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学专业知识一【例题】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1.如下列药物化学结构骨架的名称为A.环己烷B.苯C.环戊烷D.萘E.呋喃【答案】B【解析】考察药物结构中常见的化学骨架及名称。
2.下列关于片剂的叙述错误的为A.片剂可以有速效、长效等不同的类型B.片剂的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C.片剂的生产成本及售价较高D.片剂运输、贮存、携带及应用方便E.片剂为药物粉末(或颗粒)加压而制得的固体制剂【答案】C3.以下哪种反应会使亲水性减小A.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B.与硫酸的结合反应C.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D.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E.乙酰化结合反应【答案】E【解析】此题考查药物结构与第Ⅱ相生物转化的规律:药物的结合反应包括(1)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2)与硫酸的结合反应(3)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4)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5)乙酰化结合反应(6)甲基化结合反应4.关于药物的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分配系数适当,药效为好B.分配系数愈小,药效愈好C.分配系数愈大,药效愈好D.分配系数愈小,药效愈低E.分配系数愈大,药效愈低【答案】A【解析】脂水分配系数可以反应药物的水溶性和脂溶性。
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过程是在水相和脂相间经多次分配实现的,因此要求药物既具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
5.淀粉可以作为下列辅料,其中有一项除外A.填充剂B.稀释剂C.黏合剂D.崩解剂E.润滑剂【答案】E6.0以下为不溶型薄膜衣材料的是A.HPCB.丙烯酸树脂IV号C.醋酸纤维素D.丙烯酸树脂Ⅱ号E.丙烯酸树脂Ⅲ号【答案】C【解析】胃溶型: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Ⅳ号、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和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等。
肠溶型:虫胶、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丙烯酸树脂类(I、Ⅱ、Ⅲ类)、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HPMCP)。
水不溶型:乙基纤维素(EC)、醋酸纤维素等。
7.下列溶剂属于半极性溶剂的是A.脂肪油B.聚乙二醇C.二甲基亚砜D.液状石蜡E.甘油【答案】B【解析】极性溶剂(如水、甘油、二甲基亚砜等)、半极性溶剂(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状石蜡、油酸乙酯、乙酸乙酯等)。
8.中药硬胶囊的水分含量要求是A.≤5.0%B.≤7.0%C.≤9.0%D.≤11.0%E.≤15.0%【答案】C【解析】胶囊剂的质量要求9.表面活性剂具有溶血作用,下列说法或溶血性排序正确的是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血性最强B.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C.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血性比较弱D.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血性比较弱E.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40>聚氧乙烯芳基醚【答案】B10.以下哪种散剂需要单剂量包装A.含有毒性药的局部用散剂B.含有毒性药的口服散剂C.含有贵重药的局部用散剂D.含有贵重药的口服散剂E.儿科散剂【答案】B【解析】散剂的质量要求:含有毒性药的口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
11.关于热原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不挥发性B.具有耐热性C.具有氧化性D.具有水溶性E.具有滤过性【答案】C【解析】热原的基本性质:水溶性、不挥发性、耐热性、过滤性、其他: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以及超声破坏。
12.在某注射剂中加入亚硫酸氢钠,其作用可能为A.抑菌剂B.金属螯合剂C.缓冲剂D.抗氧剂E.增溶剂【答案】D13.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疾病的无菌制剂B.眼用溶液剂的pH应兼顾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刺激性的要求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超过50μm的颗粒不得超过2粒D.用于眼外伤或术后的眼用制剂必须满足无菌E.增加滴眼剂的粘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对治疗效果不利【答案】E适当增大滴眼剂的黏度既可延长药物与作用部位的接触时间,又能降低药物对眼的刺激性。
14.关于气雾剂不正确的表述是A.按气雾剂处方组成可分为二相和三相气雾剂B.二相气雾剂一般为溶液型气雾剂C.按给药途径可分为吸入气雾剂、非吸入气雾剂和外用气雾剂D.气雾剂比雾化器治疗时间长E.气雾剂需要借助抛射剂【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气雾剂比雾化器容易准备,治疗时间短。
气雾剂的特点 97气雾剂的优点:①简洁、便携、耐用、方便、多剂量;②比雾化器容易准备,治疗时间短;③良好的剂量均一性;④气溶胶形成与病人的吸入行为无关;⑤所有MDIs的操作和吸入方法相似;⑥高压下的内容物可防止病原体侵入。
气雾剂的缺点:①若患者无法正确使用,就会造成肺部剂量较低和(或)不均一;②通常不是呼吸触动,即使吸入技术良好,肺部沉积量通常较低;③阀门系统对药物剂量有所限制,无法递送大剂量药物;④大多数现有的气雾剂没有剂量计数器。
15.关于植入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入剂为固体制剂B.植入剂必须无菌C.植入剂的用药次数少D.植入剂适用于半衰期长的药物E.植入剂可采用立体定位技术【答案】D【解析】植入剂的特点:具有定位给药、用药次数少、给药剂量小、长效恒速作用及可采用立体定位技术等特点,它适用于半衰期短、代谢快,尤其是不能口服的药物。
