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面礼仪常识

会面礼仪常识

关于会面礼仪常识
会面礼仪
会面,通常是指在较为正式的场合与别人相见。

在日常工作中,办公室员工往往需要会见各式各样的客人。

在会见他人时,尤其是当办公室员工以主人的身份在工作岗位上会见正式来访的客人时,既要对对方热情、友好,又要讲究基本的会面礼节。

在工作岗位上,会见客人的礼节甚多。

对一般的办公室员工而言,称呼、问候、介绍、握手、座次、合影等,当属人人皆须掌握的最基本的会面礼节。

会面礼仪称呼
称呼的习惯
称呼,一般是指人们在交往应酬中彼此之间所采用的称谓语。

选择正确的、适当的称呼,既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又体现着对他人的重视程度,有时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所发展到的具体程度。

办公室员工在正式场合所使用的称呼,主要应注意如下两点。

(一)称呼正规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所使用的称呼自有其特殊性。

下述正规的五种称呼方式,是可以广泛采用的'。

1.称呼行政职务。

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对外界的交往中,此类称呼最为常用。

意在表示交往双方身份有别。

2.称呼技术职称。

对于具有技术职称者,特别是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者,在工作中可直称其技术职称,以示对其敬意有加。

3.称呼职业名称。

一般来说,直接称呼被称呼者的职业名称,往往都是可行的。

4.称呼通行尊称。

通行尊称,也称为泛尊称,它通常适用于各类被称呼者。

诸如“同志”、“先生”等,都属于通行尊称。

不过,其具体适用对象也存在差别。

5.称呼对方姓名。

称呼同事、熟人,可以直接称呼其姓名,以示关系亲近。

但对尊长、外人,显然不可如此。

(二)称呼之忌
以下四种错误称呼,都是办公室员工平日不宜采用的。

1.庸俗的称呼。

办公室员工在正式场合假如采用低级庸俗的称呼,是既失礼,又失自己身份的。

2.他人的绰号。

在任何情况下,当面以绰号称呼他人,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3.地域性称呼。

有些称呼,诸如,“师傅”、“小鬼”等,具有地域性特征不宜不分对象地滥用。

4.简化性称呼。

在正式场合,有不少称呼不宜随意简化。

例如,把“张局长”、“王处长”称为“张局”、“王处”,就显得不伦不类,又不礼貌。

会面礼仪名片
名片,是当代人际交往中一种最经济实用的介绍性媒介。

由于名片具有印制规范、文字简洁、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易于保存等特点,而且不讲尊卑、不分职业,不论男女老幼均可使用,因此其用途广泛,颇受欢迎。

一、名片的用途
对职员而言,名片绝非可有可无,而是一种物有所值的实用型交际工具。

在常规的人际交往中,名片的具体用途有如下几种。

初次会见他人,以名片作辅助性自我介绍,效果最好。

它不但可以说明自己的身份,强化效果,使对方难以忘怀,而且还可以节省时间,避免啰嗦。

含糊不清。

2.结交朋友
主动把名片递给别人,便意味着对对方的友好、信任和希望深交之意。

没有必要每逢遇见陌生人,便上前递上自己的名片。

也就是说,巧用名片,可以为结交朋友铺路架桥。

3.维持联系
4.业务介绍
公务式名片上列有归属单位等项内容,因此利用名片亦可为本人及其所在单位进行业务宣传,扩大交际面,争取潜在的合作伙伴。

5.通知变更
利用名片,可以及时地向老朋友通报本人的最新情况,如晋升职务、乔迁新居、变换单位、电话改号等。

以变更后的新名片向老朋友打招呼,还可以使彼此的联系畅通无阻,使对方对自己的有关情况了解得更充分。

6.拜会他人
初次前往他人居所或工作单位进行拜访时,可将本人名片交由对方的门卫、秘书或家人,转交给被拜访者,以便对方确认来系何人,并决定见或不见。

此种做法比较正规,可避免冒昧的造访。

7.简短留言
拜访他人不遇,或者需要请人转达某件事情时,可在名片上写下几行字,然后将它留下,或托人转交。

这样做,会使对方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不至于误事。

二、名片的交换
欲使名片在人际交往中正常地发挥作用,还须在交换名片时做法得体。

交换名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交换的时机
在职场上,名片有时可与人交换,有时则不必与人交换。

一是应交换的时机。

以下几种情况应与他人交换名片:其一,希望认识对方。

其二,表示自己重视对方。

其三,被介绍给对方。

其四,对方提议交换名片。

其五,对方向自己索要名片。

其六,初次登门拜访对方。

其七,通知对方自己的变更情况。

其八,打算获得对方的名片。

二是不必交换的时机。

碰上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把自己的名片递给对方,或与对方交换名片:其一,对方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其二,不想认识对方。

其三,不愿与对方深交。

其四,对方对自己并无兴趣。

其五,经常与对方见面。

其六,双方之间地位、身份、年龄差别悬殊。

2.交换的方法
交换名片也有一定之规,其具体做法包括:
一是递交自己的名片。

递名片给他人时,应郑重其事。

最好是起身站立,走上前去,使用双手或者右手,将名片正面面对对方,交予对方。

切勿以左手递交名片,不要将名片背面面对对方或是颠倒着面对对方,不要将名片举得高于胸部,不要以手指夹著名片给人。

若对方是少数民族或外宾,则最好将名片上印有对方认得的文字的那一面面对对方。

将名片递给他人时,口头上应有所表示。

可以说:请多指教、请多多关照、今后保持联系、我们认识一下吧,或是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与多人交换名片,应讲究先后次序,由近而远,或由尊而卑。

一定要依次进行,切勿挑三拣四,采用跳跃式方法。

当然,也没有必要滥发自己的名片。

双方交换名片时,最正规的做法是,位卑者应当首先把名片递给位尊者。

不过一般也不必过分拘泥于这一规定。

二是接受他人的名片。

当他人表示要递名片给自己或交换名片时,应立即停止手中所做的一切事情,起身站立,面含微笑,目视对方。

接受名片时,宜双手捧接,或以右手接过,切勿单用左手接过。

接过名片,首先要看,此点至为重要。

具体而言,就是在接过名片后,当即要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从头至尾将其认真默读一遍。

若有疑问,则可当场向对方请教,此举意在表示重视对方。

若接过他人名片后看也不看即手头把玩,或弃之桌上,或装入衣袋,或交予他人,都算失礼的行为。

接受他人名片时,应口头道谢,或重复对方所使用的谦词敬语,如请您多关照、请您多指教,切不可一言不发。

若需要当时将自己的名片递过去,则最好在收好对方的名片后再做,不要一来一往同时进行。

三、名片的利用
随着人际交往的不断深入,还可以在收藏的他人名片上随手记下可供本人参考的资料,使其充当社交的记事簿、备忘录。

在收藏的他人名片上,可记的有利于人际交往的资料有:
一是收到名片时的具体情况。

包括收到名片的地点、时间,以及是否与对方亲自交换,等等。

在国外有一种做法,即把名片的右上角向下折,然后再使其恢复原状,它表示该名片是对方亲自与自己交换的。

二是交换名片者的个人资料。

例如性别、年龄、籍贯、学历、专长、嗜好,等等。

三是交换名片者在交换名片后变化的情况。

例如单位、部门的变化,职业的变动、调任,职务、学衔的升降,联络方式的改变,等等。

有一位名人曾经十分认真地说过:现代生活中,一个没有个人名片,或是不会正确地使用个人名片的人,就是一个缺乏现代意识的人。

他的这句话并非小题大做,而是非常切中要害的。

可以说,此话充分地说明了名片的重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