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写作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3045
课程名称:德语写作2
总学时数:30
实验或上机学时:0
先修课:德语写作1
后续课:德语应用文写作(论文写作)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德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和意义
本课程旨在系统培养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
具体地说,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了解中、德两种文字在语篇方面的差异,学会书写规范的德语文章,掌握良好的(尤其是语篇层次上的)写作风格。
本课程是德语写作的第二阶段,继续训练德语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分析评判能力和独立写作能力,写出符合德语规范的文章,更好地完成书面交际任务、并能卓有成效地完成全国德语基础阶段统测的写作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语篇有:图表阐释、内容提要和议论文等。
讲解并练习各种文体的写作,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德语写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利用写作开展真实的交际活动。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图表阐释、内容提要和议论文等
教学要求:课前预习,课堂积极参与,课后保质保量完成写作任务,对完成并批阅后的作文按照要求进行修改加工。
能写一般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能就某个题材以读书报告或课程论文的形
式进行描写或论述。
在一小时内完成约400词的文章,要求结构合理,
条理分明,语言通顺连贯,基本无重大语言错误及表达错误。
4.教学重点、难点
内容提要、及其同故事梗概的差异、图表阐释、议事论理
5.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解、讨论、练习、错误分析、典型错误课堂集体修订
6.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1] 倪仁福. 德语写作教程(第二册).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
12月
[2] 倪仁福. 德语写作教程(第三册).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1月
参考书:[1] Aufsatzschreiben (8.-10. Klasse). Muenchen: Metor 1997
[2] Aufsatzschreiben (9.-10. Klasse). Niedernhausen: Falken 1998
7.其它
成绩考核方式:命题考试、平时作文练习以及课堂参与表现结合
N+2:期末考试40%,笔记10%,
平时成绩50%:其中课堂表现20%,平时作业20%,小测
验10%
二、正文部分
第一章内容提要Textzusammenfassung
一、教学要求
了解内容提要是一种常见的实用文体,主要是对非文学性语篇(Sachtext)里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
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语篇特征和语言特征, 概述内容的语言风格应平实、客观,不可额外添加信息或延伸话题;表达应准确精炼,不应用主观色彩的词语。
不要完全照搬原文的句子,词句表达要有变化。
掌握“内容提要”语篇类型所特有的语言表达手段(textsortenspezifische Redemittel)。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内容提要的性质、目的及写作步骤
知识要点:分析文章确定写作文体、主要内容、写作步骤;非文学性语篇内容的概述
第二节内容提要的语篇特征和语言特征以及常用的语言表达手段、与故事梗概的比较
知识要点:语篇结构三部曲—引言、主体、结尾及各部分应包含的内容;语言特征要求平实客观、现在时态;常用语言表达手段;内容提要与故事梗概的差异
三、本章学时数:6
第二章图表描述: Diagramm(统计图), Schaubild(示意图),Tabelle(统计表)
beschreiben u. interpretieren
一、教学要求
了解“图表描述”有着独特的语篇特征和语言特征,了解文章中三个组成部分包含的主要内容。
“图表描述“一般采用现在时,涉及过去发生的事情、过程和变化可用过去时,涉及未来发展和变化也可使用将来时。
对数据描述的语言风格应平实、客观,对阐释、判断和推测结果的语言表达则呈现主观色彩。
词语表达要得体,但有一定的灵活性,即词句表达要有变换。
文章里的任何数据都必须出自图表本身,不可额外添加信息或延伸话题,不可渲染,也不可赋予情感。
掌握“图表描述”特有的语言表达手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示意图描述
知识要点:对照示意图分析示意图描述的特点和规则;找出“图表描述”特有的语言表达手
段;分析各组成部分应包含的内容
第二节统计表描述
