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延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缺答案

上海市延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缺答案

上海市延安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A.测量火车通过站台的时间
B.用力上抛一枚硬币,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C.运动员在万米长跑中
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
2.如图所示是火箭刚点火升空的某一瞬间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镣的谏摩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3.伽利略以前的科学家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例如:在等高处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落到地面.而伽利略等一些物理学家经过他们的思辨及实验研究否定了这种观点,玻璃球先于羽毛落到地面的主要原因是()
A.它们的重量不同
B.它们的密度不同
C.它们的材料不同
D.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
4.如图所示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不能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5.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问,内位移最大的是( )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6.大小为5N 和4N 的两个力的合力不可能的是( )
A.2N
B.5N
C.8
D.10N
7.运动员双手握着竹竿匀速向上爬或匀速下滑时,他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1F 、2F ,则关于摩
擦力的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1F 、2F 均向上
B.1F 、2F 均向-下
C.1F 向下、2F 向上
D.1F 向上、2F 向下
8.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量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为h ,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1t h ∝
B.t ∝
C.t h ∝
D.2t h ∝
9.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1F 、2F ,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则当它们间夹
角为60︒时合力的大小为( )
A.10N
B.
C.
D.20N
10.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 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A./3v
B./2v
C.2/3v
D.3/2v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11.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約重力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的重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12.下列关于物体受摩擦力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一定作用在静止的物体上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受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还受到弹力的作用
D.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正比于接触面间的压力
13.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满足2
=+(x的单位是米,t的单位是秒),
452
x t
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4m/s
B.速度为2
2m/s
C.运动过程中质点后1s比前1s的位移大4m
D.前4s的平均速度是10m/s
1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C三点,已知AB之间的距离与BC之间的距离相等.质点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20m/s和30m/s,根据以上所给的条件,可以求出()
A.质点在AC段的运动时间
B.质点在AC段的平均速度
C.质点在B点韵瞬时速度
D.质点在C点钓瞬时速度
三、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5.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和7v,则这段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为__________,经过AB中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
16.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他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10s,全部列车通过他历时30s,设每节车厢长度相等,则这列火车的总节数为_________节,最后一节车厢通过历时_________s.
17.汽车在实验场内做直线制动实验,以20m/s初速度开始制动,测得前2s内的位移为30m,
m/s,从刹车起6s内汽车的若将制动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则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2
位移是_______m.
18.如图所示,水平横杆BC的B端固定,C端有一定滑轮,跨在定滑轮上的绳子一端悬一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固定于A点,当物体静止时,30
ACB
∠=︒,不计定滑轮上的摩擦和绳子的质量,这时绳子对定滑轮的合力大小等于_______,若绳子的固定点A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绳子对定滑轮的合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两物体在t =_____s 时相遇;在乙物体停止运动前两物体的最远距离为_______m .
四、作图题和实验题(共20分)
20.(6分)如图所示,图甲为光滑木棒斜靠在半圆弧槽内保持静止,图乙为A 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丙图为用细绳系住的氢气球靠在光滑的墙上.试分析木棒、A 物体及气球的受力情况,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21.(4分)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的记录,O 为结点,位置,1F 沿OA 方向,大小3N ,2F 沿OB 方向,大小为4N .请你按力的图示法的要求帮助该同学画出
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22.(4分)如图所示是研究小车运动s t -图和v t -图的实验装置.
(1)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组成_________传感器.DIS 实验系统除传感器外还需要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套实验装置除了可以测量运动物体的位移和速度,还能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
23.(6分)“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实验过程正确,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
(2)(单选题)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类比法
(3)(单选题)本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二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必须取90︒
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2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4,(8分)如图所示,竖直悬挂一根长15m
L=的杆,在杆的下方距杆下端5m
S=处有一观察点A,剪断细线启杆自由下落,试求:(1)杆的下端到达A点的速度;(2)从杆的下端到达A点开始计时,整根杆全部通过A点所需的时间.(g取2
10m/s)
25.(8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
14.3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时打并降落伞(开伞过程忽略不计),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2
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求:(1).刚打开降落伞时运动员的速度大小;(2)运动员离开飞机
的时距地面的高度;(3)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 取210m/s )
26.(8分)某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起飞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24.5m/s a =,飞机速度要达到060m/s v =才能起飞,航空母舰甲板长为289m L =.为使飞机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应以一定速度航行以保证起飞安全,求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v 是多少?(设飞机起飞对航空母规的状态没有影响,飞机的运动可以看作匀加速运动.)
某同学求解过程如下:
由运动学知识可得2202v v aL -= 解得v
代入数据后得到v
经检查,计算无误.该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解释以上解题过程,若错误,请予以改正或补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