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防腐涂装施工工艺标准

钢结构防腐涂装施工工艺标准

0240钢结构防腐涂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50300-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5-2001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钢结构工程用的防腐蚀施工工艺。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建筑钢结构工程防腐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腐蚀材料有底漆、面漆和稀料等。

建筑钢结构工程防腐底漆有红丹油性防锈漆、钼铬红环氧酯防锈漆等;建筑钢结构防腐面漆有各色醇酸磁漆和各色醇酸调合漆等。

各种防腐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指标的规定,还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2.2主要机具:喷砂枪、气泵、回收装置、喷漆枪、喷漆气泵、胶管、铲刀、手砂轮、砂布、钢丝刷、棉丝、小压缩机、油漆小桶、刷子、酸洗槽和附件等。

2.3作业条件:2.3.1油漆工施工作业应有特殊工种作业操作证。

2.3.2防腐涂装工程前钢结构工程已检查验收,并符合设计要求。

2.3.3防腐涂装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有防火和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火灾和人员中毒事故。

2.3.4露天防腐施工作业应选择适当的天气,大风、遇雨、严寒等均不应作业。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基面清理→底漆涂装→面漆涂装→检查验收。

3.2基面清理:3.2.1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油漆涂装应在钢结构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

油漆涂刷前,应将需涂装部位的铁锈、焊缝药皮、焊接飞溅物、油污、尘土等杂物清理干净。

6.2当气温高于40℃时,应停止涂层作业。

因构件温度超过40℃时,在钢材表面涂刷油漆会产生气泡,降低漆膜的附着力。

6.3当空气湿度大于85%,或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进行涂层作业。

6.4钢构件制作前,应对构件隐蔽部位、结构夹层难以除锈的部位,提前除锈,提前涂刷。

7、质量记录7.1钢网架结构底漆涂层产品合格证。

7.2钢网架结构面漆涂层产品合格证。

7.3钢网架结构涂层的质量检查记录和报告。

8、安全环保措施8.1各类油漆和其他易燃、有毒材料,应存放在专用库房内,不得与其他材料混放。

挥发性油料应装入密闭容器内。

妥善保管。

8.2库房应通风良好。

不准住人,并设置消防器材和“严禁烟火”明显标志。

库房与其他物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8.3用喷砂除锈,喷嘴接头牢固,不准对人。

喷嘴堵塞,应停机消除压力后,方可进行修理或更换。

8.4使用煤油、汽油、松香水、丙酮等调配油料,戴好防护用品。

严禁吸烟。

8.5沾染油漆的棉纱、破布、油纸等废物,应收集存放在有盖的金属容器内,及时处理。

8.6在室内或容器内喷除,要保持通风良好,喷漆作业周围不准有火种。

8.7采用静电喷漆,为避免静电聚集,喷漆室(棚)应有接地保护装置。

8.8刷外开窗扇.必须将安全带挂在牢固的地方。

刷封檐板、水落管等应搭设脚手架或吊架。

在大于25度的铁皮屋面上刷油.应设置活动板梯、防护栏杆和安全网。

8.9使用喷浆机,手上沾有浆水时,不准开关电闸,以防触电。

喷嘴堵塞,疏通时不准对人。

国外钢结构防腐涂装工艺标准/金属表面防腐涂装施工工艺要求-江苏大顺防腐公司1 总则1.1 技术规范涵盖的两个种类的富锌漆,只有一个定义:在露底和细小擦损部位涂层漆膜不连续的情况下也能保护裸露金属。

1.2 涂料种类可以分为无机锌粉和有机锌粉两大类。

1.3 技术规范不涉及可焊底漆,即车间保养底漆,如油漆30 。

1.4 富锌涂层,不论其表面是否涂上面漆,都可以很好地在各种环境下广泛运用。

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不同种类的富锌漆在施工中出现的具体涂层破损情况,请参考—指导12.00 或向油漆制造商咨询对锌粉涂层外露规范的相关建议(见章节12.1 《注意事项》)。

