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营销策划}雪花啤酒营销策划书--杨松梅
秦皇岛雪花啤酒2012年度销售计划
★概述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
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
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
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
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
在德国,除出口啤酒外,德国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
在2009年,亚洲的啤酒产量约5867万升,首次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地。
2009年,我国啤酒工业实现利税24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3%。
千升啤酒利税比上年增长11.91%。
2009年我国啤酒行业经济指标呈现出较好的回升势头。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中高档尤其是中档啤酒市场迅速发展起来,但中国大部分啤酒企业90%以上的产品还是低档产品,而且啤酒企业除青岛、燕京等少数几个全国性的啤酒品牌定位已经比较清晰外,其它大多数品牌还处于发展阶段,定位还不是非常清晰。
因此啤酒企业需走好品牌发展之路。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更加重视本企业品牌发展,对品牌发展的认识程度和运作水平不断提高,将品牌发展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系统工程,深入实施。
1 宏观环境分析
(1)国家鼓励并扶持民族啤酒企业发展;
(2)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人为设置政策性保护壁垒。
加之浓厚的地域情
结,呈现明显的区域市场分割,各品牌据守高市场占有率的核心市场现象十分明显;
(3)经济发展减速,消费能力增长受限制,但是,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01年全国产量为2270万吨,年人均消费16.5升,世界平均水平为26升。
专家预测,中国啤酒市场成长期应在10年以上;
(4)国内企业研发能力弱,技术水平落后于欧、美、日,啤酒成功创新少。
啤酒种类较少,生产能力出现阶段性相对过剩,价格战激烈;
(5)啤酒仍是不可替代的健康营养饮品,中国啤酒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下降,但相对某些成熟行业仍有较高的水平,对投资者仍具有吸引力;行业并购成为潮流;
(6)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只有强势品牌,而无垄断品牌。
近300多个有一定规模的国内外品牌,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捉对撕杀;
(7)市场正在迅速细分,消费呈现个性化;
(8)渠道竞争、终端的抗衡,不再是短期手段,已经成为市场基本策略;
2 行业环境分析
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统计表明,我国啤酒行业45%企业处于亏损或微亏的边缘,32%左右的企业保本,只有不到20%的企业发展良好,盈利空间较大,企业成长有丰厚资源优势。
“提价找死,不提价等死”。
这是我国啤酒企业一个十分尴尬的现实。
提价,一瓶提它一两毛钱,可能也是杯水车薪,而且将触犯消费者十分敏感的神经;不提,企业有限资源和无限膨胀的营运费用的矛盾将日益尖锐,企业可能面临是断臂图存甚或改弦易帜的境地。
既然“微调”难成气候,一种可能就是“大调”。
因此走高档之路,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