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例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训练的个案研究

一例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训练的个案研究

一例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训练的个案研究苏州市吴中区殊教育学校李晓英摘要:针对一例有中度智力障碍并有严重语言发育迟缓的九岁儿童,通过对该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问题进行了科学的生理评估,分析产生其语言发育迟缓问题的心理因素,笔者运用科学的言语治疗技术,通过在学校实行个别化语训方案,并与家长合作的方式在家庭中延伸其家庭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实施康复训练,经过八个月的持续康复,最终取得明显改善的效果。

本个案可为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未来伴有语言发育迟缓问题的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技术发展带来启示。

关键词:智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语言训练言语矫治智力障碍定义: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称为智力迟滞。

语言发育迟缓定义: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

智力低下、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

其主要表现为:1.过了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说话 2、说话晚或很晚 3.开始说话后,比别的正常孩子发展慢或出现停滞 4.虽然会说话,语言技能较低 5.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 6.只会用单词交流不会用句子表达 7.交流技能低 8、回答问题反应差 9.语言理解困难和遵循指令困难。

言语治疗定义:言语治疗—speech therapy 原指一套为矫正发声和构音缺陷而设计的与行为有关的技术和方法,如矫正口吃。

现在也指用于失语症的康复和处理发育性言语障碍的技术和方法。

言语治疗是由言语治疗专业人员对各类言语障碍者进行治疗或矫治的一门专业学科。

其内容包括对各种言语障碍进行评定、诊断、治疗和研究,对象是存在各类言语障碍的成人和儿童。

言语障碍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发声障碍和口吃等。

直接从事言语治疗工作的人称为言语治疗师或语言治疗师。

本文拟通过对一名特殊学校的伴有语言发育迟缓问题的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个案研究,探寻可供参考的语言训练方法。

1、研究对象和康复模式1.1研究对象阳阳(化名),男,2002年11月出生,9周岁,医学诊断评估结果为中度智力障碍,且伴语言发育迟缓问题。

其父母均为工人,文化程度为高中,内向,不苟言笑。

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家中还有一个健康的妹妹,现已上幼儿园。

入学前其父母对阳阳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其母亲甚至有一段时间不敢出来见街坊四邻,及其自卑。

有了小喆妹妹后,阳阳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得到改善。

但由于阳阳有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四岁了也只能表达双音节词,而且清晰度极低,当阳阳称谓其他人时,常常听起来像是在用方言骂人,此时便会告诉他不要讲了。

自此,从四岁到八岁的四年间,阳阳基本不再发声。

八岁时阳阳入学进入智力障碍部个别化教学班,2011年9月笔者接任该班级阳阳的语训课,每天下午一节课,由此对阳阳的语言训练个案研究开始。

1.2 康复模式在经过老师与家长班主任的沟通后,我们确定了:语言训练承接主题课部分内容部,语训教师自行制定言语矫治,语言训练方案,家长配合语训教师延伸至家庭康复的模式。

并以交接单的形式相互沟通。

如一日训练内容:家校康复监测单康复对象:阳阳日期:( 11)年( *)月( *)日训练教师:某某老师家长签名:阳阳妈妈2、康复过程:2、1了解康复对象,进行系统评估。

2.1.1主观评估:在基线期,我们通过对阳阳的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到阳阳现在存在语言发育迟缓与阳阳在学龄前受到长辈讥笑,不愿意说话直接相关,造成现在存在严重的心里障碍。

正是因为长期不说话,造成现在的言语问题,其主观评测结果:构音器官退化,(主要表现为唇部外翻,舌萎缩,下颌只能维持小半开位。

)呼吸支持不足,(主要表现说话响度不够。

)发声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说话时用耳语声。

)共鸣出现问题,(主要表现鼻音过重,典型鼻音功能亢进。

)2.1.2客观评估:本评估主要采用实时言语测量仪, Dr. Speech 作为评估工具,经过实施康复的教师的数据整理后进行综述。

评估内容:(1)呼吸功能评估:最长声时:0、8秒常模:10秒最大数数能力: 2秒常模: 5秒s/z 比:无法测得起音斜率:无法测得(2)发声功能评估:音调:平均言语基频:550 常模:295 评估结果:音调低于正常水平。

响度:30dB 评估结果:响度小音质:异常评估结果:听觉感知:嘶哑声、粗糙声较重、较虚弱。

(3)共鸣功能评估:舌位是否正常:i的F2值小于3000,判断为后位聚焦鼻音功能是否正常:鼻音功能亢进(4)构音运动功能评估:构音器官结构:唇部外翻,其他构音器官结构正常。

