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精品PPT)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精品PPT)
第二、在非充分就业经济中,即存在着失业, 没有完全的挤出。因为LM曲线实际上不是垂 直的。财政扩张提高利率。但也增加收入。因 此挤出是程度问题。
第三,在非充分就业经济中,当政府支出增加 时,如果不想产生任何挤出,就要保证利率不 提高。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实现 这一点。在财政扩张过程中。当货币供给增加, 防止利率提高时,就是货币调节。
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非常敏感,因而LM曲线 几乎是水平的,财政政策变动对产量有比较大 的效应,而货币政策变动对均衡产出水平几乎 没有什么影响。
古典分析与挤出
如果LM曲线为垂直的,则政府支出的增加对均 衡收入没有影响,只会提高利率。
如果政府支出提高而产出无变化,则私人支出 必然抵消性减少。
货币调节也称为预算赤字货币化,其意义是联 邦储备系统(中央银行)印制纸币购买债券,政 府用债券弥补其赤字。
财政扩张的货币调节
LM
i
E
LM
E
i0
E
IS
IS
Y0
Y Y
11.3 产出构成与政策配合
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产出与利率的影 响不尽相同。
对收入与利率的政策效应
在利率提高的情况下,厂商计划投资支出下降, 因此总需求下降。
增加政府支出的效应
LM
i
E
E
i0
E
G G
IS
IS
Y0
Y Y
挤出
增加的政府支出提高了收入,也提高了利率。 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涨,从而减少私
人支出,特别是投资支出时,就发生挤出情况。 当政府支出增加时,利率提高得越高,挤出程
第11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教学要求
(1)掌握货币政策 (2)掌握财政政策与政策配合 (3)掌握产出构成与政策配合 (4)理解实践中的政策配合
11.1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一个国家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 银行运用其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 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1990-1991年的衰退
衰退开始于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前。 同时,石油价格暴涨,通货膨胀抬头。
联储只是采取适度扩张性货币政策,让利率缓 慢下降但下降不多,因为,为了打击通货膨胀。
当时,财政政策不能正常运行。因为,预算赤 字已经很大了,并且,政府和国会对采取何种 类型的财政政策有分歧。
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政府大范围地支出于教育、环保、 职业培训与重建等类似工作都是正确的,因此赞成增 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政策与提高税收以遏制过度繁荣。
有增长意识的人们以及建筑业、游说团体,则主张通 过降低税率或投资补贴进行扩张性政策。
11.4 实践中的政策配合
像降低货币增长率或政府支出那样的降低总需 求的政策,除降低产出水平外,还会降低通货 膨胀。
28日
高到5.85%。
2005年03月 17日
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
2004年10月 29日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
1993年07月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
11日
10.98%。
1993年05月 15日
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
2.18% 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和 改变法定存款准备率。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
央行宣布上调利率与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2007年6月5日
由11%调高至11.5%
2007年5月15日
由10.5%调高至11%
2007年4月16日
由10%调高至10.5%
2007年2月25日
银行不情愿贷款吗?
第二个例子是银行不愿意增加其贷款。如果银 行不愿意贷款给厂商,则联储公开市场买入, 与总需求和产出之间传递机制的重要部分就停 止发生作用。
古典分析
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完全无反应时,LM曲线是 垂直的。
M kY hi P
货币需求对利率完全无反应,意味着h为零。 M k(P Y)
虽然利率上涨,但投资提高了。
利率增加的抑制作用并没有逆转投资补贴的影 响。在这个例子中,较高收入引起的消费与投 资支出两者都增加了。
各种财政政策
削减所得税 政府支出 投资补贴
利率 + + +
消费 + + +
投资 +
GDP + + +
政策配合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政策配合,使一个失业经济 趋向于充分就业产出?