16.关于常用制药用水的错误表述是A.纯化水为原水经蒸馏、离子交换、反渗透等适宜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B.纯化水中不含有任何附加剂C.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D.注射用水可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E.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答案】D【解析】灭菌注射用水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17.有关口崩片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B.胃肠道反应小,副作用低C.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D.服用方便,患者顺应性高E.体内有蓄积作用【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口崩片的特点:与普通口服片剂相比,口崩片具有:(1)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2)服用方便,患者顺应性高(3)胃肠道反应小,副作用低(4)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18.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A.糖基修饰脂质体B.聚乳酸微球C.静脉注射用乳剂D.氰基丙烯酸烷酯纳米囊E.pH敏感的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参考答案】A19.从滴丸剂组成及制法看,关于滴丸剂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工艺周期长、操作复杂B.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C.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D.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E.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此题重点考查滴丸剂的特点。
20.下列关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错误的是A.选择性是药物分类的基础B.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C.选择性高的药物组织亲和力强D.选择性高的药物副作用多E.有时与药物剂量有关【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多数药物所引起的药理效应具有选择性,药物选择性有高低之分。
选择性高的药物与组织亲和力大,组织细胞对其反应性高;如洋地黄对心脏有较高的选择性。
药物的选择性一般是相对的,有时与药物的剂量有关,如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较大剂量则有解热镇痛作用。
药物作用选择性是药物分类和临床应用的基础。
21.主动转运的特点不包括A.有结构特异性B.逆浓度梯度转运C.不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D.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载体量有关,往往出现饱和现象E.需要消耗机体能量,能量的来源主要由细胞代谢产生的ATP提供【答案】C【解析】主动转运有如下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机体能量,能量的来源主要由细胞代谢产生的A TP提供;③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载体数量有关,可出现饱和现象;④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⑤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⑥主动转运有结构特异性;⑦主动转运还有部位特异性。
22.关于肠肝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药物都存在肠肝循环B.肠肝循环的药物应适当减低剂量C.肠肝循环发生在由胆汁排泄的药物中D.肠肝循环的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E.肠肝循环是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门静脉重新吸收入血的过程【答案】A【解析】肝循环是指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肠道中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肝脏,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的现象。
有肠肝循环的药物在体内能停留较长时间。
一些药物会因肠肝循环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上出现第二个峰,即产生双峰现象。
一些不经口服的药物如静脉注射剂、舌下片没有肠肝循环。
23.某患者应用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此类不良反应属于以下哪个分型A.A类B.B类C.C类D.D类E.E类【答案】B【解析】药品不良反应传统的分类24.几种药物相比较时,药物的LD50越大,则其A.毒性越大B.毒性越小C.安全性越小D.安全性越大E.治疗指数越高【答案】B【解析】半数有效量是指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
如效应指标为死亡,则为半数致死量(LD50),药物的安全性与其LD50的大小成正比,其数值越大证明毒性越小。
25.关于注射部位的吸收,错误的表述是A.一般水溶液型注射剂中药物的吸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B.血流加速,吸收加快C.合并使用肾上腺素可使吸收减缓D.脂溶性药物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转运E.腹腔注射没有吸收过程【答案】E26.药物与受体的结合特点,不正确的是A.选择性B.可逆性C.特异性D.饱和性E.持久性【答案】E【解析】此题考查受体的性质:受体具有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灵敏性、多样性。
27.以下药物不会引起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是A.奎尼丁B.利多卡因C.甲氧苄啶D.胺酮E.氯丙嗪【答案】C【解析】有些药物可引起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如奎尼丁、利多卡因、美心律、恩卡因、氟卡胺、胺碘酮、安搏律定、溴苄胺、硝苯地平、洋地黄类、异丙肾上腺素、氯丙嗪、异丙嗪、阿米替林及一些新型的H1受体阻断药,例如阿司咪唑等。
28.精神活性物质的特点不包括A.驱使用药者连续或定期用药的潜能B.连续反复地应用呈现药物敏化现象C.连续反复地应用呈现身体依赖性D.连续反复地应用呈现精神依赖性E.连续反复地应用不会造成机体损害【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精神活性药物,具有以下共同的药理学特点:①驱使用药者连续或定期用药的潜能,即强化作用;②连续反复地应用,机体对其反应减弱,呈现耐受性或对其反应增强,呈现药物敏化现象;③连续反复地应用,导致机体对其产生适应状态,呈现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及药物渴求现象。
29.根据疾病所累及的器官系统对药源性疾病的分类不包括A.药源性肝脏疾病B.药物后效应型C.药源性肾脏疾病D.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E.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答案】B【解析】按照疾病所累及的器官系统分为药源性肝脏疾病、药源性肾脏疾病、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和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等。
30.与丙磺舒联合应用,有增效作用的药物是A.四环素B.氯霉素C.青霉素D.红霉素E.罗红霉素【答案】C【解析】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二者均为酸性药物,青霉素主要以原型从肾脏排出,若同时应用丙磺舒,后者竞争性占据酸性转运系统,阻碍青霉素经肾小管的分泌,因而延缓青霉素的排泄使其发挥较持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