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链环境下零售企业采购模式优化对策研究

供应链环境下零售企业采购模式优化对策研究

供应链环境下零售企业采购模式的优化对策研究
摘要:在供应链环境下分析采购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采购模式的改善和优化。

探讨供应链下如何进行零售企业采购流程的改善和采购模式的优化,如改善采购流程与采模式的优化等对策。

关键词:供应链;零售企业;采购模式;优化;对策
21世纪的今天,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采购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这在零售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

它不仅影响到零售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对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企业采购模式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因为零售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地变化,所以企业采购模式也需要不断地改善和优化。

一、零售企业采购的重要性及其问题探究
(一)采购对零售企业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零售企业而言,高效的采购在控制成本、提高质量以及持续赢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专业生产能够更加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导致企业采购的比重大大增加,合理采购及其管理的作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采购作为供应链上游的主要环节,在企业和供应商之间架起了一座连接的桥梁,连接着产品供应和生产。

供应链上企业外部的价值通过采购环节向企业内部传递,并最终传达到外部的客户手中,采购环节的好坏将直接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

采购的成本、质量和
服务将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二)零售企业采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零售类企业,其市场的特点是多品种,少批量,市场稳定性差,产品的交货期要求高,而且产品的出货影响因素多。

虽然,我国零售企业采购已基本实现市场化运作,但是企业现行的采购模式仍然是传统的粗放式采购模式。

1、采购目标定位不明确,甚至不准确。

采购管理仍集中在降低价格方面,忽略了质量、交货期等重要因素,对于质量和交货期进行事后把关控制,采购方很难参与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和有关质量控制活动。

缺乏合作的质量控制导致采购部门对采购物品的质量控制的难度增加。

2、采购过程缺乏主动性,采购计划未能适应需求的变化。

传统的采购是为库存而采购,采购部门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不了解生产进度和产品需求的变化。

许多企业的采购计划未能结合当前激烈的供应链竞争环境,所以在采购管理实施过程中,造成流程重复、资源浪费、成本增加等,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3、采购市场竞争激烈,供需双方地位不平等。

存在无序竞争和不规范行为,采购方要求严格,采购双方未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供应方和需求方以临时或短期的合作机制为主,造成竞争多于合作,进而导致采购过程的不确定。

4、供需双方信息沟通不畅。

采购和供应双方都尽量隐瞒自己的
信息,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共享。

由于供需双方在信息沟通上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所以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供需双方对用户的需求不能及时响应,缺乏应付变化需求的能力。

二、供应链环境下采购模式的优化对策
运用科学的采购方法对企业采购流程进行改善,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是企业的一个重要利润源泉。

一般而言,零售企业的采购模式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一)改善采购流程
1、进行外部资源管理
供应链管理思想就是系统性、协调性、同步性、集成性,外部资源管理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上述思想的一个重要步骤--企业集成。

从供应链企业集成的过程来看,它是供应链企业从内部集成走向外部集成的重要一步。

和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首先,与供应商的信息建立信息共享项目。

其次,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控制过程,即同步化运作,使供应链各企业在响应需求方面取得一致行动,增强供应链的敏捷性。

最后,实现同步化运营的措施是并行工程。

生产商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共同制定有关产品的质量标准等,使需求信息能很好地在供应商的业务活动中体现出来。

供应链管理采购模式的特点是实现有效地外部资源管理,解决传统采购模式中供应商对采购部门不能及时响应和质量控制事后把
关的问题。

实现有效的外部资源管理就是将事后把关转变为事中控制的有效途径。

2、采用订单驱动的方式采购
新的采购方式简化了采购工作流程,使供需双方都围绕订单运作,有助于实现准时化、同步化运作。

要实现同步化运作,采购就必须是并行的,当采购部门产生一个订单时,供应商即开始着手物品的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采购部门编制详细采购计划,制造部门也进行生产的准备过程,当采购部门把详细的采购单提供给供应商时,供应商就能很快地在所要求的时间内将物资交给用户。

当用户需求发生改变时,制造订单又驱动采购部门的订单发生改变,这一种快速的改变过程,增加了供应链的柔性和敏捷性。

3、与供应商建立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传统的供商关系表现为三种:竞争性关系、合同性关系和合作性关系,现在基于合同的关系占上风。

零售商决不能只依靠合同,也不能放弃主权只谈合作,要在依靠自有品牌和其他供应商的基础上,与供应商发展一种战略性合作关系。

零售商对不同的供应商会采取不同的谈判策略和合作方式。

对于战略伙伴关系的供应商,零售企业需要在库存、风险、降低产品的采购成本、消除组织障碍等方面达成一致。

(二)零售企业采购模式的优化策略
1、准时化采购
准时化采购是一种先进的采购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
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

准时化采购要求减少供应商的数量,一方面以便于管理和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质量上也有保证。

准时采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交货准时,这也是精细供应链生产运作的前提条件。

准时化采购要求供需双方信息的高度共享,保证供应与需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规模采购
要取得较低的进货成本,必须大批量进货,同时大批量销售,享受价格上的批量折扣优势,充分发挥现代大商业的规模效应。

企业这种大批量低成本进货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相对较低的价格竞争优势,从而形成对消费者的购买欲的有效刺激,并使零售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主动权,形成企业经营的良性循环。

3、全球统一采购
基于全球化战略下的统一采购,是指企业通过联合多家公司的购买力量,将触角伸到国际市场并取得更强有力的竞争力。

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采用统一采购流程、统一的采购评审标准、在线采购技术来进行采购运作,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经济、质量适应的资源,这种以全球战略为基础的采购模式,将有助于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同时可以避免传统的分散采购中存在的物料灰色价格和交易回扣等现象。

要综合运用招标采购和在线采购两种方式,才能有效地实施统一采购。

三、结束语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由单一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共同利益下的协同合作关系。

这也意味着企业的采购模式也必须从供应链整体利益的角度对传统的单一竞争模式进行优化,才能降低企业采购成本、降低库存,从而协调整个供应链的流程运作,取得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永.供应链管理(第二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黎娟.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j].中国商贸,2010,(2)
[3]李承赞.浅析供应链下中小企业采购管理[j].企业论坛,2010,(25)
[4]尚宏丽.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8,(5)
作者简介:张东梅(1986-),女,汉族,河北唐山迁安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工程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评价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