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的乘法口诀-教案

8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2课时8的乘法口诀
课题8的乘法口诀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不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常要借助直观观察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来完成。

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上课伊始,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螃蟹,设疑激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编制8的乘法口诀,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效利用知识的迁移,从编制8的乘法口诀到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对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的理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1.学会8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

2.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3.学会利用知识迁移学习8的乘法口诀,养成良好的合作态度。

学习重点1.编制8的乘法口诀,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含义。

2.利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卡片螃蟹图片学具准备:螃蟹图片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1只螃蟹图,引导学生观察
螃蟹的特点。

2.1只螃蟹有8条腿,那2只螃蟹
有多少条腿?你是怎么知道的?
3只……
3.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8的乘法
口诀。

(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1.观察螃蟹图,自由交流发现:
学生1:每只螃蟹有8条腿。

学生2:我也发现1只螃蟹有8
条腿,还知道它是横着爬行的。

2.倾听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
题,同桌互相交流。

3.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1.想一想,填一填。

(2)个(8)
算式:8×2=16
口诀:二八十六 2.看口诀写算式。

六七四十二 6×7=42 7×6=42 四八三十二
4×8=32 8×4=32
3.看图列式
(24)颗葡萄 算式:8×3=24
4.请你算一算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里一共有多少个字。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5×8=40(个)
5.刘阿姨买了3个菠萝,每个8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编制口诀。

(1)引导学生观察表格:1只螃蟹有几条腿是怎样算出来的?你会列算式吗?你能根据算式编出一句口诀吗?
(2)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的表格,继续编制口诀,然后汇报。

2.背诵口诀。

(1)引导学生数一数8的口诀共几句。

(2)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编出的口诀。

(3)引导学生观察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背口诀。

1.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填表,然后全班汇报:
(1)1只螃蟹有8条腿,列式为8×1=8或1×8=8。

乘法口诀是:一八得八。

(2)认真观察表格里的数据,对照拿出螃蟹图片,观察思考,编制8的乘法口诀,填写表格。

学生1:我发现每多一只螃蟹,腿的条数就多了1个8…… 学生2:我知道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1个8,2个8……8个8都能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也就可以编出相对应的乘法口诀。

2.(1)数出共有8句。

(2)同桌互动,小组互动。

(3)认真观察8的乘法口诀,交流发现:
八八六十四这句口诀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其余的每句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每相邻两句的积都相差8…… (4)背诵口诀,交流心得。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教材第75页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独立把情境图下面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说出对应的口诀。

2.完成教材第75页“做一做”。

1.认真观察,根据每排军乐队队员的人数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说出所运用的口诀。

2.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解题过程和心得。

8×3=24(元)四、
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
问: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对于口诀的编制过程和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运用以前的方法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把学生的难点放在识记口诀上。

本节课我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同时,我还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通过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达到逐步巩固应用乘法口诀的目的。

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8的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