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专业课的应用与思考-精选教育文档

常见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专业课的应用与思考-精选教育文档

常见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专业课的应用与思考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专业课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在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是一个被广泛研讨的热点话题。

借由教育部组织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的推动以及各类针对信息化素养的培训,广大一线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并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各类信息化手段纷纷走进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虽然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实践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众多一线教师在运用各项信息化手段时,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主旨不明确。

信息化教学的目的,首先是要建立在对以往的教学总结之上的。

我们必须针对以往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然后采用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的效能,而不是为了信息化教学而采用某种信息化手段来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其独到的作用,在某些方面也有着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优势,绝不可以随便丢弃。

[2]2.认识不全面。

虽然信息化教学的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

但是在广大一线教师的认知中,信息化教学仍然是片面的,不充分的。

很多教在谈到信息化的时候,只能想到视频,微课,QQ群,公众号等常见手段,对于其他手段则十分茫然。

更重要的是,教师对信息化的迁移能力不足。

例如我们用来做问卷的“问卷星” 这一软件,很多老师只将其应用于问卷和调查。

但是开阔一下思路,“问卷星”完全可以用做线上测验的工具,其统计整理功能大大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监测。

对于这些隐含的可用于教学的功能,我们应当多多留心,勤加思考。

3.使用不恰当。

很多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时,很容易被喧宾夺主,忽略了教师的地位。

任何一种信息化教学手段,都是用来服务教学的,它并不能代替教师的相应职能。

只有将信息化手段和教师的职能有效结合,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效果。

二、几种常见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信息化教学,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施教学过程。

所以,运用何种手段来实施,每种手段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原则,就成了保障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关键。

这里,我们将对几种最常见的学习手段进行简要的分析。

1.微视频,微课与微课程当前所有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几乎都有微视频或者微课的元素渗透其中。

这一类流媒体的教学资源,经常会用来讲解课堂内容的重难点,或者在实践课程中用来演示操作的流程与方法。

对于这一类流媒体的教学资源,制作的质量是决定效果成败的关键。

合格的微课,应当具备以下3 个特点:(1)教学内容少而精。

视频资源呈现内容一般约在5-8 分钟,但应当是经过提炼的核心关键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所在。

(2)信息传输多通道。

视频教学资源,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通过眼睛阅读画面。

但是,流媒体资源的信息量很大,每一个演示和讲解都可能存在着不到位的情况。

所以声音,字幕,标识,都应当在合适的地方运用起来,通过这样几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提醒,才能有效的提升学习效果。

2.群组即时通讯工具以QQ群,微信群,讨论组,贴吧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主要被用于发布学习任务,课外答疑和构建小组讨论学习平台。

因其便捷性高,参与面广,信息易保存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自主学习过程当中。

其出发点,是方便学生在课外开展即时性学习,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着几点不足。

(1)信息混杂不易处理。

很多人都有着这样的认识,在每一个群聊中,总会出现无用、闲杂的新信息。

而作为教学用的即时通讯工具,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很可能出现学习任务发布不到位,即时讨论信息被淹没等现象。

同时,该类通讯工具往往是依托于原有的社交类软件来使用,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让设想全部落空。

(2)时间杂乱参与不足。

作为在课外使用的学习工具,此类通讯工具的使用时间无法把控。

每一个人的学习时间各有不同,教师发布任务,解答疑惑的时间也是不可控的。

这样就造成了无法开展有效小组学习的局面。

[3]总体而言,这一类群组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设想是好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可弥补的缺陷,不太适合中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

3.微信公众号当下,微信公众号已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所以,很多教师会创办相应的微信公众号,来推送知识和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由于推送的公众号可以包含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学生的学习效能能够显著提高。

但是在使用过程总,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1)推送内容的选择。

作为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应当本着有趣,有料的原则,呈现总结复习类,兴趣拓展类的知识,或者制作为一门网络课程。

只有在保证趣味性和可读性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公众号推送信息的阅读率,使该手段真正有效。

(2)推送形式的确定。

微信公众号可以涵盖多种信息类型,因此在对内容进行加工的时候,也应当注意,绝不能简单的将教学用的PPT内容照搬到公众号中。

PPT注重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以文字为主,而微信公众号则应更注重内容的精炼性和趣味性,所以所使用的信息类型应更加偏向于图表和视频。

