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
填写在下面的答题卡内.
1.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人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
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4.人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
A.桥洞两端开口,不反射声音
B.桥洞窄小,反射的回声跟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C.桥洞反射的声音都从洞口跑掉了
D.桥洞两侧反射回来的声音正好抵消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
波
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
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7.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8.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 B.(2)(4) C.(1)(3) D.(3)(4)
9.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10.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11.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在技术上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节奏
13.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翅振动的声音就能判断蜜蜂是刚飞出蜂巢采蜜还是采蜜归来这是因为
A.蜜蜂翅振动的响度不同 B.蜜蜂翅振动的音色不同
C.蜜蜂翅振动的音调不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
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6.人对着远处的高山大喊一声可以听到美妙的回声,一个人对着距离自己1360米远的高山大喊一声,他要听到自己的回声需
秒钟秒钟秒钟秒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7.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发声的不同。
敲击后,音叉的声音会逐渐变弱,这是因为音叉振动的越来越小。
18.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叫声音调高,_______叫声响度大。
19.“无声手枪”是在处减弱噪声的;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是在减弱噪声的.
20.苍蝇每分钟振动翅膀21120 次,山蜂每半分钟振动翅膀600次,蜜蜂在空中飞行时每10s振动翅膀4400次。
那么,它们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其次是 ,音调最低的是。
22.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填“响度”或“音调”)。
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
他是根据声音的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23.如图2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
说明;如图1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传来的,第二下响声是从传过来的;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次声音。
三、实验与设计题(每空1分,共18分)
26.如图4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27.在图5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 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 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 棉线 (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9.如图6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_有关。
28.在学习吉他演奏时,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
研究。
他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找到了下表所列出的不同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cm 横截面积/ mm 2
1 铜 60
2 铜 60
3 铜 60
4 铜 80
5 铜
6 铜 100
7 钢 80 8
尼龙
80
图4
图 5 图 6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编号为5的琴弦没有规格数据,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该实验运用了的实验方法。
四、探究与计算题(每空1分,共14分)
3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②。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左右,声具有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有关,关系是
31.“5.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