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1.为什么说语言科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答: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开始了对语言现象的关注。
然而古代人类并没有把语言现象从人类其他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加以研究。
此外对雨燕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也是语言学建立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它是教人理性的认识语言现象,有效把握语言规律,全面的分析语言事实,正确地揭示语言与人的关系,从而有效的指导人们运用语言的科学。
2.开设《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有什么价值与意义?答:首先,它是属于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的范畴,它所研究和关注的是人类语言共有的现象和共同规律。
人们通过这门课可以学习和了解有关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特点等方面的理性知识。
其次,在人们有了基础认识之后,可以进一步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从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方面分析和认识语言现象,储备专门知识。
再者,人们将学习和了解有关语言发展变化的情况。
还可以通过语言学来了解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的其他学问。
3.语学是从哪些角度研究人类语言现象的?答: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与边沿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有许多分支,如:数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所以语言学可以从人类、社会、心理等方面研究人类语言学现象。
第二节1.中国古代人们有哪些关于语言的神话与传说,应该怎样认识这些神话传说?答、畲族神话《高辛与龙王》说,创世之神教会了人们说话。
彝族神话《天神的哑水》里说,本来人和动物都能说话,天神骗他们去喝智能之水,结果,动物因喝水而失去了语言,而人类没有喝水保存了语言。
壮族神话《布洛陀》也说人和鸟兽,本来共享语言,但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纠纷,掌管世间事务的神布洛陀便使人语不同于兽语。
纳西族《创世纪》里说,人们有三种不同的语言,藏语、白语、纳西语等等。
其实这些神话传说与当时的人们的时间、生活密切关联,所以,这些神话传说反应了他们当时的认识和经验。
2.古代印度人的语言研究是围绕什么来进行的?这种研究对现代人有什么样的启迪?答:(1)古代印度人的语言研究是围绕着对语言神话的研究和为了正确地传承宗教经典语言所作的详尽分析和研究这两方面来进行的,其中,第二个方面对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波尼尼语法》是古代印度人在前语言状态下语言研究的最大成果,就是公元前四世纪波尼尼对梵文所作的经典语法分析。
他注重分析词的形态,特别是构词规则,很少涉及语法。
对现代人而言,古印度语言学的一系列语音语法分析的概念和方法,波尼尼等古印度语法学家的分析方法、研究精神及其关注范围等对现代语言学研究都是有所启迪的。
3.对古代西方人在宗教中流露出的对语言的认识,你有什么看法?答:古代西方人在宗教中流露出的对语言的认识反映出古代西方人对语言的认识和猜想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人是怎么学会说话的、谁给事物命名的、人类语言为什么由一种变多种、语言具有魔力吗以及最古老的语言是什么这五个方面,其中许多看法也是饶有趣味的。
但在今天看来,他们的认识显而易见带有自己时代的认识特点和局限性。
第三节1.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如何产生的?其主要功绩是什么?答: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古代印度语言研究基础之上的。
古印度的语言研究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已蓬勃发展了,首先是在约公元前四世纪波尼尼进行的梵语语法研究。
其后,陆续有十多种语法派别,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波尼尼语法著作的烙印。
后来到十八世纪末西方学者才开始大量接触到古印度学者的语法研究成果。
主要功绩: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最大研究成果是语言类型的建立和普系数的发现。
其中最为著名的,影响最大的是施莱歇尔,代表作《印度日耳曼语言比较语法纲要》,他根据语言的共有特点而将其分为不同的语族,并用普系树形图来表示语言的历史渊源和体系。
2.谈谈结构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流派。
答:结构代表人物是索绪尔。
索绪尔是结构语言学的鼻祖,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在印欧比较语言学中做出来重大贡献。
索绪尔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共时性研究和历史性研究、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区别开来。
其学术流派有:(1)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代表人物:索绪尔(2)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马泰修斯(3)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物:叶尔姆斯列夫(4)美国描写语言学,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创始人和他的主要学术观点是什么?答:创始人是乔姆斯基。
主要学术观点是:20世纪中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兴起批判了结构主义,他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语言能力,世界语言的不同面貌是适应转换的结果,并力图用形式化的手段构建这种转换过程,其影响一直延伸到21世纪。
1957年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