4.专业教学仿真软件专业教学仿真软件同前面三种技术手段相比,是一种集成化的手段。

一般来讲,大部分的专业教学仿真软件包含了虚拟演示实训考核系统和专业资料库两部分,是一种基于实际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的仿真类软件。

以此类软件为基础的“理虚实”一体化教学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类教学软件有着以下显著的优势:(1)形象直观。

专业类教学软件的操作界面与实际操作界面相同,操作流程与实际工作环境也是相同的。

借助这种优势,学生的学习体验将会更加真实有效。

比如说汽修专业《发动机构造与拆装》这门课程,发动机各个零部件都通过实物建模,软件运行逻辑也严格参照汽车维修手册进行,完全贴合实际生产过程。

(2)全员参与。

一般的实训场地,受实训设备条件的制约,很难做到所有人同时提交作品。

但是专业教学软件可以做到,整个教学过程每个学生都可以全部参与进来,不仅提升学习兴趣,还节约了教学时间。

同时,借助考核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更容易发现传统评价方式下隐藏的问题。

(3)节约资源。

工科专业的实训,会产生大量的实训耗材。

而在这大量实训耗材的背后,却不一定能保证技能的显著提高。

而通过专业教学软件,则可以规避这一问题。

同时,以这种方式开展的实训,也减少了实训设备的损耗,延长了实训设备的生命。

虽然专业教学软件有着诸多好处,但也存在著很多不足:① 提升技能效果不明显。

中职学生所有的技能最终都要落实在真实的生产当中,借由专业教学软件训练后的技能仍需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进行转化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② 成本高昂推广性不高。

每一款实训软件的购买成本都在十万以上,对于大部分中职学校来讲,成本都过于高昂。

而且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之前,推广性确实不高。

5.自主学习平台构建自主学习平台是当下信息化教学推广过程中的一个重点,通过整合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管理系统,专业教学考核评测系统等功能模块,实现学习全过程的信息化。

一个理想的自主学习平台,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充足的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自主学习平台的核心内容,这些学习资料主要包括了视频,动画,维修资料,课件,电子教材等内容,要能够帮助学生从多渠道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2)兼容多端口接入。

当下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已经从PC 端向移动端迁移。

所以自主学习平台应当要能兼容多个接入端口,方便学生开展即时性学习。

学习资源也是如此,应当能够支持大部分的播放环境。

(3)模块间信息共享。

自主学习平台的各个功能模块,都是依据专业的教学模式设置的。

如上文提到的“理虚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理论学习,虚拟练习和实践操作之间所产生的信息如果可以互传共享,那么对于教学效果将有极大的提升。

每一种信息化教学手段,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只有将多种信息化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使信息化教学真正达成实效。

三、关于中职专业课信息化教学的几点思考虽然信息化教学的探索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但仍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

在接下来完善改进的过程中,个人认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教师思路现在所进行的各类信息化素养提升培训,主要是以企业的产品推介为主,而忽略了教师的主观意愿。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对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实在是知之甚少。

目前很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缺少了教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所以,应当尝试换一种思路来进行,将信息化培训的主要内容,转变为对前沿信息科技的介绍,然后由教师来提出相应的构想付诸产品公司实践。

如此行事,也许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2.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教学难题所有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都应当服务于课堂教学,用来解决教学问题。

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坚持问题导向,本着解决相关问题的原则来开发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

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化手段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3.整合功能模块,健全学习平台上文所提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都是相对独立的。

为了使整个信息化教学更加系统,在开发自主学习平台时,可以尝试嵌入一些常见的信息化手段功能模块。

这样一来,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还实现了学习数据的共享和学习档案的生成,为教育质量的监控评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据出4.适应学生特点,提升学习效能所有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都是以服务学生的“学”为出发点的。

因此,一切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资源,都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在进行相应的实践时,也应当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开展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发挥最大的效能。

5.深化校企合作,提高资源质量无论是教学资源的制作,还是相关技术手段的开发使用,教师都不是信息处理制作的专业人士。

术业有专攻,在推广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者,必须同相关企业紧密合作,才能开发出最符合专业实际的教学工具,制作出质量上乘的教学资源。

由此看来,校企合作将是信息化教学在推广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