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营口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辽宁营口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B.空气中的少量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利用空气中氧气与各组分性质的差异,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C解析:C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不是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B、空气中的少量稀有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C、利用空气中氧气与各组分性质的差异,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正确;D、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臭氧,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污染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

2.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稀有气体可用来制作节日的霓虹灯C.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D.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C解析:C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其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选项说法正确;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稀有气体可用来制作节日的霓虹灯,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目前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选项说法错误;D、工业上根据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H2CO3 = CO2↑+ H2O B.CaO + H2O = Ca(OH)2C.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D.2Cu + O22CuO C解析:C【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A、H2CO3 = CO2↑+ H2O不属于氧化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CaO + H2O = Ca(OH)2不属于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CH4 + 2O2 点燃CO2 + 2H2O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符合题意;D、2Cu + O22CuO属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实验中都用到了水,则关于水体现的主要作用错误的是()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硫燃烧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A.①中水的作用:导管伸入水中形成密闭体系,便于通过气泡证明管内气体逸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②中水的作用:用于冷却降温C.③集气瓶中水的作用:吸热、降温、减压防止胶塞弹开D.④中水的作用: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B解析:BA、检查装置气密性,若气密性良好,则用手捂住试管,试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故①中水的作用:导管伸入水中形成密闭体系,便于通过气泡证明管内气体逸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则②中水的作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故B不正确;C、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放出大量热,集气瓶中压强变大,则③集气瓶中水的作用:吸热、降温、减压防止胶塞弹开,故C正确;D、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则④中水的作用: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故D正确。

故选B。

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解析:B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A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故B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故C错误;D、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过程的叙述而不是实验现象的叙述。

故D 错误。

故选B。

6.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D解析:D①、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不足,会使装置内氧气不能被全部消耗,所以使得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体积的五分之一,故解释合理;②、若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则会使实验装置漏气,那么外界空气就会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故解释合理;③、若乙同学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故解释合理;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故解释合理。

故选:D 。

7.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223Fe+O Fe O 点燃B .锥形瓶中放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C .气球先变大后变小,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激光手电照射为反应提供所需温度A解析:AA 、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说法错误;B 、锥形瓶底放水的原因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说法正确;C 、纳米铁粉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内的压强增大,气球膨胀;装置冷却后由于消耗氧气,气球又变小,说法正确;D 、激光手电照射为反应提供能量,说法正确。

故选:A 。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解析:C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错误;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故错误;C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正确;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色烟雾,故错误;故选C 。

9.试管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操作错误的是( )A .盛装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制氧气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C .为防止试管炸裂,加热时试管底部要接触酒精灯的灯芯D.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中滴加液体C解析:CA、盛装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制氧气,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溅出伤人,不符合题意;C、为防止试管炸裂,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能接触酒精灯的灯芯,符合题意;D、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下列叙述中,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蜡烛燃烧B.氧气是无色气体,铁生锈C.胆矾研磨,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白色浑浊D.氮气难溶于水,高锰酸钾受热易分解B解析:BA、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氧气是无色气体是氧气的物理性质,铁生锈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胆矾研磨是物质状态的变化,物理变化;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白色浑浊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氮气难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高锰酸钾受热易分解是高锰酸钾的化学性质,错误;故选B 。

1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的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将蔗糖溶于水得到糖水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给水通直流电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D解析:DA、将蔗糖溶于水得到糖水,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合反应,A错误。

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生物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B错误。

C、给水通直流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C错误。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D正确。

故选:D。

12.某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2 5.0MnO20.549实验3 5.0Fe2O30.578实验4 5.0CuO0.564A.实验1的作用是为了进行对比实验B.以上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氯酸钾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C.该实验目的还可以通过测定反应相同时间所产生氧气的体积(相同条件下)来实现D.该实验目的还可以通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来实现D解析:D【分析】A、根据实验2、3、4中均使用了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2、3、4中的催化剂的种类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相同时间所产生氧气的体积,可以说明反应的快慢,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A、实验2、3、4中均使用了催化剂,实验1的作用是为了进行对比实验,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2、3、4中的催化剂的种类不同,根据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可探究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氯酸钾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故选项说法正确。

C、同时间所产生氧气的体积,可以说明反应的快慢,可以说明催化剂催化作用的强弱,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能支持燃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均能复燃,不能说明催化剂催化作用的强弱,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化学概念间的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B.氧气与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C.空气和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C解析:CA、物质分为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错误;B、氧气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混合物是多种物质组成的,两者不是交叉关系,错误;C、空气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所以空气和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正确;D、氧化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也可能不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反应,也可能不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列关系,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