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整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基本概念
生产运作概念:生产动作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生产动作运作类型:根据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来划分生产动作运作类型
1、大量生产运作(福特汽车生产的T型车种)
2、单件生产运作(汽车模具、法庭上律师的辩护)
3、成批生产运作(大量大批生产运作<学生体检、中小学教育>、中批生产运作<大学本科生的教育>、单件小批生产运作<医生看病>)
生产运作管理内容: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动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1、计划方面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何时出产的问题,包括预测对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确定产品和服务的品种与产量,设置产品交货期和服务提供方式,编制生产运作作计划,做好人员班次安排,统计生产进展情况等。

2、组织方面解决如何合理组织生产要素,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和利用的问题。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者(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劳动资料(设施、机器、装备、工具、能源)、劳动对象(原材料、毛坯、在制品、零部件和产品)和信息(技术资料、图纸、技术文件、市场
信息、计划、统计资料、工作指令)等。

3、控制方面解决如何保证按计划完成任务的问题,主要包括接受订货控制、投料控制、生产进度控制、库存控制和成本控制等。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
企业战略含义: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较长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问题的重大谋划。

这种谋划包括企业的使命或宗旨、战略目标、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策略。

企业战略选择类型:公司战略、经营战略、职能策略。

(一)公司战略
1、专业化
2、纵向一体化
3、水平一体化
4、多元化
(二)经营战略
1、波特的三种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集中一点战略
2、快速响应战略
(三)、职能策略
生产运作策略含义:是在企业战备指导下制定的,它是企业总体战略成功的保证。

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开发与设计策略;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策略。

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
(一)自制或购买
(二)低成本和大批量
(三)多品种和小批量
(四)高质量
(五)混合策略
外部环境分析
环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环境。

(一)宏观环境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科技因素
4、社会因素
(二)行业环境
1、需方对行业内企业的影响
2、供方对行业内企业的影响
3、替代品的威胁
4、新加入者的威胁
5、行业内企业的竞争
(三)竞争环境
1、行业内企业数量和力量对比
2、行业市场的增长速度
3、行业内企业差别化程度与转换成本
4、战略赌注
5、行规
6、行业的集中程度
第三章需求预测一、影响需求预测的因素:
(一)商业周期
(二)产品生命周期
二、预测方法
(一)定性观测方法
1、德尔菲法
2、部门主管集体讨论法
3、用户调查法
4、销售人员意见汇集法
(二)定量预测方法
时间序列的构成
(1)趋势成分
(2)季节成分
(3)周期成分
(4)随机波动成分
第四章产品开发和技术选择
产品构思的来源:
1、对市场需求所进行的分析,来源于技术的推动,也可能来源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

2、另一个来源是R&D,将出来的新技术应用于新产品开发,由技术推动新产品的开发。

3、在强调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作为合作伙伴的供应商正在成为重要的产品构思来源。

影响生产流程设计的主要因素:
1、产品/服务需求性质
2、自制—外购决策
3、生产柔性
4、产品/服务质量水平
5、接触顾客的程度
并行工程的主要思想:
1、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用户需求、可靠性、可制造性、成本等),作为设计结果,同时产生产品设计规格和相应的制造工艺和生产准备文件。

2、产品设计过程中各活动并行交叉进行。

3、不同领域技术人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实现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因素在设计阶段的集成,实现技术、资源、过程在设计中的集成。

4、高效率的组织结构。

并行工程的产品设计特点:
1、产品设计的各阶段是一个递阶渐进的连续过程,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等设计阶段的划分只标志着产品和设计的粒度和清晰度。

2、产品设计过程和产品信息模型经历着从定性到定量、从模糊到清晰演化。

3、产品设计过程和工艺设计过程不是顺序进行,而是并行展开,同时进行。

第五章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影响选址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
(一)运输条件与费用
1、接近原料或材料产地
2、接近消费市场
(二)劳动力或获性与费用
(三)能源可获性与费用
(四)厂址条件和费用
二、政治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自然因素
第六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和形式
一、工艺专业化原则: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

二、对象专业化原则(产品专业化):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建立生产单位。

第八章综合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指标体系:
1、品种指标
2、产量指标
3、质量指标
4、产值指标
5、出产期
第九单独立需求库存控制
库存的作用:
1、缩短订货提前期
2、稳定作用
3、分摊订货费用
4、防止短缺
5、防止中断
库存的分类:
1、单周期库存与多周期库存
2、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
库存问题的基本模型
一、单周期库存模型
1、期望损失最小法
2、期望利润最大法
3、边际分析法
二、多周期模型
(一)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该模型的假设条件:
1、外部对库存系统的需求率已知、需求率均匀且为常量
2、一次订货量无最大最小限制
3、采购、运输均无价格折扣
4、订货提前期已知,且为常量。

5、订货费与订货批量无关
6、维持库存费是库存量的线性函数
7、不允许缺货
8、补充率为无限大,全部订货一次交付。

9、采用固定量系统
(二)经济生产批量模型
第十一章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
流水作业排序问题
一、最长流程时间F max的计算
二、n/2/F/F max问题的最优算法
三、一般n/m/p/F 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1、Palmer法
2、关键工作法
3、CDS法
四、相同零件、不同移动方式下加工周期的计算
1、顺序移动方式
2、平行移动方式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三类启发式算法(8种主要的优先调度法则):
1、SPT法则:优先选择加工时间最短的工序。

2、FCFS法则:优先选择最早进入可排工序集合的工件。

3、EDD法则:选择完工期限紧的工件。

4、SCR法则:优先选择临界比最小的工件。

临界比为工件允许停留时间与工件余下加工时间之比。

5、MWKR:优先选择余下加工时间最长的工件。

6、LWKR:优先选择余下加工时间最短的工件。

7、MOPNR:优先选择余下工序数最多的工件。

8、RANDOM:随机地挑一个工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