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基因工程——答:是将一种生物细胞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酶切和连接并插入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引入一种宿主细胞后使目的基因得以复制和表达的技术。
2、酶法制药——利用酶的催化功能经底物转化为药物的过程。
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各种组织的一种金属酶,是机体细胞抵御氧化损伤最重要的酶之一。
4、培养基——是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置的养料。
5、植物细胞工程——以植物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和人为操作,改变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从而改良品种加速繁育植物个体或获得有用物质的技术。
1、卵磷脂——卵磷脂属于一种混合物,是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以及卵黄之中的一组黄褐色的油脂性物质,其构成成分包括磷脂、胆碱、脂肪酸、甘油、糖脂、甘油三酸脂以及磷脂。
2、基因工程药物——是指重组DNA技术生产的多肽、蛋白质、酶、激素、疫苗、单克隆抗体和细胞因子等。
3、固定化酶——指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的酶。
4、细胞工程技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和方法,通过某种工程学手段,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依照人们的需要和设计来改变细胞内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5、生物药物——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和药学的原理与加工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物质。
二1、国外生物制药的发展方向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克隆技术、血管生长、艾滋病疫苗、药物基因组学。
2、生物药物的提取和纯化可分为5个主要步骤:预处理、固液分离、浓缩、纯化、和产品定型(干燥,制丸,挤压,造粒制片)。
3、微生物药物一般对热、酸、碱、酶不稳定,则应尽量在低温、清洁和严格的化学条件下快速操作。
4、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培养基包括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无血清培养基三种。
5、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方法:载体结合、交联、包埋、吸附。
6、制备基因工程药物的基本程序:获得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构建基因工程菌(或细胞)→培养工程菌(或细胞)→产物分离纯化→除菌过滤→半成品和成品检定→包装。
7、测定海藻酸钠固定化中性蛋白酶的酶活性采用福林-酚法。
1、国外生物制药的发展方向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克隆技术、血管生长、艾滋病疫苗、药物基因组学。
2、生物药物的提取和纯化可分为5个主要步骤:预处理、固液分离、浓缩、纯化、和产品定型(干燥,制丸,挤压,造粒制片)。
3、微生物药物一般对热、酸、碱、酶不稳定,则应尽量在低温、清洁和严格的化学条件下快速操作。
4、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培养基包括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无血清培养基三种。
5、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方法:载体结合、交联、包埋、吸附。
6、制备基因工程药物的基本程序:获得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构建基因工程菌(或细胞)→培养工程菌(或细胞)→产物分离纯化→除菌过滤→半成品和成品检定→包装。
7、测定海藻酸钠固定化中性蛋白酶的酶活性采用_福林-酚法。
三1、自然界中多倍体动物出现几率高于植物(×)2、三倍体高度不育是因为绝大多数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不正常(√)3、玉米素是最新发现的植物天然细胞分裂素(×)。
4、产黄青霉菌生长分为三个不同代谢时间期,①菌丝生长繁殖期②青霉素分泌期③菌丝自溶期。
(√)5、真菌产生的抗生素主要有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6、固定化酶的形状有颗粒状、纤维状、膜状固定化酶和粉末状固定化酶(×)7、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其作用是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核苷酸序列(√)。
8、基因工程中常见的载体是病毒(×)9、将卵磷脂样品与对照品分别配成氯仿溶液,用GF254硅胶板进行层析,展开剂氯仿:甲醇:水(65:25:4)(√)10、在海藻酸钠固定中性蛋白酶的实验中,加入的固定化酶与海藻酸钠的溶液体积之比是2:1 。
(×)1、获得生物制药原料的重要途径是应用动、植物细胞培养与微生物发酵(√)2、干扰素是糖类药物(×)。
3、玉米素是最早发现的植物天然细胞分裂素(√)。
4、产黄青霉素生长分为三个不同代谢时间期,①菌丝生长繁殖期②青霉素分泌期③菌丝自溶期。
(√)6、真菌产生的抗生素主要有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6、固定化酶的形状有颗粒状、纤维状、膜状固定化酶和管状固定化酶(√)7、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其作用是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核苷酸序列(√)。
8、基因工程中常见的载体是质粒(√)9、将卵磷脂样品与对照品分别配成氯仿溶液,用GF254硅胶板进行层析,展开剂氯仿:甲醇:水(65:25:4)(√)10、在海藻酸钠固定中性蛋白酶的试验中,加入的固定化酶与海藻酸钠的溶液体积之比是1:2 。
(√)四1、以下不是酶提取的主要方法的是( D )A水溶液法B有机溶剂法C表面活性剂法D热变性法2、海藻酸钠固定中性蛋白酶的常用的固定方法是(B )A吸附法B包埋法C交联法D共价结合法3、基因工程的单元操作顺序是(A)。
A.酶切,连接,转化,筛选,验证;B.酶切,转化,连接,筛选,验证;C.连接,转化,筛选,验证,酶切;D.验证,酶切,连接,筛选,转化。
4、人们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类胰岛素,这一过程不涉及到(D)。
A.用适当的酶对胰岛素基因与运载体进行切割并连接;B.把重组后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内并进行扩增;C.检测重组DNA分子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内并表达出相应的性状;D.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发生结构上的改变。
