掌握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掌握莫尔法中指示剂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莫尔法是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常用的方法。
此法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由于AgCl沉淀的溶解度比AgCrO4小,溶液中首先析出白色AgCl沉淀。
当AgCl定量沉淀后,过量一滴AgNO3溶液即与CrO42-生成砖红色AgCrO4沉淀,指示终点到达。
主要反应如下:
Ag+ + Cl- = AgCl (白色) Ksp = 1.8×l0-10
2Ag+ + CrO42- = Ag2CrO4(砖红色) Ksp= 2.0×10-12
滴定必须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最适宜pH范围在6.5-10.5之间。
凡是能与Ag+生成难溶化合物或络合物的阴离子。
如PO43-、AsO43-、AsO33-、S2-、SO32-、CO32-、C2O42-等均干扰测定,其中H2S可加热煮沸除去,SO32-可用氧化成SO42-的方法消除干扰。
大量Cu2+ 、Ni2+、Co2+等有色离子影响终点观察。
凡能与指示剂K2CrO4生成难溶化合物的阳离子也干扰测定,如Ba2+、Pb2+等。
Ba2+的干扰可加过量Na2SO4消除。
Al3+、Fe3+、Bi3+、Sn4+等高价金属离子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易水解产生沉淀,会干扰测定。
三、试剂
(1) NaCl基准试剂:AR,在500~600°C 灼烧30分钟后,于干燥器中冷却。
(2) AgNO3:固体试剂,AR。
(3) K2CrO4:5%水溶液。
四、实验步骤
1、0.l mol/L 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称称取8.5 g AgNO3于50 mL烧杯中,用适量不含Cl-的蒸馏水溶解后,将溶液转入棕色瓶中,用水稀释至500 mL,摇匀,在暗处避光保存。
用减量法准确称取0.5-0.65g基准NaCl于小烧杯中,用蒸馏水(不含Cl-)溶解后,定量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冲洗烧杯数次,一并转入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准确移取25.00 mL NaCl标准溶液三份于250 mL锥形瓶中,加水(不含Cl-)25 mL,加5% K2CrO4溶液1mL,在不断用力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从黄色变为淡红色混浊(砖红色)即为终点。
根据NaCl标准溶液的浓度和AgNO3溶液的体积,计算AgNO3溶液的浓度及相对标准偏差。
2、试样分析
准确称取氯化物试样1.8-2.0 g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定量转入250 mL容量瓶中,用水冲洗烧杯数次,一并转入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移取此溶液25.00 mL 三份于250 mL锥形瓶中,加水(不含Cl-)25 mL,5% K2CrO4溶液1mL,在不断用力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溶液从黄色变为淡红色混浊即为终点。
计算Cl-含量及相对平均偏差。
3、空白试验
即取25.00mL蒸馏水按上述2同样操作测定,计算时应扣除空白测定所耗AgNO3标准溶液之体积。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问题
1、配制好的AgNO3溶液要贮于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为什么?
2、空白测定有何意义?K2CrO4溶液的浓度大小或用量多少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3、能否用莫尔法以NaC1标准溶液直接滴定Ag+?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