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补液原则

外科补液原则


(二)低血钾
血清钾低于 3.5mmol/L 为低血钾。引起低 血钾的常见原因是:长期禁食造成钾摄入不足; 呕吐、腹泻造成钾丢失过多;碱中度导致细胞 外钾内移和长期应用利尿剂引起钾排出过多。 低血钾的临床表现:①中枢及周围神经兴奋 性减低症状:乏力,嗜睡,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 ③循环系统症状:心律失常,心电图变化( T 波低平或倒置,出现u波)。 低血钾的治疗:先要治疗原发病因,再及 时补钾。补钾时注意,能口服者不静脉给药, 见尿补钾。静脉给药时浓度不可过高,速度不 可过快,剂量不可过大。
(三)安全补液的监护指标
• 1 、中心静脉压 (CVP):正常为 5 — 10cm 水柱。 CVP 和血 压同时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应加快补液;CVP增高, 血压降低表示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补液并给强心药; CVP正常,血压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 应做补液试验。( 10min 内静脉注入生理盐水 250mL, 若血压升高,CVP不变,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 而CVP升高,为心功能不全。) • 2、颈静脉充盈程度:平卧时颈静脉充盈不明显,表示 血容量不足;若充盈明显甚呈怒张状态,表示心功能 不全或补液过多。 • 3、脉搏:补液后脉搏逐渐恢复正常,表示补液适当; 若变快变弱,预示病情加重或发生心功能不全。 • 4、尿量:尿量正常(每小时50mL以上)表示补液适当。 • 5、其他:观察脱水状态有无缓解,有无肺水肿发生, 有无心功能不全表现等。
(二)补液原则
• 1 、补充液体的顺序:先盐后糖,见尿补钾。 体液丢失的主要是胃肠液、血浆或血,这些液 体都是等渗的。为了恢复血容量,就应当用等 渗的液体来补充。葡萄糖液体虽然也是等渗的 甚至是高渗的 ( 如 10% 葡萄糖 ) ,但输人后很快 代谢掉而变为水和二氧化碳,达不到恢复血容 量的目的。脱水的病人的钾的总量是不足的, 但在缺水的情况下,血液浓缩,病人的血钾不 一定低,再额外补钾就可能使血钾升高,引致 高钾血症。只有尿量达到每小时40毫升以上时, 钾的补充才是安全的。
• 2 、补什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①晶 体液(电解质)常用:葡萄糖盐水、等渗盐水、 平衡盐溶液等;②胶体液常用:血、血浆、右 旋糖酐等;③补充热量常用: 10% 葡萄糖盐水; ④碱性液体常用: 5% 碳酸氢钠或 11.2% 乳酸钠, 用以纠正酸中毒。 • 3、怎么补?具体补液方法:①补液程序:先 扩容,后调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扩容时,先 用晶体后用胶体;②补液速度:先快后慢。通 常每分钟60滴,相当于每小时250ml。注意: 心、脑、肾功能障碍者补液应慢,补钾时速度 应慢;抢救休克时速度应快,应用甘露醇脱水 时速度要快。
(二)电解质
• 1、钠离子(Na+):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维持 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肾对钠的排泄是多钠 多排,少钠少排,没钠不排。正常成人每日排 出钠约4.5—6g,正常需要量也为4.5—6g。 • 2、钾离子(K+):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钾对 神经-肌肉应激性和心肌张力与兴奋性有显著 作用。细胞合成糖原和蛋白质时,钾由细胞外 进入细胞内;细胞分解糖原和蛋白质时,钾由 细胞内移出细胞外。肾一直保持排钾状态,虽 然在体内钾的含量少时,排泄也减少,但是有 限的,每日的排泄钾的量基本接近。正常成人 每日排出钾约3—5g,正常需要量也是此数值。
(四)酸碱平衡
正常血液pH为7.35—7.45。维持酸碱平衡的主 要途径是:①血液缓冲系统:最重要的缓冲对 是 HCO3-/H2CO3 二者之比为 20/1 ;体内产酸多 时,由HCO3-中和;产碱多时,由H2CO3中和。 ②肺调节:通过增减 CO2 排出量来调节血中的 H2CO3浓度。当H2CO3浓度增高时,呼吸加深加 快,加速 CO2 排出;反之亦然。③肾调节:肾 有强大的排酸能力,具体途径是: a 主要靠 H+ 与Na+的交换,和NaHCO3的重吸收;b分泌HN4+ 以带出H+;c直接排出H2SO4和HCl等。
2、低渗性脱水:因急性失水后,只补水而忽略 补盐;或反复呕吐造成。由于失钠大于丢水, 使细胞外液呈现低渗状态。早期抗利尿激素分 泌减少,尿量增多,血容量不足;后期醛固酮 分泌增加,尿量减少。临床表现主要是缺钠, 可将其分成三度:①轻度:无口渴,乏力,头 晕,尿量不减,失盐约为 0.5g/kg;②中度: 皮肤弹性减低,恶心,呕吐,脉搏细弱,血压 偏低,尿量减少,失盐约为 0.5 — 0.75g/kg; ③重度:除上述症状外,出现休克,失盐约为 0.75 — 1.25g/kg。低渗性脱水轻度血钠小于 135mmol/L,中度血钠小于130mmol/L,重度血 钠小于 120mmol/L。治疗先补等渗盐水,严重 病例应补高渗盐水。
• 2、酸碱的调整:除幽门梗阻以外,几乎 所有的脱水都伴有程度不等的酸中毒, 常用5%碳酸氢钠来纠正。对于中度以上 的脱水通常采用每输入800毫升生理盐水, 输入5%碳酸氢钠100毫升。
• 3、先快后慢:特别是治疗重度脱水的病 人,先快后慢尤其重要。即先快速输入 盐水使血压回升至正常,尔后再根据情 况减慢输液速度。 • 4、量入为出:病人在就诊前的失水量是 根据病人的脱水表现来估计的,不很准 确。就诊后的失水量应该准确测量并记 录下来。以后的继续失水量就应该按记 录的失水量损失多少,补充多少。