1.5 富锌涂料应该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多种涂料配套系统中的底漆,而且适合于喷涂施工。

2 应用类型2.1 技术规范的应用2.1.1 符合本技术规范的锌粉底漆应依据涂料的品种和锌含量等级分门别类。

2.1.2 如果没有明确的指定涂料品种,那么种类I (无机锌粉类)和种类(有机锌粉类)都可以接受(见章节2.3 )。

2.1.3 如果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锌含量,那么锌粉含量等级1 、2 和3 都是可以接受的(见章节2.3 )。

该种类锌粉底漆可以由(1 ~3) 种成分构成。

2.2 组成本技术规范所述的富锌涂料,一般含有金属锌粉、功能性添加剂(助剂),以及有机或无机的油漆主剂和相应的溶剂(见章节12.2 《注意事项》)。

2.3 油漆主剂的类型2.3.1 种类:2 次硬化类无机锌粉涂料/ 水溶性无机锌粉。

包括硅酸盐、磷酸盐和改性物,必须能通加热固化或用固化剂固化。

2.3.2 种类:自固化无机锌粉涂料/ 水调整型。

包括含水溶性硅酸盐、硅酸四铵、磷酸盐和改性物。

这类涂层的固化是通过金属锌、硅酸盐、钢板基材和 2 间、的反应来实现的。

涂层在水分的挥发过程中会产生 2 。

2.3.3 种类:自固化无机锌/ 溶剂调整型。

它包括钛白粉,有机硅及硅聚合改性物。

该类涂料的固化是钛、聚合硅化合物和金属锌之间的反应,完成取决于大气中的湿度。

2.3.4 种类有机锌粉涂料。

本技术规范所述的有机锌涂料。

它是通过化学反应或溶剂挥发来实现固化。

(见章节12.3 《注意事项》)。

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加热促进干燥和加速固化。

2.4 锌粉含量等级分类锌粉涂料应依据金属锌粉在漆膜干膜中的重量比作如下等级分类划分: 1 级:锌粉含量≥85% ;2 级:77% ≤锌粉含量<85% ;3 级:65% ≤锌粉含量<77% 。

3 参照标准3.1 除非另有规定外,只有最新颁发和修订(版本)的参照标准,在受邀招投标才是有效。

3.2 如果以下所列的参考标准和本技术规范有不一致的地方,以本技术规范为准。

3.3 标准和综合标准指南(13 ):指导确认和使用电脑化制作工业涂料及材料的产品技术说明书。

2 :用磁性膜厚仪测量涂层干膜厚度。

* 油漆29: 牺牲阳极型锌粉底漆及基本功效。

油漆30 :可焊性无机锌粉底漆。

1 :溶剂清洗。

5 .1 :金属出白喷丸( 砂) 清理(表面处理)。

指南12.00 :富锌漆涂层系统指导。

* 12.01 :单一富锌漆涂层体系。

3.4 美国国际标准A572 :高强度低碳合金钢(钶钒合金)的钢结构规范标准。

B117 :盐雾试验方法。

D185 :油漆、漆浆和颜料的细度测试方法。

* D562 :斯托姆斯粘度计测量涂料粘度的方法。

D520 :金属锌粉颜料的技术规范。

D714 :评判涂层气泡的标准方法。

* D1296 :挥发性溶剂和稀释剂的气味测试方法。

* D1308 :家用化学清洗剂和各色有机类面漆的影响试验方法。

* D1475 :油漆比重的检测方法。

* D1535 :用“ ”颜色标准来确定所需颜色。

* D1640 :有机涂料在室温下成膜、固化和干燥的试验方法。

D1654 :油漆样板在腐蚀环境下评判的试验方法。

* D2369: 涂料挥发分的测试方法。

* D2371: 溶剂型涂料中颜料含量的检测方法。

* D2621 :红外法测定溶剂型涂料中主剂固体含量的试验方法。

D3278 :用“ ”闭口杯测量液体闪点的试验方法。

D3359 :胶带法测量附着力的试验方法。

D4380 :液态油漆和有关各类色漆的取样方法。

D4417 :钢板表面在喷砂( 丸) 处理后表面粗糙度的现场测试验方法。

* D5894 :油漆样板(金属样板涂上油漆)进行腐蚀循环试验和(老化)试验。

即在干/ 湿(雾)交替试验箱和冷凝水交替试验箱中进行试验。

3.5 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标准Z129.1 :危险性工业化学品警示标识。

3.6 美国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F E D - S T E - 1 4 1 :油漆、清漆、蜡漆和相关材质的检验、取样和试验方法。