下颌运动:下颌运动受限,不能进行低位运动。

唇的运动:唇部肌张力不足,圆展唇均不到位。

舌的运动:无舌尖,只能微微伸出一点,无交替运动等。

舌和下颌综合运动:舌和下颌不分离。

口腔轮替运动速率:无。

(5)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语:仅能说单音节词:“妈”“爸”双音节词:“爷爷”。

句子:无句式。

构音清晰度:13.88%2、2制定实施语言训练康复方案。

2.2.1制定阶段目标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与家长、主题教育教师共同制定并实施了以下言语矫治方案:阶段一:(2011年10月1日到2011年11月1日)阶段二:(2011年11月1日到2011年12月1日)阶段三:(2011年12月1日到2012年1月1日)阶段四:(2011年1月1日到2012年2月1日)2、3康复效果评估监测。

经过一个学期的语训,在期末是给阳阳做了呼吸、发声、共鸣、构音、语音、五个项目的客观能力评估,其评估结果如下:(1)呼吸功能评估:最长声时: 3.2秒常模:10秒最大数数能力: 3.8秒常模: 5秒s/z 比:无法测得起音斜率:软起音(2)发声功能评估:音调:平均言语基频430 常模:295 评估结果:音调低于正常水平。

响度:60dB 评估结果:响度小音质:评估结果:听觉感知:嘶哑声、粗糙声较重、较虚弱。

(3)共鸣功能评估:舌位是否正常:i的F2值小于3000,判断为后位聚焦鼻音功能是否正常:鼻音功能亢进(4)构音运动功能评估:构音器官结构:唇部外翻,其他构音器官结构正常。

下颌运动:下颌运动受限,不能进行低位运动。

唇的运动:唇部肌张力提高,能做正常圆展唇唇位。

舌的运动:可见一点舌尖,能做舌的前后交替运动和左右交替运动。

舌和下颌综合运动:舌和下颌能分离,下颌能完成大半开位运动。

口腔轮替运动速率:不能测得。

(5)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语:能清晰表达b p m d h g k的单、双音节词构音。

句子:能表达少量短句。

构音清晰度:30.56%3、问题与启示。

3.1问题: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阳阳在个别化教育过程中需要的不只是语言治疗,其感觉统合能力、认识发展水平、和情绪行为问题也直接制约这语言治疗的进程。

比如感觉统合能力问题直接影响他做呼吸放松训练等需要肢体配合的训练、认识发展水平影响到做语音能力训练、情绪行为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的互动和教学进度。

同样的相信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了其他康复训练。

由于现阶段学校专业康复师的缺口很大,往往一个康复师要在一节课中兼具几项障碍的康复训练,这也是康复进程较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着“多重障碍,多重干预”的原则,我们期待这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能得到解决。

3.2启示:对照基线期与学期评估报告我们可以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在呼吸能力方面:虽然呼吸能力还达不到常模,但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发声能力方面已经由从前的平均响度30dB提高到现在的平均响度60dB, 平均言语基频也有所改善,只是粗糙生嘶哑声还较为严重。

共鸣功能提高较慢,后位聚焦还较为明显,伸舌法“i”和前位音练习效果收效甚微,鼻音功能亢进矫治有所收效,但仍不稳定,需要老师扶触鼻子提醒才能矫正。

构音运动能力和构音语音能力的评估收效最为明显,口部构音运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现在阳阳学过的声母单音节词、说音节词的构音基本能够完成。

阳阳在康复过程中的这些点滴进步让我们在漫长的康复过程中得到了鼓舞和肯定。

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本身受限于认知障碍的影响,其康复之路就显得较为艰辛,更何况康复对象是一名大龄(九岁)智障儿童。

有人说:“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收获就再哪里。

”对我们而言,可能别人在付诸时间之后是硕果累累的收获,可是对我们而言,哪怕收获的是一点点小鱼小蟹也让我们倍感鼓舞。

这样的康复之路更像是一场不知目的地的马拉松,除了要求“选手”要具备科学的言语治疗理论方法这项基本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选手”在整个“赛程”中,在即使看不到目的地的情况下依然拥有“不抛弃,不放弃!”的毅力和勇气。

笔者研究的这则案例可能并不算成功,但求抛砖引玉,以此和广大的培智学校的语言康复治疗师共勉,为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未来伴有语言发育迟缓问题的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技术发展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1、《言语功能的评估标准及方法》黄昭鸣万勤张蕾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口部运动治疗学》卢红云黄昭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语言康复训练实用手册》张磊周林灿黄昭鸣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黄昭鸣杜晓新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