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卵磷脂的提取和纯化

卵磷脂的提取和纯化


剂中,在密闭的层析缸中展层。
由于各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不同,其在吸附 剂表面的吸附能力各异。吸附力大的易被吸附剂吸
附,而较难被展层剂所解吸。吸附力小的则不易被
吸附剂吸附,而易被展层剂携带至较远的距离。这
样,各种物质在吸附剂和展层剂之间反复多次的被
吸附与解吸附,就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而得以分离, 并可以通过与显色剂的显色反应而得到鉴定与区分。
7、显色:用喷雾器向薄层板上均匀喷洒1%碘液溶
液,热风吹干至色斑显现。
五、实验结果
1、卵磷脂收率 卵磷脂收率 = 卵磷脂粗品重量 / 蛋黄重量×100% 2、计算各组分的Rf 值 3、判断卵磷脂粗提物的组分 四种磷脂标准品的Rf值分别为:溶血卵磷脂0.18;神 经鞘磷脂0.33;卵磷脂0.65;磷脂酰乙醇胺0.96


HO
二、实验原理
(一)卵磷脂的提取和纯化
磷脂易溶于乙醚、苯、氯仿,部分溶于乙醇,极难溶于丙酮; 卵磷脂溶于乙醇、甲醇、氯仿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 丙酮; 丙酮能够溶解油脂和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等。
因此,本实验用乙醇、乙醚为溶剂,丙酮为沉淀剂,干燥后
获得卵磷脂。新提取得到的卵磷脂为 白色蜡状物 ,与空气接 触后因所含不饱和脂酸被氧化而呈 黄褐色 。卵磷脂中的胆碱,
将本试 验的4个 因素依 次放在 L9表的 第1,2, 3,4列, 再将各 列的水 平数用 该列因 素相应 的水平 写出来, 就得到 上表的 试验安 排。
(二)薄层层析
薄层层析(TLC)是一种微量而快速的层析方法。 其层析是在吸附剂(固相支持物)均匀涂布的的薄 层上进行的,故称薄层层析。而待分析的样品,是 点加到薄层板的一端,然后将该端浸入适宜的展层
表1
抽提物、温度、时间和料液比4因素3水平
水平
1 2
影响因素 [乙醇]∶ [乙醚] 5∶1 4∶1 温度 4℃ 25℃ 时间(min) 10 20 料液比 1∶4 1∶5
3
3∶1
60℃
30
1∶6
表3
L9

按一般方法,如对4个因素3个水平的各种搭配都要考虑,共 需做3*3*3*3=81次试验,而用正交表只需做9次试验,即选用L9 表(L是正交表的代号,下标数字表示试验次数)。
卵磷脂的提取、纯化和鉴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卵磷脂的提取和鉴定方法; 2、掌握薄层层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是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重要成分。
卵磷脂又称磷脂酰胆碱,是甘油磷脂的一种。在动植物
体内均有分布,在动物的脑、精液、心、肝、肾上腺和 卵细胞中含量较多,蛋黄中含量可达8-10%。
其结构式:
在碱性溶液中可分解为三甲胺,而具有特异的鱼腥味,可用
于鉴定。
正交法实验设计
物质提取、纯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抽提物 的种类及其配比、抽提条件(温度、时间等)都能影 响提取的结果。这种多因素的试验可以通过正交法, 即用一特制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试验,计算和分析 试验结果。这样就能通过少量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实验运用正交法抽提物的种类及其配比、时间 温度和料液比这4个因素对卵磷脂提取和纯化的影响, 并求得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最佳的试验效果。
(2)0. 2%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3)展层剂 :氯仿∶甲醇∶水(65∶25∶4) ;
(4)显色剂:1% 碘液。
四、实验步骤
(一)卵磷脂的提取
1、卵磷脂的粗提 蛋黄 10g 放入洁净的带塞三角瓶中,加入 95% 乙醇 40ml ,搅拌 15min 后,静置 15min ;然后加入 10ml 的乙 醚,搅拌15 min后,静置15min;过滤;滤渣进行二次提 取,加入乙醇与乙醚 (体积比为 3: 1)的混合液 30ml,搅拌、 静置一定时间;第二次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加热浓缩至少 量,加入一定量丙酮除杂,卵磷脂即沉淀出来,即得到卵磷 脂粗品。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一)卵磷脂的提取和纯化
1、实验材料:鸡蛋黄
2、仪器:恒温水浴锅 蒸发皿 漏斗 磁力搅拌器 天平
3、试剂: 95%乙醇
乙醚
丙酮
(二)卵磷脂的薄层层析
1、实验材料:提取的卵磷脂
2、仪 器: 电热鼓风干燥箱、 层析玻璃板、 层析 缸、吹风机、小型喷雾器 。
3、试 剂:
(1)硅胶-G;
2.卵磷脂的纯化
取一定量的卵磷脂粗品,用无水乙醇溶解,得到约10% 的乙醇粗提液,加入相当于卵磷脂质量的10% 的ZnCl2水溶 液,室温搅拌0.5h;分离沉淀物,加入适量冰丙酮(4℃) 洗涤,搅拌1h,再用丙酮反复研洗,直到丙酮洗液为近无 色止,得到白色腊状的精卵磷脂;干燥;称重。
(二)卵磷脂的薄层层析
试验号
影响因素 [乙醇]∶ [乙醚] 1 5∶ 1 1 5∶ 1 1 5∶ 1 温度 1 4℃ 2 25℃ 3 60℃ 时间(min) 1 10 2 20 3 30 料液比 1 1∶ 4 2 1∶ 5 3 1∶ 6
试验结果
表 4 试 验 安 排
1 2 3
4
5 6 7 8 9
2 4∶ 1
2 4∶ 1 2 4∶ 1 3 3∶ 1 3 3∶ 1 3 3∶ 1
1、调浆:称取硅胶-G 4.5g →烧杯→ 12ml 0. 2%羧甲 基纤维素钠溶液→用玻璃棒调匀搅拌为浆状液。 2、涂布:取洁净、干燥玻璃板一块→下衬一张白纸→ 在桌面上放平→用烧杯将浆状物均匀倒在玻璃板上, 从一端开始,保持均匀一致,涂布面积1 ~4/5 。 3、干燥:在室温下凉干2分钟→60℃干燥箱烘30分钟。 4、活化:将干燥箱升温至120 ℃ ,活化30分钟后,关 闭电源,当玻璃板面温度降至不烫手时取出。
5、点样:样点距玻璃板一端下缘1cm ,相互间隔
1~1.2 cm ;每位点重复点五次,每次用冷风吹干 后再点,每次点样直径不超过2mm 。 6、展层:在层析缸中加入展层剂0.5cm深,加盖平 衡30分钟,将点样端浸入,密闭展层10-30min。后
取出薄层板,标出展层剂前沿位置,用电吹风热风
将薄层板吹干。
1 4℃
2 25℃ 3 60℃ 1 4℃ 2 25℃ 3 60℃
2 20
3 30 1 10 3 30 1 10 2 20
3 1∶ 6
1 1∶ 4 2 1∶ 5 2 1∶ 5 3 1∶ 6 1 1∶ 4
I (I水平试验结果总合) II (II水平试验结果总合) III(III水平试验结果总合) I/3 II/3 III/3 级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