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山东英才学院经管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2010年04月《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生产运作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根据对世界各国大学里的管理学院/商学院的课程设置研究,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将“生产运作”、“市场营销”、“理财”列为三大支柱性核心课程,由此可见本门课程在管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生产运作是将人力、物料、设备、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变换为有形产品和/或服务(无形产品)的过程。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和非制造业的服务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它涉及生产系统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包括生产系统的设计、构建、运行与维护四个大的阶段。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有效提高生产运作效率的科学方法,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最终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
根据这门课程的地位,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在介绍生产系统和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生产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强化生产与运作战略、现代生产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内容,并着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和讨论各类典型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的计划与最优控制问题,为深入研究新型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提供新的思想和理论分析工具。
教学目标:1)了解生产运作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把握生产运作管理与企业其它职能管理(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之间的关系;2)全面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体系;3)了解现代企业在生产运作管理上面临的新挑战;4)了解生产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5)学会运用运作管理的新思想与新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一)本课程与管理学原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关系《管理学原理》是专业必修课,它是围绕一切组织(包括企业、学校、政府机构、医院、社会团体等等)的管理活动而展开的、以实践为指导的一门科学。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财务管理》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学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着重讲授企业资本运作各环节的筹划与谋略;对学习《生产与运作管理》积极的促进和支持作用,应在以上相关课程开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二)本课程与质量管理课程的关系质量管理主要是针对项目特点,全面、系统地阐述项目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的专业课程,彼此不会重复。
总之本课程与上述课程之间的关系,必须按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处理安排教学,这样双方就可以互为补充,并行不悖。
三、教学方法、手段在教学方式上,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模式,强化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中使用的课件制做优美、图像清晰、图文并茂,教学内容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教学效果较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课时分配:以每周4课时,共16周计算,合计64课时,其中讲授40课时,约占60%,案例分析24课时,约占40%。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教学目标]1、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含义、目标、内容、作用、意义、指导原则等;2、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新策略;3、理解生产系统的概念;4、理解生产系统的绩效衡量、生命周期、目标与重大决策等概念;5、掌握生产类型的划分方法。
[教学重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含义、目标、内容和作用意义,生产系统的概念和衡量绩效;生产类型的划分方法。
[教学难点]生产系统的概念和绩效衡量。
[教学内容]1.1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目标与基本问题三、生产与运作管理与企业其它职能之间的关系四、生产与运作管理与企业竞争力五、生产与现代运作管理的新趋势1.2 生产系统一、生产系统的概念二、生产系统绩效衡量(一)、生产系统绩效指标(二)、生产系统的绩效评价三、生产系统生命周期四、生产系统的目标与重大决策1.3 生产类型一、按生产性质、生产工艺特性的分类二、按品种和产量分类三、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分类第二章生产与运作战略[教学目标]1、理解战略、战略管理、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含义;2、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地位和内容;3、掌握制造业生产战略框架和服务于运作战略框架;4、了解生产运作战略的环境分析及制定程序;5、熟练掌握生产运作战略实施的有关事项,包括实施前期准备工作、实施的相关因素及实施过程中的领导。
[教学重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地位和内容;生产运作战略的环境分析及制定程序;熟练掌握生产运作战略实施的有关事项,包括实施前期准备工作、实施的相关因素及实施过程中的领导。
