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的实验室作业,是问题教学的一种宝贵形式。
学生在学校实验园地上从事试验活动,也具有研究问题的性质。
问题教学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培养创造性的学习认识活动能力,这种方法有助于独立掌握知识。
如果教材内容是指向形成相应科学领域的概念、规律、理论,而不是传授实际知识,培养劳动活动的技能技巧;如果教材内容不是全新的,而是以前学过的东西合乎逻辑的继续,学生可以在已知知识基础上,独立探索新知识;如果问题情境处于学生认识潜力的最近发展区,那么,运用问题教学法就特别有效。
6.保加利亚的暗示法。
此法系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洛札诺夫倡导的。
暗示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①愉快而不紧张原则。
要求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满足求知欲的一种快乐,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艰苦劳动。
②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的原则。
要求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同时并存,并互相转化。
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力,尤其是记忆潜力。
③暗示相互作用原则。
要求师生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
暗示法是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治疗学的知识,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想象,调动潜意识积极作用,使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学习大量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
7.“三层塔”教学法
美国学者比尔说,体现当前科学新动向的教学法应包括三个步骤:第一,讲完一般的背景后,接着进行本门学科的训练;第二,运用本门学科的知识,解决这一领域的大量问题;第三,各门学科通过共同的问题,互相联系起来。
他称此为“三层塔”——即试图探索各门学科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给课程确定一个简明的、系统的结构。
这三个步骤同样适用于文科教育、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他认为,上述各门学科的教学对概念化的强调将有所减弱,甚至会调和它们之间的区别。
8.个性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认识并发挥他们的长处,对于他们的短处进行引导教育,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并具有一点教学才能。
这一教学法目前在日本已被广泛应用。
在教学中日本教师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总结出以下经验:①要充分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尝到成功的滋味,知道自
己具有学习数学的能力,因而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②教师要有威信,成为学生可信赖的朋友。
学生有了问题就愿意与教师交谈,经教师启发使学生不断地学到新的东西。
③不论在哪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十分留意学生的个性,并据此进行教学。
对于能力较低的学生,在教学中要重视:①尽量让他们掌握基本计算技能;②必须借助具体例子,使他们理解概念;③给出一般结论前,必须对它进行详细说明;④提到的数字(或图形)必须写(或画)出来;⑤比较长的命题必须逐条分开,进行分析。
9.直观——操作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用图、表、式等种种用具进行直观——操作教学,目的在于有利于学习概念和理解性质。
目前在日本使用较多的用具有投影机、幻灯机、各种模型、数字表、有色板、计算机等。
对于学具,要自己学生自己能独立操作,从而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改变以纸和笔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为了使这种教学取得好效果,日本教师特别注意:①尽可能多地使用教具、学具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进行思考;②提倡学生自己做简单学具,通过制作过程,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还有程序教学法,算法化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从对当前学校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考察中,似乎可以得到下列三点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①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几乎都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外还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②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等方法,并没有失去效用,它们在贯穿启发精神的基础上纳入了当代的教学方法的体系。
③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
苏联巴班斯基提倡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可能性和教师本身运用各种方法的技巧来选择教学方法,最优地配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反映了教学方法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