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当代仍是需要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理论领域仍是需要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仍是需要的。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是需要的。

又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也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的时候,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

概括地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一种辩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包括革命和保守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辩证否定;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

马克思曾就此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什么也阻碍不了我们把我们的批判和政治的批判结合起来,和这些人的明确的政治立场结合起来,因而也就是把我们的批判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并把批判和实际斗争看做同一件事情”。

“辩证法却引起了资产阶级和他们的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烦恼和恐怖,因为它在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有它的否定的理解,它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它对每一个已经生成的形态,都是在运动的流中,从它的暂时经过的方面去理解;它不会屈服在任何事物面
前,就它的本质说,它就是批判的、革命的”。

列宁也指出:“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后一品质真正是马克思主义完全地和无条件地所固有的,因为这个理论公开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揭露现代社会的一切对抗和剥
削形式,考察它们的演变,证明它们的暂时性和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必然性,因而也就帮助无产阶级尽可能迅速地、尽可能容易
地消灭任何剥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当代还需要吗?或者对当代还起作
用吗?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理论领域仍是需要的。

这是因为,马克思等在当年批判的错误理论、思潮、倾向仍然存在,有时还呈有上升、泛滥的趋势。

例如,唯心主义、特别是历史唯心主义,仍在理论领域流行、在很多国家还占居主导地位。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仍不时地出现,并影响着、甚至左右着人们的头脑。

各种迷信,包括旧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仍是需要的。

我们知道,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在那个时候,资本主义社会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它的迷信和新的迷信,不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马克思对这些弊端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他指出:“资本来到世间,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是需要的。

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崭新的制度,这种制度在我们国家已运行几十年。

坦率地说,这种制度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问题也不少。

问题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党内的问题,另一个是社会问题。

我们党是执政党。

党内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互相联系的。

社会问题的根源不能完全归之于党内问题;但党内问题会引发、加重社会问题是一个铁的事实。

目前,社会问题大量存在,在某些方面还相当严重。

例如,贫富悬殊问题,偷盗抢劫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有时甚至酿成局部的动乱,其结果既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又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

对于上述问题,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行吗?客观地说,近些年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坚持得不够的,当然更没有发扬光大。

这集中地表现在:我们的许多同志,尤其是一些领导同志,遇到矛盾绕道走,不敢碰硬,得过且过,满足于暂时宁静,结果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是一种误党误国的思想行为。

如果任其下去,将葬送我们党、我们国家的前程。

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现实问题。

国防辐射1003 薛阳 2010058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