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第九章价格策略
• • • • • • • •
边际成本加成法计算公式: 总变动成本+边际贡献 单位产品定价= 现实生产量(销售量) 假设:生产或销售10000只某产品 固定成本 200000万 单位固定成本 20元 可变成本 150000万 单位可变成本 15元 总成本 350000万 单位总成本 35元 只要产品定价超过15元,企业的固定成本即 可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如果定为35元,可 回收总成本,把价格定在15—35元之间就是 边际贡献定价。它在企业欲获得短期现金收 益,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吸引新顾客时常用
• (二)竞争导向定价法——是以竞争为中心, 以竞争对手的定价为依据的定价方法。 • 具体有: • 1、随行就市定价—以行业平均价格水平定 价。(依产品差异略高或等于或低于此价) • 2、跟随定价法—以市场主导者的价格标准 定价。(等于或略低于其价) • 3、盈亏平衡定价法—保本点定价。在降价 竞争中要计算保本点价格,根据盈亏平衡原 理: ☆ F F Q = +V 保本点价格= • P-V Q☆
• 此法实际上是成本导向定价,在此基础上 有目标利润定价法,即把目标利润作为固 定成本分摊到每个产品上: • F+∏(利润) 产品价格= +V(变动成本) • Q(销售量) • 4、密封递价法(投标定价)—主要是适用 于招标经营,如建筑、装潢包工,大型设 备、原材料、生产流水线购买、和政府市 场购买。在企业制定投标价格是必须充分 考虑竞争因素,制定最合适的报价。关键 在于对竞争对手的报价分析和设置合理的 利润率。(见P311表9-1)
• (二)测定需求—定价时的市场需求测定, 主要是测量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 • 供求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产品价 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发生变动。 • 市场上产品供大于求则产品价格必然下降, 市场上产品供不应求则刺激产品价格上升。 一般来说,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比关系,需求 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随着价格的下降 而上升。而价格与供给量呈正比关系,价格 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供 求均衡的价格称为市场均衡价格。所以,需 求决定企业制定价格的上限。价格对需求的 影响,常用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来表示。
• (2)市场占有率目标—通常是以低价上市产 品,尽快让产品占有市场。 • (3)稳定价格目标—以保持价格相对稳定, 避免正面价格竞争。通常行业中主导企业率 先制定较长期的稳定价格,中小企业一般采 用跟随定价。 • (4)防止价值目标—企业通常以对市场价格 有影响的竞争者的价格为基础,采用随行就 市定价,避免激烈的市场竞争。 • (5)利润最大化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追 求企业长期利润最大化,用低价渗透谋求高 的市场占有率;二是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 产品上市用高价投放,或采用差别定价和需 求导向定价谋求效益最大化。
• 2、区分需求定价法—即按市场不同需求定价 • 具体有: • (1)市场细分定价—同种商品针对不同顾客对象采 用不同的价格。(中外、成人儿童、学生、新老顾 客不同价格,价格不敏感者“言无二价”,价格敏 感者“当面议价”。 • (2)式样差别定价—同种产品不同的花色、款式或 包装,定以不同的价格。 • (3)销售地点差别定价—(体育馆、影剧院前后排, 饭店的大堂和包厢,高级饭店、高档娱乐场所、旅 游景点的定价。 • (4)时间季节差别定价—淡旺季商品差价、节假日 的客运、旅游门票等。例题:
• 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因素: • (1)消费品占家庭预算中的分量小,需求弹性 就小,即高价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低价商品难 的需求弹性。 • (2)有无替代品,替代品越多的商品,需求弹 性越大。生产资料的需求弹性小于消费品。 • (3)是否必需品,生活不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 如粮食、食油、盐等,非生活必需品和选购品 需求弹性大,如服装、厨房用品、床上用品, 家电等。 • (4)价格变动时间的长短,价格变动初期,消 费者对其敏感,需求弹性大,随时间推移消费 者习惯了,需求弹性变小。
• 另外要注意—P308页: • (1)不同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企业的定价 应不同。(如上述(2)、(3)。) • (2)同一产品在不同时期内或不同的价格区 域需求弹性有所不同。即低价产品的价格需 求弹性大于高价产品。(如上述1、4。) • (3)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需求弹性有 所不同。产品对于价格敏感者的需求弹性要 大,这正是差别定价的理论依据。 • 研究产品需求规律,还要注意“反常”现象。 即降价,需求量不升,提价反而刺激购买。
• (2)E﹥1,即价格的微小变化能引起 需求的大幅度变化,称为需求弹性大, 降低价格,以薄利多销,增加总收入; 反之提价会使需求量锐减,影响总收入。 如大部分耐用消费品,服装、家电等都 属于此类 • (3)E﹤1,即需求量的变化小于价格 自身的变动,称为缺乏弹性,降价对需 求刺激不大,而提价,对需求下降影响 不大,可以增加总收入。如粮食、食盐、 煤气等生活必需品都属于此类。
• (6)渠道关系目标—以保持企业与渠道成员 的良好关系为定价的目标,通常用增加推广 津贴,运用价格折扣策略,提高中间商经营 的积极性。 • (7)度过困难目标—在企业面临严峻局面时, 以维持企业的生存为目标,常用低价调整策 略,以边际贡献定价,降价促销,甚至低于 成本价,压库回收资金。 • (8)塑造形象目标—以塑造一定的产品市场 形象为目标,通常与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密 切相关。企业具名牌形象或技术领先优势, 推出产品以高价投放,以产生高档名牌产品 优质优价的形象;企业以大众化产品形象定 位,则以稳定价格或低价推出产品,以维护 价廉物美的形象。