* 方法3011 :(打开包装桶时)容器内的(油漆)状态。

* 方法4331 :喷涂性能。

* 方法4541 :干膜外观和性能。

有“ * ”标准的仅供参考,不列为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4 成分组成4.1 供应商应全面提供产品在生产中所选用的原材料和相关生产工艺的信息资料。

4.2 颜料4.2.1 这些涂料中的主要颜料成分必须是D520 所规定的金属锌粉(见《注意事项》12.4 ),并且漆膜干膜中的金属锌粉含量应满足章节2.5 的规定。

4.2.2 其他颜料成分包括体质颜料、催干剂、着色颜料、防沉剂和活化期控制助剂。

5 标准试验条件5.1 试验样板:热扎钢板做成的试板,符合72 规定,其样板尺寸为(100 ×150 × 3.2) 或更大。

样板在喷砂处理前须按1 要求先用溶剂清洗。

试验样板需按 5 要求进行喷砂处理,并达到表面粗糙(44 ~57) m m 。

喷砂后粗糙度的检测须按D4417 的方法 C 实施。

5.2 施工:每道涂层需依据供应商书面推荐的规范进行喷涂施工。

5.3 干膜厚度:试板涂层的干膜厚度DFT须符合油漆商书面推荐的最小厚度要求和不超过油漆商规定的最小厚度的25 mm 。

如果没有推荐厚度,一般厚度要求在(60 ~90) 。

干膜厚度须依据“附件”的规定测量。

5.4 固化:涂料的干燥和固化须遵守油漆商的书面推荐的方法。

试验前,已涂好油漆的试板须在相对湿度55% 以上的环境下放置和养护至少30 天。

5.5 刻划加速线:在涂好油漆的试样的面上刻划两条平行线,暴露出涂层下的金属底材。

每条线须距离试板两侧边缘至少2.5 ,与顶和底相距至少 5 ,每条线长至少 6 。

两条线可以垂直刻划,或者以一定角度交*刻划。

参照1654 加速线刻划操作程序。

5.6 试板的背面和边口:使用一种油漆和胶带封密每块试板的背面和边口,对这些表面提供必要的保护。

6 液态涂料6.1 混合:多组分涂料的液态部分必须要混合和分散均匀、稳定、无砂,附合本技术规范要求。

6.1.1 多组分涂料的颜料部分(粉状物)在混合前须干燥和疏松状包装。

6.1.2 混合好的油漆用机械搅拌器搅拌,达到分散均匀,不出现不良形态。

6.1.3 混合后,多类粗粒和漆皮的残留物,依据D185 要求,用60 目的滤网来筛取(依据不同种类而定),其重量应不高于油漆总重量的0.5% 。

如果是新技术产品,相关各方可以协商确定(修改)筛(滤)网目数规格的大小。

6.2 活化期:多组分富锌涂料的活化期。

已按油漆商的产品说明书要求混合后等待施工的油漆,放置时间不能超出活化期。

油漆商应提供因为湿度和温度变动而引起其活化期的变化而产生的不同条件下的活化期数据。

对于那些接近活化期尾期施工的油漆,即使其混合和施工也确实是正常的,其涂层也必须依据章节7.2 要求进行附着力测试,并合格。

6.3 储存期:不论是多组分涂料还是单组分涂料,规定的储存期内,不允许变稠,不然会影响油漆性能和施工性能。

涂料及组分须装入封闭性好的包装桶里,不能开封,在(10 ~32) ℃存放,自发货之日起6 个月内不出现凝絮、胶化、起泡和干裂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