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例文5篇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例文5篇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例文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例文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例文1一、工作基础“十二五”期间,在浓郁的学校文化熏陶下,我校教育科研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丰厚的成果:自主学习和同伴互助,丰富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问题意识和实践探研,培养了教师的研究习惯和研究兴趣;院校合作,专家引领,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共有216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442篇论文在各类评比中获奖,教师完成省级个人课题3个,无锡市级专项课题26个,阴江市级教师专项课题48个。

学校还完成了教育部规划课题和江苏省规划课题各一个。

阴江高中的教育科研在地区和省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受到省市级教科研专家的高度肯定。

二、发展目标围绕学校“十三五”总目标:办幸福教育,创一流高中。

高起点规划、高质量研究“十三五”课题;高水平打造、高素质提升研究型团队。

三、发展策略1、做好“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

规划课题是统领学校发展方向,疏通学校发展节点,延续学校发展命脉的研究命题。

做好“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水平、发展地位和发展竞争力。

所以,教科研部门要在校长室的指导下,首先,做好“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幸福教育研究”的宣传发动工作。

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分解研究目标,确立子课题研究内容,招募子课题负责和研究成员,并完成立项申报工作;其次,组织课题组成员,结合学校实际,按计划、分阶段做好课题研究的实施工作,并及时做好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和成果提炼工作,通过四到五年的研究,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有提高的基础上,提升师生感知、创造、享受幸福的能力,使现代学校文化在更高的层次上有新的建构,为学校的发展和师生幸福开辟新天地。

2、做好研究团队的发展和提升工作。

“学校发展在教育,教育发展在教师,教师发展在科研”。

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学校教育科研责无旁贷。

①完善科研机制。

继续落实学校“四五”成才计划,在学校原有机制的基础上,以学校“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310工程”为目标,以“工作室”建设为抓手,以“学术休假制度”为载体,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名教师;以教育教学问题为切入点,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成果总结为增长链,造就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

②建立科研团队。

继续做好教师发展学校的培训工作,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丰富多彩的合作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研究。

成立以学校规划课题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基于教育发展走向,在学校发展的层面上开展微观研究;成立学科学术团队,围绕“主体性发展课堂”开展学科有效教学研究;成立工作室团队,针对教育教学中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成立“阴江高中课题组”,围绕“三课”建设,进行问题研究和课程开发。

③搭建科研平台。

学校教科研部门在做好课题研究的指导、跟踪服务和成果的推介的基础上,借助与省教科院、华师大和兄弟学校的合作平台,在共性辅导的基础上,创造个性化指导的机会;通过合作共同体,为教师提供发展自我、展示才华的机会;发挥团队优势,以论坛、沙龙、外出参观考察的形式,增加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④做好科研评价。

教科研部门,将依照学校“岗位聘任制条例”、“ABC绩效奖励条例”、“教科研考核和奖励条例”做好教科研的考核和奖励工作,并组织年度教科研先进个人的评选。

以此激发广大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做好教科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工作。

“教育科研:研究是根本,活动是动力。

”教科研在做好团队建设和研究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做好研究活动的展示和成果推广工作,通过活动,引智借力,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研究能力的提升。

“十二五”期间,在做好规划课题的开题、中期展示、结题鉴定,基地学校科研协进会等重大活动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精品课题建设的展示活动,省教科院基地学校“学科教研活动”、“学校科研成果展示暨年度教科研先进个人表彰活动”、“阴江高中课题组”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动。

认真办好一年一度的“教师论坛节”。

做好《领跑者》的组稿、编辑和出版工作,提升刊物质量。

通过活动和宣传,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以上三项工作,是“十三五”教育科研的绚丽底色,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实施“五二工程”(省级以上规划立项课题2个,省重点学科基地2个,重点工作室2个,科研专着2本,学校刊物2份),增添亮点,打造品牌,实现“名师培养工程全省领先,幸福教育之歌响彻全国”的目标。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例文2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为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制定本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全面贯彻党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突出“为幸福的人奠基,为成功的人铺路”的办学理念,以不放弃每一名学生,培养学生诚信做人,勤奋做事,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为目标;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育人环境为重点。

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优美的花园、温馨的家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遵循原则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党的领导作用,体现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又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历史文化,校园文化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三、学校文化办学理念:为幸福的人奠基,为成功的人铺路。

办学目标:育素质全面特长显著的人才,办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学校。

校训:团结务实创新高效校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突出一个“真”字。

真,学做真人,善于创新,和谐发展。

教风:敬业、爱生、严谨、创新。

围绕一个“业”字,敬重事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

学风:勤学、求真、尊师、守纪。

突出一个“学”字,爱学习,爱老师,掌握真本领,做健康的人教师要求:特别爱学生、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特别会教书育人德育工作原则:小、新、近、实“小”,就是瞄准大目标,抓好小事情,用平平常常、点点滴滴的小事教育学生。

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积少成多、积米成箩,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新”,就是用最新发生的事情教育学生,最好让亲临现场的学生或知情者报告。

也就是说要最新的内容,最新的形式。

比如所在小区里刚刚发生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组织学生自己去评判,哪些是值得弘扬的,哪些是应该批判的,借以增强学生的识别能力。

“近”,就是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或事例达到教育的效果,使德育工作贴近现实,贴近生活。

“实”,就是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促进道德品质的内化。

四、主要内容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楼梯口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一片树叶,每一块石头,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打造“书香校园”,实现学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生生有特长,走进校园的每一个人体悟文化魅力。

(一)育人基地和综合实践基地1、挖掘“古树”文化2、草坪,树林净化、绿化、美化。

3、石头文化4、宣传橱窗5、楼宇,走廊文化,楼梯口文化(学生作品展示)(二)功能室美化1、团队活动室:突出党的领导,符合学生特点,体现文化育人功能2、办公室文化:美化3、班级文化(凸显班级特点,学生特长)4、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1)电子化办公(计算机)(2)美化:符合学科特点,彰显艺术性5、音美教室、美术展室,小学科学展室:美化,亮化,创意,张扬个性,主题性工作室6、广播室建设7、心里咨询室,综合实践室,形体室建设8、小学书吧(二楼,三楼)(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德育处系:重大节日系列活动,月主题教育活动、宣传文化,礼仪文化教导处:课程文化,科研文化,社团活动展示读书节、“五一”运动会、“六一”科技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例文3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追随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依据--0年宜兴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贯彻质量立校、文化强校的办学方略,扎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先进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为载体,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不断深化和筑牢“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打造校园各层面的内隐学校文化和外显学校文化,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愉悦身心、陶冶情感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总体目标1、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整合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形成叩合时代要求、激励学校发展的“一训”(校训)“三风”(校风、教风和学风),确立富有陶中个性的、为全校师生所认知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即学校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的策略、教学方式等)。

2、进一步加强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根据目前教育的新形势和面临的新问题,梳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原则,对已有的制度加以继承、扬弃和发展,追求制度与文化的完美结合,真正让学校制度对全校师生起到约束、导向、整合、激励和教育的作用。

3、不断加强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老师、关注每一项活动”,打造学校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树立正确的、全面的、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进一步打响学校品牌。

4、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追求品味,重在育人”的宗旨,按照“科学规范,讲究实效”的原则,重新规划建造学校大门;调整学校绿化布局,在美化、生态化上下功夫;在已有沿河休闲小路、假山雕塑的基础上,再规划设置几处具有陶文化特色兼备育人功能的校园景点;利用行政楼楼梯道口墙面、教学楼通道间墙面,设立多处校园文化板块,努力创设悦目怡心、充满生机的校园育人环境,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三、具体措施(一)学校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学校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