• (三)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以消费者的需 求为中心,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 和对商品价值的认识程度来制定企业产品 价格。主要有: • 1、理解价值定价法—不是以成本而是依据 购买者在观念上认同的价值—理解价值来 定价。如名牌法国香水,成本十几法郎而 售价几百法郎;梦特娇衬衣,成本上百元 而售价上千元;脑白金,成本几十元而售 价一百多元(送礼价)。掌握理解价值定 价,关键在于正确判断购买者对商品的理 解程度。—见P322页两例注意深入理解。
• 二、影响企业定价的主要因素 • 论述题:试述产品价格的制约条件及其与产 品价格的关系。 • 影响企业定价的主要因素有: • 1、市场需求及变化。一般来说,商品的成本 是企业定价的下限,而商品的价格影响商品 的需求,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与商品价格的变 化呈反向变化,市场需求决定企业定价的上 限。 • 2、市场竞争状况。现代经济中,市场竞争状 况有四种基本情况:完全竞争、纯粹垄断、 不完全竞争、寡头竞争。
• 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公式: • 商品售价=完全成本×(1+加成率) • 完全成本 = • 1-利润率-税率 • 对于零售商业用毛利率计算,生产企业一般 用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计 • 见P301页例。 • 2、边际成本加成法(边际贡献定价法)—是 仅计算可变成本,不计算固定成本,在变动 成本的基础上加上预期的边际贡献。 • 边际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 一、企业定价依据——是产品的价值 • 产品价值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价格是产品价 值的货币表现,是产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 数。产品价值指的是凝结在产品中的一般人 类劳动。衡量产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计算产 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所以,生产某产品所使用的社会必要劳动能 够时间就代表着该产品的的价值。价格总是 以价值为中心并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就 是价值规律的表现。价值规律是反映商品经 济特征的重要规律,是研究价格形成的理论 指导。
• 如上例,企业销售10000只,欲获得十万的边 际贡献,则产品的定价为: • 150000+100000 单位产品定价= =25元 • 10000 • 例题:某企业对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20万, 每件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当销售 量为10000件时,计划总贡献为150000万, 计算此时,可给产品定价为多少?(55元) • 成本导向定价法的优点:简单、合理,易为 消费者(用户)所接受;缺点:不能反映市 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状况。是保守的,确定产 品定价下限的定价方法。
§9-2 定价方法
• 影响企业定价的最直接因素是成本、需求和 竞争三大因素。因此企业定价的方法也就分 为三种基本方法,即成本导向定价法、竞争 导向定价法和需求导向定价法。 • (一)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以成本为中心的 定价方法,使传统的较普遍的最基本的定价 方法。具体有: • 1、完全成本加成法—以产品总成本(生产成 本和销售成本),商业为进货成本,加上一 定的加成率来制定价格。
• 价格需求弹性是指因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 需求呈相应的变动率,反映了需求变动对 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常用需求价格弹性 系数E来表示。公式见P307页 • 价格与需求成反比关系,所以弹性系数E是 一个负数,使用其绝对值。计算结果有三 种情况 • (1)E=1,反映需求量与价格等比例变化, 称为需求无弹性,价格变动对总收入无影 响。针对这种产品,企业可以预期盈利率 为目标或以市场流行价格进行定价,用其 他营销策略来提高盈利率。
• 例题:某产品某月的销售量为3800件,价格 为8元/件,现提价1元,该月销售量为3200件, 求该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用提价是否能提 高企业的总收入? • 解: Q2 – Q1/ Q1 3200-3800/3800 E= = • P2 -P1/ P1 9-8/8 =-1.26 • E=1.26,表明价格变动1%,需求变动1.26% 说明该产品需求变动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百 分比,产品需求弹性大,采用提价,需求下 降幅度大,将影响企业总收入下降。答:略
• 3、政府的干预程度。我国现行国家定价、国 家指导价和企业自主定价(市场调节价)三 种价格形式;政府依靠金融、财政和价格政 策对企业定价进行指导、限制和规定。 • 4、商品的特点。如商品的种类、标准化程度、 商品的易腐、易毁、季节性、时尚性、需求 弹性、生命周期阶段都直接制约着企业对产 品价格的制定。 • 5、企业状况。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和企业管 理水平,如企业的规模与实力、销售渠道、 信息沟通、营销人员的素质能力。直接决定 了企业对产品价格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