5、卵磷脂制备中不需要的实验器材是(B )A、离心机B、分液漏斗C、旋转蒸发仪D、紫外分光光度计6、海藻酸钠固定中性蛋白酶的常用的固定方法是(B )A.吸附法B.包埋法C.交联法D.共价结合法7、下列属于细胞因子类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药物是(A)A干扰素B黄体生成素C乙肝疫苗D神经生长因子8、下列不属于生化药物的是:(B)A、氨基酸B、生物碱C、蛋白质D、酶9、能用于防治血栓的酶类药物有(D)A. SOD;B. 胰岛素;C. L-天冬酰胺酶;D. 尿激酶10、青霉素发酵时,用于消泡的首选天然物质是(D )A、花生油B、色拉油C、橄榄油D、大豆油1、卵磷脂制备中不需要的实验器材是(B )B、离心机B、分液漏斗C、旋转蒸发仪D、紫外分光光度计2、基因工程的单元操作顺序是(A)。
A.酶切,连接,转化,筛选,验证;B.酶切,转化,连接,筛选,验证;C.连接,转化,筛选,验证,酶切;D.验证,酶切,连接,筛选,转化。
3、以下不是酶提取的主要方法的是( D )A水溶液法B有机溶剂法C表面活性剂法D热变性法4、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选用的培养材料是( D )A.衰老退化的动物组织细胞B.成熟动物个体的体细胞C.动物的受精卵细胞D.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个体的细胞5、在抗生素生物合成中,菌体用来构成抗生素分子而本身分子又没有显著改变的物质为(A )A、前体B、促进剂C、消沫剂D、抗体6、下列不属于生化药物的是:(B)A、氨基酸B、生物碱C、蛋白质D、酶7、下列属于细胞因子类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药物是(A)A干扰素B黄体生成素C乙肝疫苗D神经生长因子8、能用于防治血栓的酶类药物有(D)A. SOD;B. 胰岛素;C. L-天冬酰胺酶;D. 尿激酶9、青霉素发酵时,用于消泡的首选天然物质是(D )A、花生油B、色拉油C、橄榄油D、大豆油10、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用于培养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B.将所取的组织先用胰蛋白酶等进行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C.在培养瓶中要定期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制成悬浮液D.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传50代左右,所培养的细胞会衰老死亡五1、生物制药的发展主要经过了哪几个过程(满分5分,每点1分)a天然生物材料的提取制药b发酵工程制药c酶工程制药d细胞工程制药e基因工程制药2、酶类药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满分5分,每点1分,最低0分)答:(1)在生理pH下,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2)对其作用的底物具有较高的亲和力(3)在血清中半衰期较长(4)纯度高(5)免疫原性较低或无免疫原性(6)有些酶需要辅酶或ATP和金属离子。
3、单克隆抗体生产的技术路线是怎样的?(满分5分,每点1分,最低0分)(1)动物免疫与免疫脾细胞悬液的制备(2)骨髓瘤细胞的获得与培养(3)细胞融合(4)融合细胞的筛选(5)分泌抗体的融合细胞的筛选(6)单克隆抗体的大量生产4、基因工程制药的特点。
(满分5分,每项1分)答:①可以大量生产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理活性蛋白和多肽,为临床使用提供有力的保障;②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以便对其生理和生化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扩大这些物质的应用范围;③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发现、挖掘更多的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④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在作为药物使用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进行改造和去除;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新化合物,扩大药物筛选来源。
1. 酶类药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分,错、少每点扣1分,最低0分)答:(1)在生理pH下,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2)对其作用的底物具有较高的亲和力(3)在血清中半衰期较长(4)纯度高(5)免疫原性较低或无免疫原性(6)有些酶需要辅酶或ATP和金属离子。
2、抗生素的生产一般工艺过程(5分,每步1分)菌种→a孢子制备→b种子制备→c发酵发酵液预处理→d提取精制→e产品生成3、简述单克隆抗体生产的技术路线(5分,每步1分,最低0分)(1)动物免疫与免疫脾细胞悬液的制备(2)骨髓瘤细胞的获得与培养(3)细胞融合(4)融合细胞的筛选(5)分泌抗体的融合细胞的筛选(6)单克隆抗体的大量生产4、生物药物按照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特性有哪些类型?(满分5分,每类1分,最低0分)(1)氨基酸类药物及其衍生物(2)多肽和蛋白类药物(3)酶类药物(4)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5)糖类药物(6)细胞因子类(7)生物制品类六1.论述基因工程药物生产的基本过程。
(10分)答:(1)上游阶段:(以下每步1分)第一步,首先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或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出目的基因;第二步,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实现重组DNA的构建;第三步,将重组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让外源目的基因得以大量扩增或表达;第四步,为了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的性状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要对重组子进行筛选与鉴定;五步,做好重组体在宿主细胞表达中的调控及检测,以保证目的基因的表达产量、稳定性、生物学活性和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
此阶段的工作主要在实验室内完成。
(2)下游阶段:(以下每点1分)此阶段是将实验室的成果产业化、商品化,主要包括a.工程菌大规模发酵最佳参数的确立,b. 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控制(接种量、温度、溶解氧浓度、pH),c.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d. 基因工程药物的质量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