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借用毛主席的话:“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
”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
义理论教育,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
国内外形势下,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
如潮水般涌人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使一些大学生的理想变得模糊。
因
此,应充分认识现阶段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根据现阶段大
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对策,使现阶段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显
著效果,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
的共同思想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如何更有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
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问题,深
刻揭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内容。
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的教育,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是三位一体的教育,是难度最大的
教育。
只有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才能确保理论武装头脑的工作卓有成效。
目前,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轻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
有些同学认
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没有必要,以后也用不上,只要考试能过就行了。
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院校中,同学们甚至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用处。
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不重视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学习,这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它是现代最先进的科
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
因此。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
大学生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其思想道德
素质
当今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
对大学生世界观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世界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经济全
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问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世界科学技术
的进步更是日新月异.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
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随着人们物质生活
的日益改善,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
这种社会环境有利于培养和造
就新一代的大学生,但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随着改革的
深入,开放的扩大,我国与世界的交往和联系越来越密切,西方思想文化、价
值观念、生活方式给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国内社会经济成分、
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也带来了困惑和思想压力,
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也造成了较坏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正在
极大地改变着高校师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
言习惯,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知识和有益信息的同时,暴力、金钱、色
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颓废的内容充斥其间,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
长,造成了他们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正确地揭示了整个世
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还科学地阐明了个人与社会、个
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
义哲学,大学生可以在通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树立对社会主义的
信心,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可以通过
哲学思想抛弃狭隘的功利目的,培养超脱的心境,塑造追求真理、关怀人类
的高尚的精神境界,从而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其创新素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怀疑
和批判精神是科学精神所不可缺少的,没有怀疑也就无从思考和创新;而没有
批判精神就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打破旧事物的态度和积极创新的行动。
马克
思曾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
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
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
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的这一见解对于启发创造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它告诉我们,要进行创造性活动,必须要有否定旧事物的勇气,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
由此可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
它对于创新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运用矛盾分析法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思路,提高思维独创的水平。
矛盾分析法的核心是两分法,即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一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面。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比较注意矛盾的比较明显的、主要的方面,忽视不明显的、次要的方面,而往往就是那不明显的、次要的方面能为我们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提高其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文科学的优秀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转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
其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解决。
如何做人”的问题,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引导大学生去解决“为何而生”的意义,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基本观点的阐述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以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原则的价值观.同时能够引导大学生注重精神追求.陶冶人文精神,反对急功利、重物质轻精神的人生态度,避免沦为“经济动物”或“科技奴隶”。
当前我国高校中存在着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以及过重的功利导向,这就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
而市场经济的交换方式和利益机制,又容易使人屈从物质、实用、功利的诱惑,重理工技术,冷落人文学科因此大学生高科技水平与低人文素养的反差成为当今全中国的通病。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索质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素质。
健康的心理是大
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
保证。
但是,目前相当部分大学生心理负担沉重.心理素质不佳.稍受挫折.即出现种种心理障碍。
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其原因大抵有两个方面:一是不断
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越来越大。
激烈的竞争、残
酷的淘汰、毕业生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人们对自身未来的不可知性,以及
它对人才的高标准、严要求带来的人才的激烈竞争,从各个方面冲击着大学
生,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是在校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
女,普遍存在骄、娇之气。
独立生活、自我管理能力差;情绪易大起大落,
心理承受能力弱。
在生活、学习、事业某一方面稍有挫折,其心理就产生强
烈的震荡,要么悲观失望。
要么怨天尤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能使大学生
认识到人不仅依赖自然、依赖社会,而且人对自然和社会具有能动作用;认
识到人不仅能动地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而且还能动地认识、改造自我,
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引导大学生实事求是地认识和
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
问题,正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此外,它还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当主观、客观条件都具备时,才
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个拥有才智而没有哲学思想的人,一旦遇到挫折和失
败就会觉得烦恼、困惑,甚至丧失理想、信念,说明不会用科学的观点看待
事物和情况。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身心相互关系的观点。
大学生就能通
过自我调节保持两者平衡。
相互促进,维护身心健康。
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加强基本理论学习,而且要注重社会
实践锻炼。
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把握方向、明辨是非,可以获得正确
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获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素质,获得不断奋斗前行
的动力,获得伟大的人格魅力,因此,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当代
青年大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