知识要点:参照统计表描述完善统计表;分析统计表描述的写作结构及顺序;比较统计表与示意图描述的特点及时态;练习统计表和示意图的描述
第三节统计图描述
知识要点:通过事例分析找出统计图描述常用的语言表达手段;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三、本章学时数:6
第三章议事论理Erörterung schreiben
一、教学要求
了解“议事论理”指议论文写作,主要包括简单议论文、正反两点论文和驳论文。
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三段:开端、主体部分和结尾,以及三种议论文在各个组成部分中的内容、目的、特点,及其论证方式。
掌握议论文常用的语言表达手段,掌握参照命题判断写作种类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简单议论文
知识要点:通过事例分析引入议论文常见的概念:论点、论据、论证;分析文章找出简单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及各部分常用的语言表达手段;总
结议论文的写作步骤。
第二节正反两点论文和驳论文
知识要点:分析文章总结正反两点论文的论证顺序及各部分应包含的内容,分析正反两点论文的写作手法,找出其语言特征。
分析驳论文与正反两点论文的写作手段异同。
大量练习巩固知识。
三、本章学时数:6
第四章复习常用应用文
一、教学要求
了解德语常用的、最基本的几种应用文形式,如私人信件、公函、邀请函、请假条等,了解中、德两种文字在语篇方面的差异,掌握基本的德语写作技能,学会书写规范的德语文章,掌握良好的(尤其是语篇层次上的)写作风格,能够撰写出基本符合德语语言表达规范的短小作文。
二、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一般信函的格式、公函与私人信函格式上和写作风格上的区别
三、本章学时数:2
第五章复习故事梗概、对故事的复述
一、教学要求
了解“故事梗概”是对某一篇文学作品的主要故事内容进行概述,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语篇特征和语言特征。
概述内容的语言风格应平实、客观,不可额外添加信息或延伸话题;表达应准确精炼,不应用主观色彩的词语。
不要完全照搬原文的句子,词句表达要有变化,句子之间应有适当的连接。
掌握“语篇类型特有的语言手段”。
了解对一篇文学作品进行复述是文学类型的写作,必须符合文学作品所应有的语篇功能,即欣赏性和娱乐性。
掌握此类篇章的写作技巧,在“开端”里要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故事的起点。
在主要部分要对故事的高潮做周密的铺垫和渲染,要有外部情节和内部情节的描述。
“结尾”部分是故事的高潮以及问题最终圆满解决。
语言风格应生动活泼,紧张有趣,适当的形容词、动词,直接引语的使用可以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词语表达得体,语句表达要有变换,句子之间要有适当的连接。
二、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故事梗概与对一篇文学作品进行复述在意图、写作顺序、篇幅长度、时态、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三、本章学时数:2
第六章复习看图作文
一、教学要求
了解看图作文也是文学类型的写作,必须符合文学作品所应有的语篇功能,即欣赏性和娱乐性。
它同样也有自己独特的语篇特征和语言特征,语言风格应生动活泼,紧张有趣,词语表达得体,语句表达要有变换,句子之间要有适当的连接。
掌握基本的德语写作技能,学会书写规范的德语文章,掌握良好的(尤其是语篇层次上的)写作风格,能够撰写出基本符合德语语言表达规范的短小作文。
二、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看图作文的语篇特征、语言特征;良好的写作风格
三、本章学时数:2
第七章复习人物和性格描写
一、教学要求
了解“人物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部特征和性格特征进行描述、说明和描绘。
这是一种基本的德语写作形式,“人物描写”要求语言平实、内容确切。
文章的语体风格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确定。
了解中、德两种文字在语篇方面的差异,掌握基本的德语写作技能,学会书
写规范的德语文章,掌握良好的(尤其是语篇层次上的)写作风格,能够撰写出基本符合德语语言表达规范的短小作文。
二、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德语人物描写与中文的差异;两人外部特征比较;性格描写的技巧;德语常用言语的表达手段
三、本章学时数:2
第八章复习德文故事、德文报道、中文记叙文
一、教学要求
了解德文故事、德文报道、中文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意图,及其在篇章结构上的特点,掌握各自的写作技巧,比较,从而巩固所获得知识。
二、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德文故事、德文报道、中文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意图,及其在篇章结构上的特点,三者之间的区别
三、本章学时数:4
教研室:德日韩教研室执笔人:侯继红系主任审核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