根据总需求的变 动,调整产出。
但是,如果资产组合的不平衡,不管什么理由 未引起利率的显著变动,或者如果支出对利率 的变动不作出反应,则货币与产出之间的联系 就不存在。
流动性陷阱
第一个例子是流动性陷阱:在既定的利率情况 下,货币供给多少,公众就打算持有多少。
这意味着LM曲线是水平的,而且货币数量的 变化不会使其移动。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 策无力影响利率。
政策 货币扩张 财政扩张
均衡收入 + +
均衡利率 +
货币政策通过刺激总需求中对利息敏感的组成 部分,主要是投资支出,发挥作用,如住宅建 筑。
财政政策起作用的方式,取决于政府采购的是 什么商品,变动的是什么税种以及什么样的转 移,包括像国防花费之类的政府采购的商品与 服务,或者削减公司所得税,销售税,或者是 变动社会保障分摊额。
i0
i
LM
1 (M / P)
E
k
E
E1
LM
IS
Y0
Y
LM表越陡峭,收入变化越大。
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非常敏感,即相对平直的 LM曲线,货币存量的一定变动,只要利率些 微的变动,就可为资产市场所吸收。因此,公 开市场购入,对投资支出的影响很小。
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非常不敏感,即相对陡峭 的LM曲线,货币供给的一定变动将使利率产 生大的变动,对投资需求的影响也大。
扩张性政策增加通货膨胀与产出水平。
美国1980年代的衰退与复苏
当时的情况: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美国出现 了高通货膨胀。为了抑止高通货膨胀,货币政 策紧缩,引起经济衰退,投资支出减少,失业 率提高。
采取的措施:宽松财政政策与紧缩货币政策的 组合,对投资进行补贴。
政策效果:利率与投资一同增加。
从13%下调到8%
中国人民银行历次调整利息
调整时间
调整内容
2007年05月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基
19日
准利率0.27% 上调贷款利率0.18%
2007年03月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
18日
率0.27个百分点。
2006年08月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
19日
0.27%。
2006年04月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
由9.5%调高至10%
2007年1月15日
由9%调高至9.5%
2006年11月15日
由8.5%调高至9%
2006年8月15日
由8%调高至8.5%2006年7来自5日由7.5%调高至8%
2004年4月25日
由7%调高至7.5%
2003年9月21日
由6%调高至7%
1999年11月21日
由8%下调到6%
1998年3月21日
投资补贴
削减所得税与增加政府支出都会提高利率与降 低投资支出。
政府有可能通过投资补贴增加投资支出。 政府补助投资,实质上就是为每一家厂商的投
资支付部分成本。
投资补贴使投资曲线移动
LM
i0
E
E
i0
G I
IS
IS
Y0
Y0
i
i0
E
E
i0
I
I
I0
I
0
I I
在每一利率水平,厂商现在计划更多的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利率的增加,挤出的私人(特 别是投资)支出量等于政府支出增加量。因此 LM曲线为垂直的,则发生完全的挤出现象。
完全的挤出
i
i0
LM
E
E
IS
IS
Y0
i
E
i0
E
IS
I
I0
挤出重要吗?
第一、在充分就业中,增加需求将引起价格水 平上涨.价格上涨,降低了真实余额(增加 P 降低 M 比率),真实货币供给减少,使LM 曲线向左P移动,从而提高利率直到初始增加的 总需求完全挤占为止。
传递机制
传递机制: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总需求的影响过 程,有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真实余额增加,产生资产组合的 失横。也就是,货币供给的改变,使利率发生 变动。
第二阶段的传递过程发生于利率的变动,影响 了总需求。
传递机制
真实货币供给的 变动
资产组合的调整 引起资产价格与
利率的变动
根据利率变动, 调整支出。
度越大。
流动性陷阱
如果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因而LM曲线 为水平的,政府支出的增加对均衡收入水平产 生充分的乘数效应。
在流动性陷阱情况下,利率不因政府支出的变 动而变动,因而投资支出不会遭到削减。增加 政府支出的效应不会受到抑制。
如果LM曲线为水平,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均衡 状态并无影响,而财政政策的效应却是最大的。
1990年末,联储开始积极降低利率。到了 1991年末,利率已经大幅度降低了。
1990-1992年的德国政策组合
东德与西德统一,这需要立即增加政府支出, 用于东德的挤出设施与用于前东德居民的转移 支付。
德国联邦银行普遍被认为是最反通货膨胀的一 个中央银行,它不会通过增发货币来调节增加 的政府支出。