三、补液
(一)制定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划
• 1、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结果 来制定补液计划。补液计划应包括三个 内容:①估计病人入院前可能丢失水的 累积量;②估计病人昨日丢失的液体量, 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肠瘘等丧失 的液体量;高热散失的液体量(体温每升 高1℃,每千克体重应补3—5mL液体); 气管切开呼气散失的液体量;大汗丢失 的液体量等;③每日正常生理需要液体 量,以2000mL计算。
• 3、氯离子(Cl-):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 • 4、碳酸氢根离子(HCO3-):细胞外液主要阴离 子。在细胞外液中的两种主要阴离子, Cl- 和 HCO3-,常常发生相互代偿作用,如:因大量 呕吐丢失Cl-时,HCO3-浓度升高,引起低氯性 碱中毒;反之,因大量输入盐水导致 Cl- 增多 时,HCO3-浓度减低,引起高氯性酸中毒。 • 结合前面所说的水的需要量,每日必须补 充的液体,不能进食的成人每日需补充生理盐 水500mL,10%氯化钾20—30mL,其它液体都可 以用葡萄糖补足液体总量,即需5%或10%葡萄 糖1500mL。葡萄糖代谢后产生热量,生成水和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则从呼吸道呼出,因此可 以把葡萄糖液的量按水来计算。
二、体液失衡
(一)脱水
1 、高渗性脱水:因进水量不足 ( 如长期禁食 ) 、 排汗量过多(如高热)造成。由于失水大于丢钠, 使细胞外液呈现高渗状态,导致细胞内脱水,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临床表现主 要是缺水,可将其分成 3 度:①轻度:明显口 渴,失水占体重的2%—4%;②中度:严重口渴, 乏力,尿少,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凹陷,烦躁, 失水占体重的4%—6%;③重度:中度症状加重, 高热,昏迷,抽搐,失水占体重的6%以上。高 渗 性 脱 水 血 钠 大 于 1 5 0 mmol/L, 治 疗 以 补 水 (5%葡萄糖)为主。
• 4、消化道排水:每日胃肠分泌消化液8200mL,
其中绝大部分重吸收,只有 100mL 左右从粪排 出;胃液为酸性,其余为碱性;胃液内钾为血 浆中的3—5倍。 • 以上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水份总量约 2000—2500mL。其中皮肤蒸发(出汗除外)、肺 呼出的水一般是看不到的,叫不显性失水。 • 正常人摄人的水份与排出的水份是相等的, 人体每日排出的水量就是需要的水量,约 2000—2500mL。这些水份主要来自饮水1000— 1500mL和摄入的固态或半固态食物所含的水份。 体内氧化过程生成的水份 ( 内生水 ) 约 200 — 400mL。一个不能进食的成人如果没有水的额 外丢失,减去内生水,2000mL就是最低生理需 要量。
外科补液
一、体液平衡
(一)水的代谢
人体内的体液通过四种途径排出体外。 • 1、肾排尿:一般每日尿量约1000—1500mL。每日尿 量至少为500mL,因人体每日代谢产生固体废物35— 40g,每15 mL尿能排出1g固体废物。 • 2、皮肤的蒸发和出汗:每日从皮肤蒸发的水份约 500mL。这种蒸发的水份是比较恒定的,并不因为体 内缺水而减少。如有出汗,则从皮肤丢失的水份更多, 如有发热,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的水份将增加 100mL。 • 3、 肺 呼 出 水 份 : 正 常 人 每 日 从 呼 气 中 丧 失 水 份 约 400mL。这种水份的丧失也是恒定的,也不因体内缺 水而减少。
(五)代谢性碱中毒
• 代谢性碱中毒的常见原因是:幽门梗阻,高位肠梗阻, 长期胃肠减压等造成酸丢失过多,导致体内HCO3-过多。 代谢性碱中毒常常伴有低血钾,低血钙和低血氯。 • 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①呼吸变慢变浅;②头晕, 嗜睡;③心律失常,血压偏低;④手足抽搐。 • 代谢性碱中毒的治疗:①处理原发病,消除引起碱中 毒的原因;②轻度代谢性碱中毒可以通过补等渗盐水 而自行缓解;③重度代谢性碱中毒需用碱性药物纠正, 能口服者可以口服氯化胺,不宜口服者静脉用稀盐酸。 出现手足抽搐时,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
(四)代谢性酸中毒
• 代谢性酸中毒外科最常见。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 原因是:体内产酸过多(如休克,发热等);碱丢失 过多(如肠梗阻,腹泻,肠瘘等);肾排酸障碍。 • 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①呼吸加深加快,呼出气 体带有烂苹果味;②精神萎靡,头晕,嗜睡;③心跳 加快,血压偏低;④化验检查:pH小于7.35,HCO3-下 降,尿呈酸性。 • 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①处理原发病,消除引起酸中 毒的原因;②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可以通过补液而自行 缓解;③重度代谢性酸中毒需用碱性溶液纠正,临床 常用的是5%碳酸氢钠,给药剂量计算公式为:5%碳酸 氢钠(mL)=(24-血测得HCO3-值)×体重(kg) ×0.7,一般先给计算量的1/2,避免补酸过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