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美版美术教案四年级下册第12课 汉字的联想
人美版美术教案四年级下册第12课 汉字的联想
板书课题:汉字的联想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引出主题
三、教学探究
1.了解汉字的起源,激发兴趣
由同学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
汉字到底是不是由仓颉一个造出来的?
通过欣赏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我们了解到汉字是有全体华夏创造出来的。它包含着我们整个民族的智慧。
二次
备课
课 时 教 案B
2.欣赏甲骨文、辨识甲骨文、了解象形字。
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欣赏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尝试学习古代汉字的书写方法。动手用甲骨文完成一张甲骨文字组合作品
教学
重点和 难点
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用绘画形式表现汉字的创作乐趣。
教 学
准 备
教师
课件,示范纸张。
学生
水彩笔、油画棒、美术本
板书(场地)设计
3.播放课件、联想游戏,讲解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
(1)、接下来,我们玩一个联想游戏,请同学将相应的字与图连线。
老师:你是怎么判断的呢?这些文字的图形和生活中的事物有什么关联呢?
学生:根据黑板上出示的东西展开联想。
老师小结:这些文字和生活中的图形都非常相似,人们根据事物的外形特征,创造了象形文字。我们一起来感受是象形文字的象形表意之美。
二次
备课
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是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距今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西周的金文、秦朝的小篆、具有蚕头燕尾特点的汉代隶书、魏晋的楷书,到现代端庄整齐的方形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如今的文字已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汉字是最富有内涵的字,每个字都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联想。
分析“马”字的变化过程。
分析“鼓”字的组合、了解古人的造字智慧。
美 术 课 时 教 案A
备课人:鑫淼
四年级下册 第12课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
《汉字的联想》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了解中国汉字文化,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知识技能
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用中国画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大胆联想和创作。
四、课间休息十分钟
让学生利用下课时间准备摆放学习用具。保持教室干净卫生,强调安全纪律。
二次
备课
课 时 教 案B
第二节
一、整顿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简单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导入教学。
二、讲新课
教师示范:把这文字变成画。
提示:教师画范画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画面主题内容的呈现。今天我们学习了《汉字的联想》,将这些文字变成有趣、好玩的画面。
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字组合画。
设计意图: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多种形式的文字组合方法。
三、艺术实践
选择课本中你最喜欢的一幅绘画作品,从作品的题材、用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描述,用大约150字的短文写出你的述自己的创作思想。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次
备课
课 时 教 案B
汉字的联想
范画张贴处
象形
意会
、
思维教学框架设计栏:
美术教学资料收集栏:
课 时 教 案B
第一节
一、整肃课堂纪律、组织教学
调整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猜字导入——师板书象形字“马”
老师:你们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
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从哪里看出来是“马”字??我们来看看是不是?
老师总结: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观察世界万物,通过事物的联想,创造了这些和生活中的事物相似的文字——象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汉字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