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四种教学方法的解释

关于四种教学方法的解释

韩院长关于四种教学方法的解释
(一)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课前的预习与思考,在课堂上经由教师引领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教师就讨论结果作一总结,从而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

讨论式教学的讨论方式主要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三种。

讨论的目的既是为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讨论是一个情境,如何创设这个情境,如何在课堂上展开平等、积极、自由的互动与沟通,我认为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

首先要“备学生”,这是为精心拟定讨论话题打下基础。

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心理特征、个性特点等,拟定的话题才能切实唤起学生讨论的激情。

教师要注意分析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顺势入情,巧妙生成。

其次要“备教材”,教师一定要走在学生前面,否则临时设计的讨论话题不是题目太难,就是容易出现“小儿科”。

在课堂讨论时,要创设学生自由发展个人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发言、学会论辩。

对于处在“混乱”中的讨论,教师要适时介入,增加对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走向有序,并对讨论的结论进
行概括、点评和深化。

(二)情景式教学法
情景式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所描绘的情景,科学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景式教学,是再现教学内容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在此情此景中所进行的一种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就是对教学情境和环境价值的高度认同。

因此,“情景式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想象、开发学生智力和应对能力等方面,均有其独到之处。

(三)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20世纪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先生最早提出。

所谓探究式教学法,就是以科学探索和研究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

具体说,它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科学实验和合作讨论为基本前提,以现行教材为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索、讨论问题的机遇,让学生以个人、小组、团体为单位进行解疑释难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自我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
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任务是善于把奉送变为巧妙的藏掖,让教学变得含蓄且富有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拓展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也就是说,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互动的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

(四)案例式教学法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至今已拥有5万个教学案例。

它是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依照法律工作中的立案办法把教学内容编制成案例形式来进行教学,很受欢迎。

案例教学法,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即学员能够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在必要时回忆出并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

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

为使案例教学卓有成效,学习环境必须能为受训者提供案例准备及讨论案例分析结果的机会,必须安排受训者面
对面地讨论或通过电子通讯设施进行沟通。

但是,学习者必须愿意并且能够分析案例,然后进行沟通并坚持自己的立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