转换–生成学派以语法研究为目的,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都服从这个目的,同时又对各个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转换生成学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学方面,在其他学科,如计算机学科、人工智能以及认知科学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乔姆斯基认为,转换生成语法将促进认知科学的发展,并把语言学的研究和神经科学、心理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共同为探索人脑的奥秘做出贡献。
4.现代语言研究为什么会出现形式化倾向?答:(1)计算机文化的兴起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需要将语言数理化以顺利完成人机对话;(2)乔姆斯基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语言能力,世界语言的不同面貌是适应的结果,故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
(3)索绪尔对语言是形式而非实体,是符号系统的认识,为语言研究的形式化提供了可能性。
第四节一. 语言学在哪些方面影响到了哪些学科?答:通过语言学对周边学科的影响这节的学习,可以看出,语言学不是孤立的,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语言学语文学、本体语言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中的文本、语言学中的音位与文学理论中的原型2.语言学与哲学:每一个语言学的发展潮流和动向的背后都有当时哲学思潮的影响.3.语言学与信息科学语言学是人类最基本的信息载体4.语言学与人工智能:目前计算机所做的工作之一就是依照人的语言设计适合计算机的智能语言.二. 从自己生活中发现语言作用与社会现实的事例.答:生活中的计算机的使用,用自然语进行人机对话,同时人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思想,行为,识别与理解,完成只有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从而减轻或代替人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还有利用语言还可以帮助失语症患者,也可以帮助警察破案等等. 第五节一.谈谈语义研究的重要性答:打破了传统语言学研究只在语法和词汇学中有限的研究语义现象,在较大范围里展开对语义的本质结构,形式化问题的研究,小到义素分析,词义分析大到,话语意义的研究,句子分析,都为语言学家所重视,同时对于古代文献书中的词语的诠释和注疏有重要意义。
二.当代语言研究的对象为什么有扩大的趋势?谈谈你对这个事实的理解答:因为语言远比过去人们想象的复杂,像过去那样单学科作战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因为只有将语言放在自身存在活动的框架下研究时才是有意义的,也才能获得价值和成果.三.语言研究的目的为什会由描写发展到构建?答:当世界进入计算机时代以后,在本体语言的长足发展之后,人们不再满足于对自然语言的描写,而是发展到在大规模占有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用人们了解的语言规律来构建自然语言. 四.众多与语言相关的学科加入到语言研究中来的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语言的学科性质与哲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以及符号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有先天的联系,因而语言学问题的最终解决有待于与这些学科协同作战。
五.试举例说明语言学研究成果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事例. 答:语言政策的制定,人类信息处理识别,传输与存储都离不开语言研究及语言学研究成果,小到文字的输入大到资料的编目,产品的编号,人名的排序,都运用并等待着语言研究的新成果。
第二章第一节一.在语言起源问题上人类有哪些认识?答:有声语言是在距今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开始的,人类语言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在晚期智人之前猿人已经有了比黑猩猩复杂的声音来交流信息,随着发音器官的不断进化和思维的发展,这些声音也逐渐的清晰起来,并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单位或依照一定规则组成语流,于是形成了真正的语言。
二.推向一下,巴黎语言学会为什么一度拒绝接受有关语言起源问题的提案?答:因为语言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三.对于人类语言起源这个千古之谜,你有什么想法?关于语言的起源问题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假说主要有:摹声说,感叹说,劳动叫喊说,社会契约说,手势说等在这些学说中我比较能接受劳动叫喊说(具体答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
第二节1.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答:语言这个概念在语言学上有两种意义:①是指人们嘴里说出来的话中所包含的语言的材料,词汇以及这些材料之间所形成的关系,这种语言概念,被称之为狭义的语言概念。
②是指人们形成话语的全部过程和所说的话语,称之为言语。
2.人类预言过程都包括哪些因素?答:人类的语言交际通常分为两个过程:说些过程和听读过程言语交际的整个交际过程是:人——听写者(言语主体)——言语动机——言语内容——内容筛选——说写角度——说写行为——话语——听读行为——听读内容——听读角度——内容筛选——听读动机——听读人(言语对象)——人说写者,听读者和言语环境制约着人类言语交际。
3.怎样理解言语的心理,物理,生理和社会性质?试举例说明。
答:言语是指人们形成话语的全部过程和所说的话语,它包括内容和形式,即所指和能指,人们语音形式就是言语的载体,所以,言语的心理,物理,生理和社会性质,就是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和社会性质。
首先,它的心理性质,就是语音在人脑中首先产生的音响效果,语音是从人脑中的心理音响开始的,如在发出‘人’这个音时,首先在发出者脑海里形成‘ren’这个音响效果在发出者发出,听话人听到语音后首先在大脑中反映出这个‘ren’的印象。
这就是言语的心理属性。
其次,言语的物理属性是指发音器官,包括肺,共鸣腔(口腔,鼻腔,和咽腔)以及喉头和声带。
当大脑发出命令‘ren’的时候,喉头和声带振动发声,肺部提供动力,然后通过口腔发声。
第三是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音强是声音的大小和强弱,音长是声音的长短,音色也叫音质。
比如发‘ren’这个音和发‘fen’这个音需要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都不一样,语言的社会性质,就是语言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一种延伸,比如‘may’这个音,用英语说是‘mei’,用汉语说是‘mai’,这也是一种民族的习性,这就是言语的社会性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