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培训2篇
劳动合同法培训(上)
一、前言
劳动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中的法律基础。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条款。
为了保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双方权益,我们需要全面了解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本次培训将详细介绍劳动合同法的基本要求和相关条款。
二、劳动合同解释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订立的约定,规定了用工关系双方在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义务。
在我国,用人单位合法且必须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 平等自愿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是自愿的,并且双方享有平等的权利。
2. 公平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公平交换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
3. 共同约定原则:劳动合同应当依据双方的共同意愿签订,解决双方的实际问题。
4. 保障劳动者权益原则:劳动合同应当保障劳动者的法定权益,即劳动者应当享有相应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以及社会保险等权益。
四、劳动合同签订要求
1. 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指明劳动双方的基本信息、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社会保险等条款。
2. 劳动合同应当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进行签订,无代理人代表签订。
3. 劳动合同应当在劳动关系开始前签订,并双方应当各持一份正本。
五、劳动合同期限
1. 劳动合同期限的分类:劳动合同期限可以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类型。
2. 劳动合同签订时应当约定明确的期限,固定期限不得超过3年。
但是,下列情况可不受长短期限的限制:
(1) 用人单位自行规定下岗期限的,应当另行约定期限;
(2) 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不受固定期限的限制。
3. 劳动合同到期前15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进行协商,决定是否续签劳动合同。
若双方不能一致意见,劳动合同到期时自动终止。
六、劳动报酬
1. 劳动报酬的种类:劳动报酬主要有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福利和各种保险等。
2. 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法支付劳动报酬,并应当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不得规定贬值条款或以其他方式拖欠和减少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报酬。
3. 我国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最低工资
标准支付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七、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
1.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的劳动环境和健康保护措施,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避免因工作原因伤害和职业病发生。
2. 用人单位应当连续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对劳动者的身体和精神状况进行监测,并在工作场所张贴公告,发布人员伤亡事故的通报。
3. 对于职业病确诊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劳动者进行康复和治疗,并缴纳应有的社会保险金和医疗费用,确保劳动者的生活质量。
八、社会保险
1. 社会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利益,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保障措施。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2.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按照法定标准向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劳动者也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相关的保险福利。
3. 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仍需根据缴费期限,继续为劳动者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
九、劳动合同变更和解除
1. 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经过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2. 劳动合同的解除需要经过以下程序:① 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应当提前30天向对方书面通知;② 双方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进行仲裁或者诉讼;③ 如果劳动者有过错行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工作要求,用人单位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立
即解除劳动合同。
十、结束语
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和用人单位顺利运作的基础。
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并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劳动合同法培训(下)
一、前言
劳动合同的设置和签订可以保障劳动合法权益,也可以
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为了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劳动合同的要求和规定,接下来的培训将主要介绍劳动合同法的实际应用和解决方案。
二、劳动合同订立程序
1. 用人单位征聘人员后,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并按照规
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等。
2. 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指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社会保险等条款,并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取得工作证后各持一份正本。
3. 劳动合同应当在劳动关系开始前签订,如果已经开始
劳动关系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即时办理。
4. 劳动合同应当采取双方签订、两份正本的方式。
五、劳动合同签订应注意事项
1. 劳动合同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依
据双方的协商一致原则,公平交换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
2. 劳动者有必要仔细阅读、理解劳动合同的条款和表述,如果存在疑问,应当及时提出,并办理相应的变更或者补充协
议。
3. 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限为3年,如果需要变更或者续签,应当在到期前双方协商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否则劳动关系将于合同到期日自动终止,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费用。
4. 劳动合同中的条款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法规定,不能因个人妥协或者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违法违规。
六、劳动合同的解除
1. 劳动合同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解除:用人单位不得规定贬值条款,以减少或者拖欠合法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2.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提前30天通知对方并协商后果,按照新劳动合同的约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关系。
3. 劳动合同可以因下列原因解除:
(1) 劳动者自己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申请;
(2) 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质量问题退出工作的;
(3)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而且用人单位无法进行维护,例如劳动合同内的有违法条款;
(4) 劳动者在单位中严重违反工作纪律或者公共道德而被解除劳动合同。
4. 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应当经过双方协商方式解决,如果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将要求进行仲裁和诉讼流程。
七、结束语
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权益、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权益的基石。
我们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并且充分遵守、执行法律法规
和政策规定,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为用人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