[教学难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地位和内容[教学内容]一、运作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二、生产运作战略制定三、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实施四、产品竞争策略与服务竞争策略第三章服务业的系统设计与管理[教学目标]1、了解服务的特征和分类2、了解排队模型3、理解现代服务理念4、掌握服务业的系统设计5、熟练掌握服务业的运作管理[教学重点]服务的特征和分类;现代服务理念;服务业的系统设计;服务业的运作管理[教学难点]现代服务理念、服务业的系统设计[教学内容]一、坎口复印商店案例分析二、服务业的特征和服务特征三、服务业的分类四、服务质量的主要指标和服务理念五、服务业系统设计六、服务业的运作管理第四章制造业的系统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产品生产过程、企业生产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等概念;2、了解和掌握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及影响因素,工厂选址、工厂布置、车间布置、设备布置等的内容;3、掌握批量生产零件的移动方式中的时间计算,大量、成批、单件生产类型信息系统设计中期量标准的计算等;4、熟练掌握一些方法,如物料流向图法、作业相关图法、计算机模拟法等工厂选址、布置、车间布置、设备布置的方法。
[教学重点]产品生产过程、企业生产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等概念;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及影响因素,工厂选址、工厂布置、车间布置、设备布置等的内容;批量生产零件的移动方式中的时间计算,大量、成批、单件生产类型信息系统设计中期量标准的计算等;物料流向图法、作业相关图法。
[教学难点]批量生产零件的移动方式中的时间计算,大量、成批、单件生产类型信息系统设计中期量标准的计算等;物料流向图法、作业相关图法。
[教学内容]一、生产过程的形成及组成,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二、工厂选址、工厂、设备布置方法三、制造业信息系统设计第五章生产计划[教学目标]1、了解生产计划的作用,理解生产计划的体系、内容及主要指标;2、掌握生产能力内涵,会对生产能力进行计算和平衡;3、重点掌握年度生产计划与各类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
[教学重点]生产计划的作用、生产计划的体系、内容及主要指标;生产能力进行计算和平衡;年度生产计划与各类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教学难点]生产能力进行计算和平衡;年度生产计划与各类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教学内容]一、生产运作计划的概述;二、生产能力的计算和平衡;三、三种主要的生产计划;四、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五、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第六章项目管理[教学目标]1、了解项目的概念和特点及项目管理的重要性;2、掌握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会进行网络的绘制和各种时间的计算;3、重点掌握网络图中关键线路的确定及总工时的计算,并会优化及应用。
[教学重点]项目的概念和特点及项目管理的重要性;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会进行网络的绘制和各种时间的计算;握网络图中关键线路的确定及总工时的计算,并会优化及应用。
[教学难点]网络的绘制和各种时间的计算;握网络图中关键线路的确定及总工时的计算,并会优化及应用。
[教学内容]一、项目管理概述(一)项目的概念及特征(二)项目管理概念及特点(三)项目计划二、网络计划技术(一)网络计划技术方法原理(二)网络图的绘制(三)网络图的时间计算(四)关键路线的确定三、网络计划的调整与优化第七章生产控制[教学目标]1、理解生产控制的定义、作用、内容、程序和要求2、了解投产前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工作3、了解生产进度动态控制和静态控制的概念及主要内容4、了解在制品管理的内容及做好在制品管理的措施5、熟练使用任务分配箱6、掌握如何控制投产计划7、掌握不同条件下下达投产指令的方式[教学重点]生产控制的定义、作用、内容、程序和要求;投产前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工作;生产进度动态控制和静态控制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在制品管理的内容及做好在制品管理的措施;任务分配箱;如何控制投产计划。
[教学难点]生产进度动态控制和静态控制的概念及主要内容;任务分配箱;如何控制投产计划[教学内容]一、生产控制概述(一)定义、作用、内容(二)程序、要求二、投产前控制(一)投产前的准备(二)控制投产计划(三)下达投产指令三、生产过程控制(一)生产进度的动态控制(二)静态控制第八章设备综合管理[教学目标]1、理解设备的含义及设备管理的含义、内容和任务;2、了解设备管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3、掌握设备的选择与购置、使用与维修、更新与改造的理论和方法;4、重点掌握零件和设备的磨损及设备的故障规律、设备的维修制度等理论。
[教学重点]设备管理的含义、内容和任务;设备的选择与购置、使用与维修、更新与改造的理论和方法;零件和设备的磨损及设备的故障规律、设备的维修制度等理论。
[教学难点]零件和设备的磨损及设备的故障规律[教学内容]一、设备及设备管理二、设备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三、设备管理的内容和任务四、设备的选择、购置及购置的评价方法五、设备的使用与维修(一)设备的合理使用(二)零件的磨损和设备的故障规律(三)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六、设备的更新与改造(一)设备的磨损与寿命(二)设备的额补偿方式(三)设备的更新和改造第九章生产现场管理[教学目标]1、了解生产现场和生产现场管理的含义2、理解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定置管理的实施程序、目视管理的含义及具体应用;3、重点掌握定置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及5S活动。
[教学重点]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定置管理的实施程序、目视管理的含义及具体应用;定置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及5S活动。
[教学难点]定置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5S活动[教学内容]一、生产现场管理概述(一)两个概念(二)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二、定置管理三、5S活动四、目视管理第十章生产成本管理[教学目标]1、理解成本和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2、了解成本管理的一般程序3、了解成本的性态4、掌握成本控制的各种方法[教学重点]成本管理的一般程序;成本的性态;成本控制的各种方法[教学难点]成本控制的各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